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景观绿化设计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10
/ 3

市政道路景观绿化设计研究

冯浩星

深圳市城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中心股份有限公司,518000

要:市政道路的景观绿化设计应根据道路具体特点和当地情况,制定绿色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案,充分将道路景观与生态绿化结合,为市民创造良好品质的出行环境。良好的景观绿化设计方案也引导道路工程建设,建成后可为在城市景观增添一抹生机,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因此提升道路景观绿化设计水平是必要的。本文主要阐述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的重要性,分析市政道路绿化景观设计要点,旨在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关键词:市政城市道路、景观绿化、必要性;

1.市政道路景观绿化设计概述

1.1市政道路景观绿化的重要性

所谓城市道路景观绿化,从字面上分析,是指在城市道路两侧进行树木、花草的绿化建设。在市政道路景观绿化设计过程中,根据不同市政道路的特点和当地情况进行绿化设计和创新,在城市道路不同的绿地空间,搭配栽植不同各植物组合,增加城市道路的景观美感和层次,提升人们的城市归属感。城市道路景观绿化受整体城市规划建设重要的影响,决定着城市道路景观风格设计,也需要符合本城市的发展情况。城市道路景观绿化可以隔绝粉尘改善城市的大气环境,改善热岛效应,以及降低噪声污染,可以有效的调节气候,改善城市的环境从而提升城市的良好形象。

1.2目前市政道路景观绿化现状问题

道路景观绿化缺乏尺度感、层次感,设计手法单一,与道路两侧建筑空间比例不协调,降低了城市景观风貌。设计方案到效果仅仅停留在效果图层面,对现实情况考虑不周,未能真正的落实在建设上。城市道路因作用功能与规模的不一致,不同的道路应具有不同特点,对其景观绿化需求、规模大相径庭,但是在设计工作未把其特点划入它的研究范畴直接适当的设计方案,因此对建设效果大打折扣,无法满足人们的使用与审美要求。

如今许多市政项目建成后,疏于维护管养,地面沉降和铺装材料损坏,植物根系野蛮生长道路加剧人行道受损,植物冠幅生长阻挡视野,或是植物长势不佳至枯萎死亡,不仅影响了城市的景观效果,而且严重影响群众出行,降低人们的出行品质。从本质上而论,在道路景观设计上未能体现“以人为本”设计初衷,在绿化设计上没有考虑到城市的主要需求,在苗木选择上,未能考虑植物功能实用性、植物成长性、种植与管养的经济性、植物与空间的协调性等因素。

在城市建设中,多数是以绿地空间衔接市政道路和建筑物,通过打造景观绿化区域,还可以减少城市的废气排放,通过绿化隔绝道路噪音,成为城市的不可缺少部分。绿化空间受道路建设影响,土地面积稀缺,且数量较少,部分居民在道路绿化上认识不够深入,市民对市政道路绿化关注度不高,甚至出现霸占私用绿化空间的情况,导致城市绿化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1.3市政道路景观绿化设计原则

市政道路绿化作为城市景观的构成部分,需要将城市的建筑、公共空间和居住生活衔接一体,在城市建设中起着重要作用,从植物与景观相结合的角度来看,既突出了人居环境与自然和谐共生,又更好地展示了城市的生机形象;

市政道路景观绿化从舒适性、美观性和实用性的角度,反映了城市精神文明的发展方向以及城市居民的认同感和幸福感,它的设计原则体现在五个方面:

1)生态性原则,设计者在对市政道路景观绿化进行设计时,由于绿化空间有限,不仅需要植物搭配的多样性,还需要结合城市的当地环境和生态自然选择适当的植物种类。保证植物的良好生长,降低植物的养护成本,可考虑优先采用本土植物,展现当地城市生态独特风采,营造出优美的城市道路自然景观。

2)安全性原则,在对道路景观绿化设计时,考虑到绿化主要服务道路交通的功能,例如道路渠化岛绿化带其作用是引导道路指示功能,需结合驾驶员的安全视距规范需求,对渠化岛绿化进行合理设计,一般采用低矮灌木或者地被组合搭配,不宜采用乔木,避免对驾驶员的视线阻碍,设计需符合道路设计规范,确保设施可为人们安全使用;

3)文化性原则,在进行市政景观绿化设计工作中还需考虑到当地城市的独有文化,在苗木选择上可通过植物内在含义表达精神文化价值,面对一些历史悠久的城市,而这类城市更需传达历史文化记忆。因此在道路景观绿化设计,不同道路根据不同的主次变化,突显城市文化内涵。

4)服务性原则,市政道路建设目的初衷就是提升城市形象,改善城市环境的服务职能,而道路景观绿化落地更能细致的服务城市建设。设计者在进行工作设计之前应当对当地采取相关的调研,了解民众的想法和对城市环境的充分考虑,从而对设计方案合理的改进。

