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藕优质高效栽培技术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10
/ 2

莲藕优质高效栽培技术探讨

梁正萍

(云南省红河州建水县西庄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云南建水 654300)

摘要:莲藕营养价值高、用途广,市场需求量大。莲藕栽培技术细节多,文章提出莲藕优质高效栽培技术,涉及到土壤环境营造、品种选择、播前准备、定植、田间管理、采收几方面的操作要点,阐述莲藕腐败病、蚜虫的症状及防控技术,旨在给同仁提供参考,提高莲藕栽培水平,实现高质量、高产量、高效益的栽培目标。

关键词:莲藕;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控;优质高效

云南省红河州建水县西庄镇自然条件优越,光照充足,水资源丰富,土壤肥沃,适宜种植莲藕。在农业产业结构持续深化之下,该地区莲藕种植逐步由粗放化向精细化过渡,种植规模可观,对当地经济发展带来显著的促进作用。为推动当地莲藕种植产业可持续发展,需要采取优质高效栽培技术,下文做具体研究。

1种植环境营造

1.1藕池环境

1.1.1选址

地块面积2500m2~3500m2,形状呈长方形或正方形;地块平整,耕层深度超过35cm,土质肥沃;临近水源或水井,便于排灌;远离水质污染源和环境污染源;地块周边无建筑物和高大树木,减少遮挡,保持良好通风条件;道路交通条件良好,高效运输农产品。

1.1.2藕池建造要求

(1)池底结构。池底由硬化层和熟土部分组成,采用3:7灰土施工硬化层,材料中不掺入大土块和建筑垃圾,硬化层厚度约为16cm,水平误差不大于3cm,保持平整,硬度均匀;池底四周留1.0m~1.5m灰土硬底,其余硬化层回填35cm厚熟土。

(2)池壁结构。铺底材料采用厚度不小于0.1mm、宽度2m的塑料薄膜,池壁和池底均铺1m;池壁高度90cm,设置1:0.4斜坡,预留进水口和出水口;池壁外用水泥板覆盖,相邻两板间勾缝;池壁形态完整,保持稳定;池内水位视季节而定,冬季闲置期间水位不低于25cm,否则可能因持续低温引起冻害。

1.2池塘用水

以地下500m的井水为主,辅以水质达到Ⅱ类以上的地表水。

1.3土壤

潮土类潮湿土亚类,含盐量<0.2%,有机质含量≥3%,pH为5.6~7.5,近中性黏质。

2莲藕品种选择

考虑西庄镇气候、土壤等条件,结合莲藕种植经验和市场需求,选择抗病、品质优越、高产稳产型品种,例如白玉簪2号、鄂莲9号、鄂莲10号等。

3播前准备

3.1整地与施肥

耕翻藕田,筑固田埂,选择有机质含量高、保蓄水分效果好的黏壤土种植莲藕。栽植前15d施基肥并耙耕,种植田块土壤为平整的泥泞状。根据土壤养分制定基肥施加方法,通常每亩施高钾型复合肥50kg~60kg、绿肥5000kg左右,或施腐熟人畜粪肥1500kg~2500kg,若田间以往未曾种植莲藕,基肥需选用腐熟有机肥。连作藕田中残留的老藕叶柄、花梗可能携带病菌和害虫,均要清理干净。实地检查,填补坑洞,稳固田埂,改善莲藕种植环境。

3.2种藕处理

种藕选取无病虫害、芽旺、后把节粗的藕,挖掘种藕时注重防护,不损伤顶芽。播种前,先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加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喷雾处理,再闷种16h~24h,减少种藕携带的病虫害,最后晾干。经过处理后的种藕应有1个以上芽头,3节以上藕瓜且完整藕瓜不少于2节。若种藕品质良好,日常栽培管理方式科学合理,当年即可丰产。

4定植

定植时间为4月中旬至5月初,每亩用种量250kg~500kg,顶芽数量600个~800个,随挖、随种,避免叶芽干枯。早熟品种适当密植,“品”字形摆种,株行距为1.5m×1.0m或2.0m×1.5m,藕鞭均匀分布。边行藕头向内,避免藕向田外生长。也可在收藕后适量保留种藕,优势在于后续种植的莲藕出苗早、早熟高产。定植阶段,田水深度稳定在6cm~8cm,方便操作。

