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路绿色金融与普惠金融高质量融合发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09
/ 2

探路绿色金融与普惠金融高质量融合发展

段博宇

天津滨海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天津 300000

摘要:金融业的发展需要科学地调整经济结构,以促进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在于转变以往经济增长方式,充分认识普惠金融与绿色金融的结合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强化二者的融合。在此基础上,明确二者的区别与联系,在宏观层面上构建完善的运作机制,以期普惠金融与绿色金融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共同促进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融合发展

1绿色金融与普惠金融融合的必要性

1.11绿色金融与普惠金融内在逻辑的交互性

首先,绿色金融的产生是为了解决金融“可持续性”,即金融的垂直公平,更加注重金融的长远发展。普惠金融理念的提出,主要着眼于提高金融“可获取性”,即金融的横向公平性,并将重点放在金融领域的拓展上。两个人的侧重点不一样。两者的重点在于确保金融系统提供的金融服务是公平的,这样当融资需求出现时,各参与方都可以得到“可获得性”与“可持续性”的金融服务。二者均为解决当前环境问题所采用的手段与措施。此外,二者的实施对于优化资金配置和资源配置具有“一加一大于二”的积极作用,都是为了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基础上,为人类创造更好的居住环境。二者都强调治理环境与生态问题、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从根本上说,绿色金融与普惠金融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从两者之间的协同关系来看,绿色金融能够成为促进金融机构支持低碳经济的有效手段。我国现阶段提出的“双碳”目标,离不开绿色金融的发展。

1.2绿色金融与普惠金融发展路径的一致性

党的二十大提出要“坚持以实体经济为中心”,推进绿色金融、普惠金融以“由虚拟到实体”为目标,强调以实体经济发展为基础的金融“可持续性”。随着我国金融改革进程的加快,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支持绿色金融的政策,并明确提出要大力推广“绿色信贷”,这一政策的出台,为绿色金融的发展指明了方向。绿色金融、普惠金融的推行,无形中促进了我国金融体系的完善与监管,促进了金融市场参与者的专业素质的提高。实践证明,这两种模式都有很好的发展前景。金融机构及其从业者面对的需求与传统金融不同,更多地依赖于政府干预和政策扶持。目前,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时期,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对“三农”、中小企业等领域进行扶持,这为两者的结合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完善金融基础设施,创新金融产品,构建金融市场,才能促进乡村、小微企业、低碳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2促进绿色金融和普惠金融有效融合发展的措施策略

2.1完善组织体系与法律保障体系建设

 (1)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完善相关的组织结构和法律保障机制,以实现规模化和高效率的一体化发展。因此,必须建立统一高效的绿色金融监管机构,加强绿色金融监管。当前,在国家层面上,专门负责绿色金融发展的管理机构还没有建立起来,同时,金融机构也没有建立专门的绿色金融信用管理部门。通过构建统一的绿色金融体系,制定绿色信贷指导方针及相关政策,规范绿色金融市场,加强环境监管,促进绿色经济健康发展。首先,政府相关部门和监管机构应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强化各参与主体的利益保护。其次,应建立健全的绿色财务组织结构,组建绿色财务部门;根据各个地区的具体发展状况,明确各个部门的职责和功能,以现有的信用体系为基础,与地方政府、监管部门等有关部门进行数据和信息的有效对接,形成一个整体的社会合力,从而提高区域绿色金融环境的整体质量。在此基础上,结合实际制定绿色项目评级标准,实现绿色金融与普惠金融的专业化对接,实现绿色金融与普惠金融真正价值的融合。

(2)推动绿色金融与普惠金融政策的协同发展。为了实现绿色金融和普惠金融的有效融合,加快绿色金融和普惠金融的顶层规划和基础制度保障,是实现绿色金融和普惠金融有效结合的关键。具体而言,可以考虑与相关的银行、保险、证券、基金等金融机构开展合作,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农业信贷改革、自然资源循环利用、生态环保产业等领域开展绿色金融和普惠金融,逐步构建完善顶层设计和基本保障体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升绿色金融和普惠金融的结合效率和效益,优化部门间的沟通、协调和反馈机制,加强部门间的分工和合作,完善行业评估标准,制定、评估和实施相关政策,形成协同推进绿色金融和普惠金融一体化发展的政策合力。

2.2聚焦重点支持领域,制定融合发展金融支持清单

绿色金融与普惠金融的融合发展才刚刚开始,我们需要明确重点支持的领域,并制定相应的金融援助清单,保证绿色发展能更好地惠及普惠人口。“三绿”金融是我国现阶段绿色金融发展的必然趋势。让我们谈谈绿色消费。鼓励各类金融机构积极投入到绿色产品的开发、生产和营销中来。鼓励金融机构在购买新能源汽车、绿色家居装修、绿色商品住房按揭等方面加大金融支持力度,以满足其他大规模绿色消费的融资需要,推动居民向简约、环保、低碳的消费方式转变。通过构建完善的绿色消费信息平台,发展绿色信贷产品,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优质、便捷和安全的绿色金融服务。鼓励金融机构进行绿色信贷产品和服务模式的创新,拓展绿色金融服务领域,完善绿色金融服务体系。绿色普惠金融以小微企业绿色低碳转型为主线,构建适用于小微企业和农村中小经济体的碳排放核算体系,并逐步将绿色金融纳入普惠金融的全过程,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同时,还应完善环境信息披露制度,建立绿色信用担保体系,提高小微企业的环保意识,为其提供便捷的融资渠道。

2.3发挥政策合力,推动绿色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

首先,完善绿色信贷政策执行情况的监测与评估机制;地方金融监管机构可以根据地方实际灵活运用裁量权,将普惠金融和绿色金融纳入 MPA评估体系,突出概念交叉融合,突出政策优惠,形成绿色普惠导向。我国应抓紧制定《商业银行绿色信贷业务指引》及相关配套政策,以促进绿色信贷业务的顺利开展。其次,要建立风险补偿和风险分担机制;同时,还要健全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地方政府和银行在实施绿色信贷政策过程中的责任和义务,加强监管责任,制定相关政策。同时,设立地方绿色普惠发展基金和绿色普惠担保基金,通过市场机制实现绿色普惠金融的风险分担。制定《绿色信贷指引》及配套文件,完善绿色信贷政策与制度安排。第三,要健全金融产品结构体系。鼓励有条件的商业银行开展绿色信贷业务。鼓励金融机构加强创新,积极开发金融产品,如个人绿色商业贷款,绿色消费信贷,绿色小额信贷,绿色票据等;推动绿色普惠保险的发展,包括新能源汽车保险、耕地地力指数保险、绿色建筑性能保险、农业气象指数保险等。

3结语

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尤其是向共同富裕迈进的重要阶段,如何实现绿色金融与普惠金融的深度融合,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在这一进程中,需要在国家政策引导下,采取科学、合理的方法,实现绿色金融与普惠金融的有机结合,促进社会与经济双效益的协调发展,推动社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宋庶民,李星烨.引导普惠金融与绿色金融协同发展[J].吉林金融研究,2022,(04):64-65+76.

[2]高胜寒.加强普惠金融与绿色金融融合发展[J].今日财富,2021,(24):40-42.

[3]蔡永卫.普惠金融与绿色金融融合发展的研究与思考[J].财经界,2019,(28):7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