5)经济性原则,市政道路景观绿化建设是一项长期发展的工程,不仅单是前期的植物栽植,后期的养护也是重要重要的一部分,在面对有限的资金投入的情况下,绿化设计在制定植物搭配方案的同时,也应考虑项目建设安排先后顺序需制定合理的养护周期计划,降低建设与养护成本。在资金短缺的特殊情况,可减少对现状绿化的拆除,尽量保留现状树木和品相良好的灌木、地被,通过修剪的方式让植物重焕生机,减少大拆大建的动作,设计工作上需更为精细的考虑。

  1. 市政道路景观绿化设计的内容

市政道路绿化一般可分为人行道绿化带、分隔带绿化、交通岛绿化、道路边坡绿化以下部分。

2.1人行道绿化带设计

人行道绿化带结合道路横断面设计,一般在道路两侧安置两条绿化带,绿化带需满足栽种乔灌木、根据科学设置种植的间距,绿化带宽度控制在1.5米至2米之间较为合适,以确保各单株乔木在生长过程中可能获得足够的营养。人行道设计中,点位树池搭配实施带也较为常见,应注意树木的适当组合和交叉种植,在选择不同道路的种植方式时,遵循树木生长规律设置树池适宜大小,树池的内径宽度一般使用1.2米或1.5米,用路缘石划定树池的范围。

若受限断面设计,绿化带设计宽度宽度小于1米的距离,该情况不适宜栽种乔木,选用合适的灌木设置绿篱带,灌木绿篱可有效地吸收道路交通噪音,有效隔离道路交通对人行道的干扰,维护人们的出行安全,需要注意的是,可分段配置不同的植物品种,突出设计的层次感,打破单调增添人行道活力。

2.2分隔带绿化设计

道路分隔带一般是指中央分隔带,或者机非分隔带。分隔带需根据道路横断面规划来设计,一方面可以保证道路交通的安全,另一方面也可以起到点缀城市景观的装饰作用。在实施分隔带绿化的设计方案时,应注意以下要点:一是对绿化带内的各植物进行科学养护,严格遵守不同植物的修剪要求,防止植物生长不佳,影响整体景观营造效果,同时,满足道路设计规范,保证车辆行驶的视距要求,应进行有效的维护;二是不同地点对分隔带绿化设计要求也存在差异,因此,设计者必须有针对性地对其研究分析,以充分满足设计上的各种需求,例如,城市道路上的机非分离绿化带,可配置一些观赏型灌木或者小乔木,既能达到道路隔离效果,又能有为道路提供通透的视野。

2.3交通岛绿化设计

交通渠化岛是道路中重要设施,直接影响道路交通的安全,因此,设计者必须遵循道路交叉口设计规范要求科学制定方案规,确保路口视距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并且在驾驶员的视线范围内不存在影响查看路况的障碍物,因此,路口渠化岛一般种植小型灌木或者地被,并定期修剪这些灌木的枝条,防止其生长猖獗,遮挡行车和人员的视线。

2.4道路边坡绿化设计

道路边坡是指路基两侧的边坡,主要分为填土、路堤和路堑,道路边坡景观绿化应注意以下几个点:1.强调景观绿化设计的作用,道路边坡景观绿化的主要功能是保护边坡,无论是采用植物护坡、立体植被护坡,还是藤蔓植物等护坡方式,在选择植物时,都应符合护坡的功能优先为条件;2.应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地点,道路边坡景观绿化往往采用丛式种植和森林系统的方法,分层种植树木、灌木、花卉和植物,构建不易出错、不易倾倒的植物群落,利用绿化种植为道路边坡起保护作用;3.边坡应对上坡和下坡起做防护,根据不同区域条件和斜坡形式种植不同的植被,在斜坡上种植爬藤植物情况下,应采用垂直绿化种植形式。道路边坡绿化设计作为道路景观绿化设计内容,既要保证景观绿化的有效性,又要植物种植的稳定性,在选择植物品种上,应选择根系发达、适应性强的护坡植物,植物栽植应远离路肩,防止影响道路通行安全与日常管养。

  1. 市政道路景观绿化的种植方式

道路景观绿化设计的种植方式有多种,一般常见的有单植、丛植、对植、列植这几类种植方式,不同的道路可根据不同绿化需求进行选择苗木的种植方式,使其效果达到因地制宜。

单植也被称为孤植.单植树的主要功能是作为景观的主景表现,在选择树种时必须突出个体美,可根据体形特别巨大、轮廓富于层次、树形姿态优美、色彩艳丽鲜明、或是具有浓郁的芳香等特点,市政道路绿化单植树种常见有白皮松、梧桐,白玉兰、广玉兰,元宝戚、鸡爪戚等。选择单植树种还应具备生长旺盛、寿命长、虫害少、适应当地生长的条件。在市政道路绿化中,单植树可搭配色彩鲜艳的地被植物,可为呈现不同的视觉景观效果。在选择单株种植时,需考虑周边空间环境的色彩搭配、大小比例、生态和谐,以更好地突显单植的意义。