5田间管理

5.1水层管理

根据季节和莲藕长势动态调节水位,不同水深时水温各异,提供适宜莲藕生长的水位和水温。莲藕栽培期间,根据“浅—深—浅”的顺序控制水位。栽藕后至萌芽生长期,浅水栽培,水深为6cm~8cm或以土壤湿润为准控制水深,浅水时水温较高,利于种藕发芽;抽生立叶至封行阶段、封行至结藕阶段,水深分别为15cm~20cm、25cm~30cm;莲藕生长后期,逐步将水深下降至4cm~7cm,浅水有益于结藕,增加产量。

5.2转藕梢

莲藕旺盛生长期,快速生长的藕梢穿越田埂,为避免此问题,需要将近田埂的藕梢向田内拨转,每间隔3d~5d进行一次,适宜时段为午间茎叶柔软阶段,将泥土和藕梢共同拖转,转好藕梢后用泥土压稳。根据藕鞭均匀分布的要求,转藕时需要将密集的藕鞭适度转至稀松区域,改善藕鞭局部过密、过松的情况。转藕梢后,莲藕生长状态较好,具有增产作用。

5.3追肥

莲藕追肥次数视品种而定,早熟品种、中晚熟品种分别追肥2次、3次。莲藕立叶时首次追肥,每亩施30kg~50kg的NPK复合肥;主藕鞭立叶生长至5片~6片、莲藕出现后把叶时,进行第2次、第3次追肥,均采用高钾型NPK复合肥,用量分别为75kg、30kg~50kg。为提升肥效,每次施肥前均要降低水位,施肥后2d还水。莲藕叶片接触肥料后将灼伤,生长异常,因此追肥后向叶片泼浇清水,规避该问题。

6采收

莲藕成熟的基本特征是基部“立叶”叶缘枯黄、“终止叶”叶背呈微红色,若莲藕成熟,需要及时采收。浅水藕,于立秋前采收嫩藕,霜后挖取老藕,根据市场供需情况控制老藕挖取进度,必要时可陆续挖至翌年春天,提高莲藕经济效益。挖藕时,将后把节的藕鞭留6cm切断,用铁锹或手清理上层泥土,刨除成熟藕。藕的贮藏时长视天气条件而定,早秋和晚春贮藏时长为10d~15d,冬季气温较低,贮藏时间延长至1个月,贮藏和运输时注重防护,禁止过厚、过密堆放,藕身带泥,藕节完整,无腐烂。在藕上覆盖荷叶和小草,定期洒水,防止成熟藕受闷发热。

7莲藕病虫害防控措施

7.1病害防控措施

腐败病是莲藕栽培期间的高发病害,患病莲藕的地下根和藕鞭腐烂,叶片干枯发黄,藕中间褐化,成熟藕数量少,品质差。

莲藕腐败病防控措施:全面清理田间病残枝叶,减少病菌和害虫;选择无病藕田留种,种植前消毒,科学种植,均匀分布种藕;合理施肥,少施化肥,多施有机肥,均衡养分供给;冬天不宜干田,应留浅水;动态调节田间水量,气温较高时,将水位升至50cm以上,控制藕田水温;莲藕患腐败病后,进行实地调查,及时拔出患病莲藕,转移至田外指定区域统一销毁;对藕田喷药,控制病害,若腐败病由腐霉菌侵染所致,每隔7d~10d喷1次72%霜脲·锰锌(克露)600~800倍液,连续2次~3次,若腐败病由镰刀菌侵染所致,每亩拌细土撒施50%多菌灵和75%百菌清各1kg,将混合药剂撒入藕田浅水中,减少藕田病菌,2d~3d后,向地上部喷洒药剂加强防治,可选用45%噻菌灵悬浮剂1000倍液。

7.2虫害防控措施

蚜虫是莲藕栽培期间的高发虫害,主要为害莲藕的叶柄和叶背,不利于莲藕正常生长,虫害严重时,蚜虫侵蚀莲藕叶片,受害叶片色泽发黄,形态皱缩。

莲藕虫害防控措施:藕田遭到蚜虫侵害后,每亩用5%啶虫脒乳油20mL~30mL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g~15g等药剂兑水50L喷雾防治。

8结语

综上所述,莲藕优质高效栽培技术的覆盖面广,技术细节多,农业技术人员和种植人员需要根据当地莲藕种植条件合理应用优质高效栽培技术,做好选种、种藕消毒、定植、田间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控等工作,保障莲藕的品质,增加产量,提高莲藕种植产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李参,李致远.甘肃省莲藕栽培及田间管理技术要点[J].农机科技推广,2023,(9):38+44.

[2]常磊,王庆芬,常睿亚.塌陷地莲藕高产优质栽培技术[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3,(6):182-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