诗歌教学技巧浅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10
/ 1

诗歌教学技巧浅析

汪翠霞

陕西省商南县鹿城中学   726300

摘要:古典诗词教学需要采取新颖、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乐学,教师乐教,在快乐学习中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与审美能力。

诗歌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难点。多年以来,语文教师诗歌教学大多停留在对诗歌作者、时代背景的介绍,对诗歌的大意进行整体的分析,体会诗中蕴含的思想感情,赏析作品的风格等的基础上。基本上都是教师讲解学生做笔记,所学的内容也都是千篇一律的定论或者老师个人的“一家之言”,学生缺乏主观的体验和理解,不能有个人独到的体验和理解。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兴趣是学生的源动力,对于学生来说,他们一课堂气氛沉闷无聊,学生恹恹欲睡,教师教的很累,学生学的也很累,并且教学效果也不理想。如何做到让诗歌教学的课堂充满快乐,并且使学生收获良多呢?教师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教师要有意识地创造快乐的情境气氛,把快乐引进课堂,让学生在轻松快乐中学习知识、进行思维和理解诗歌。                                                                     

苏联教育家别利钦科说过:“跨进教室门就要记住,您是一堂课缔造者,要是心理状态不佳,不相信自己的创造能力,就会使一堂课黯然失色,没有生气。”心理学原理告诉我们,人们的情绪情感伴随着人的全部活动。良好的情绪、情感和心境给人以活力,有利于提高活动效能。教师在上课之前必须保持精神饱满的心态,给学生亲切白然的感觉。比如在学习杜牧《山行》一诗时,老师模仿老头上山赏景,随时发表一句感慨,让学生感受到自己仿佛在深秋山林中,行走在曲曲折折的山路上,白云缭绕处有人家,有人停车观景色,枫叶火红艳丽。他们及感受到了诗词的意境,又锻炼了想象力,加深了对诗词内容的理解,尝到了学习快乐。教师就像一个火炬,用自己的热情去点燃希望的火种。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在教师激情的带动下,学生也就进入快乐的状态。

第二,教师要有富有诗意的诵读指导能力。对于诗歌学习来说,诵读是必不可少的。古语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语文教师必须有扎实的诵读基本功,才能对诗歌作品很好的感悟,体会诗中流露出的思想感情,进而更准确把握诗歌的主旨内涵。在课堂上,教师应注重学生诵读基本功的练习,教师是可以针对学生诵读现状提出不同层次的要求,读出诗人的情感。比如诵读杜甫的《登高》时,教师点出“无边”和“不尽”两词,学生已能初步感受广阔深远的意境,再点到落叶的“萧萧”之声,长江的“滚滚”之势,学生的感受就更加强烈了。教师据此激发学生的情感点,由景物感受诗人内心的情感。 

第三,教师要有引导学生把诗词改编成戏剧的能力,让学生表演。表演再现诗词情景,学生细品韵味诗词是高度压缩的精炼的写法,有些形象的刻画,看似很简单,实则是情感的集中表现,是很真挚动人的,如果能让学生以表演的形式再现诗词表现的情景,诗词的韵味可谓是领略十足。学习柳永的《雨霖铃》上阕时,我叫了三位学生分别扮一对恋人、船夫,上讲台表演离别时的情景,学生惟妙惟肖的表演把“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的意境表现得淋漓尽致。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蔡元培也说“我们的教学,并不是像注水瓶一样,注满就完事,最重要的是引起学生的兴趣。”在当前时代背景下,如何更好激发学生学习诗词的兴趣, 让作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中的一部分的古诗词更好的融入了每个中国人的血液中, 是值得每一位语文老师深思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