丛植是采用单种树木的组合种植,可体现群体美,彼此之间既有统一性,又有单株的各自特点,分别主次配置地位相互衬托,也需考虑其统一构图表现出单株的个体美。在市政道路绿化中,通常丛植主要运用在道路的交叉口弯道转凹凸折处、不规则绿地的边缘处、道路与住宅区分隔绿化带,可利用具有树丛缓和不规则的地块造型,统一局部完善的全景构图,又可作为自然生态屏障,隔绝交通产生的噪音、灰尘、废气污染。在街角公园的设计上,丛植树木可以作为为了突出作为背景和陪衬,突显小品景观效果,形成独特的画面。丛植不仅限于乔木,灌木也可应用,但在苗木的选择上应注意树丛在体形、色彩与主体物的对比、协调,增强空间层次。分级丛植也广泛应用于道路绿化,选择两种或多种不同高度、色彩、造型的植物分级丛植,一般以植物冠层为基准,能体现不同植物组合的多样性,这种分层方式能呈现道路绿化的不同色彩组合,从而提升道路景观生态活力。

对植一般是指两株树或两丛树,按一定的轴线左右对称或均衡的种植方式,主要运用在道路两侧行道树、路口的出入口,起遮荫和美化景观的作用。对植需体现绿化空间的规则性,对称一般采用同一树种、同一规格,根据道路中线的中轴线成对称配置。植物种植与选择不必强调绝对对称,可采用自然式对称的方式,选用两株不同的树木,在体形、规格上均有差异,种植距离可不是对称等距,可遵循自然均衡的原则,布置种植的位置,以表现树木自然的变化,形成城市的生态景观。

列植指乔、灌木按一定的直线或缓和曲线成排成行的有序栽植,形成的景观比较单纯、整齐,在城市建设中,它广泛应用道路两侧绿化,彰显道路设计的规则、干净。列植区别与丛植,列植需表现树木种植的规则性,丛植对种植可呈现不规整整体造型,相比丛植更加自然,列植更为严谨。列植可以是单行,又可以是多行,其树冠的成年冠幅决定行距的大小,列植的树种,从树冠偏向选择形态整齐、枝叶茂盛,如圆形、卵圆形、圆塔形的树冠,枝叶疏稀、树冠不规则的树种不宜使用。由于行列栽植一般受周边环境的影响大,应选择立地性较强的树种上,尽可能采用生长健壮、耐修剪、树干高、抗病虫害的健康树苗。

  1. 景观绿化融入城市特点进行设计

设计工作前期,设计者需对设计区域进行物探勘察,核实勘察情况,并对该区域分析合理的植物的选取,部分道路下有管道和线缆或地下结构,如遇该情况,应当在选择植被的时不使用根茎发达的植被避免在种植区域土壤下管线的受其影响,若有不可开挖区域,可以使用花箱、地面种植池的形式进行栽种。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优化城市建设重要部分,因此相关人员在设计前必须综合考虑设计内容,实地考察现场情况,收集掌握当地的项目设计资料,并对道路景观进行合理的规划设计,不同城市绿化设计应当因地制宜,要结合地理环境和气候因素,在此基础上综合当地气候、土壤、地质等条件,选择能够适宜本城市植物品种。

市政道路景观绿化设计要结合功能与审美需求,景观效果追求形成稳定又简洁大方,还需考虑城市整体景观形象,城市绿化倾向在四季常青的风格,还需要搭配色彩丰富花相组合,多品种、多色彩、多层次才能达到独特的景观效果,为城市注入更多的生机活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了更好地适应城市发展的步伐,有效的改善人居环境,将市政道路景观绿化设计更好地落地建设,可真正融入到人们的生活,需要相关单位和设计者学习先进技术和经验,不断提升专业水平、加强自身修养与时代同步。设计工作在推进过程中可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为确保项目有序进行,设计者应充分考虑设计效果的美观性、实用性及科学性,因地制宜地树立设计理念,根据不同市政道路的特点,采用不同的绿色景观设计方案,坚持“为人民服务”的理念,促使城市建设更加美好、自然、和谐,为人们提供更温暖、更舒适的出行环境,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孙程.市政道路绿化园林景观设计及施工管理[J].城市建筑空间,2022,29(S1):14-15.

[2]尹月娇,邓飞.市政道路绿化景观设计探究[J].现代园艺,2019,(22):106-107.DOI:10.14051/j.cnki.xdyy.2019.22.070

[3]杨亚婕,试论从城市规划看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J]. 鞋类工艺与设计,2021,(13):109-110.

[4]周维,市政道路绿化景观设计及施工分析[J]. 运输经理世界,2021,(22):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