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教学在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患者语言康复指导中的价值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08
/ 2

视频教学在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患者语言康复指导中的价值分析

祝婷

陕西省人民医院  神经内二科  陕西西安  710068

【摘要】目的 探讨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患者语言康复指导中应用视频教学的价值分析。方法  临床纳入2022.12-2023.12我院收治的50例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选者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常规图片指导,实验组患者应用视频教学指导。观察两组患者语言功能。结果 在视频教学的应用下,实验组患者语言功能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视频教学在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患者语言康复指导中有较好的应用价值,有效改善患者语言功能,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关键词】视频教学;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语言康复指导

脑卒中是指由于脑部供血血管突然破裂,使得脑部血流量不足进而产生脑神经功能障碍的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其早期症状主要表现在患者平衡能力、视力变化、面部、肢体以及语言上[1]。脑卒中最常见的并发症为失语,运动性失语是失语中最常见的[2]。运动性失语患者与他人交流不便,若未得到及时治疗,会失去与人和社会交流的能力,因此需要采取有效措施促进患者语言康复[3]。本研究选取我院50例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患者进行研究,观察视频教学在语言康复指导中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在2012年12月至2023年12月期间接收50例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患者分为实验组(n=25)和对照组(n=25)。实验组中,女11例,男14例,年龄40-71岁,平均(55.49±4.21)岁。对照组中,女12例,男13例,年龄42-73岁,平均(57.51±4.66)岁。两组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患者上述资料基本一致(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1)符合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患者诊断标准[4]的患者;(2)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并签字。

排除标准:(1)有神经疾病史不能配合操作者;(2)有脑肿瘤等其他脑部器质性病变者;(3)有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者。

1.2方法

采用常规图片指导对照组患者:将正确发音口型和连贯词语打印成图片,指导患者对应图片训练。

实验组患者采用视频教学训练:由医护人员录制教学视频,包括口部训练、构音训练以及词语训练。护理人员录制好正确的口型,指导患者通过镜子观察自身的发音口型和录像中发音正确的口型进行对照,从而纠正错误的发音。录制口部操,指导患者进行唇、舌、口腔练习,锻炼口部肌肉灵活性。护理人员录制好音节读音,指导患者从单音节开始联系,等熟练后,逐渐开始进行双音节、三音节的练习。将日常生活用词组、句子制成适宜患者跟读的视频,患者即可通过视频进行听说训练,改善发音,随后根据患者训练情况逐渐加长词组和句子。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语言功能,包括流畅度、信息量、自发语言、听理解、复述以及阅读功能,每个功能评分0-10分,评分越高,功能越好。

1.4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23.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采用t检验语言功能,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语言功能对比

治疗前两组患者语言功能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语言功能评分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1两组患者神经功能对比(n=25,分)

组别

流畅度

信息量

自发语言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对照组

4.25±1.23

5.74±1.65

4.35±1.11

5.12±1.53

6.14±1.51

7.14±1.72

实验组

4.27±1.31

6.81±1.96

4.39±1.15

6.46±1.67

6.26±1.64

8.26±1.94

t

0.056

2.088

0.125

2.958

0.269

2.160

P

0.956

0.042

0.901

0.005

0.789

0.036

组别

听理解

复述

阅读功能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对照组

5.87±1.64

6.64±1.89

5.11±1.26

6.32±1.54

4.25±1.03

5.06±1.21

实验组

5.98±1.72

7.75±1.92

5.36±1.85

7.06±1.69

4.55±1.34

6.14±1.51

t

0.231

2.060

0.558

2.056

0.888

2.791

P

0.818

0.045

0.579

0.045

0.379

0.008

3讨论

脑卒中后运动失语患者常表现为口语表达能力障碍最突出,表现为讲话不流畅,只能讲简单的词语,且用词不当,不能重复他人所说的话及准确说出物体的名字等,但听理解能力相对保存完整,仅能理解简单的语言文字,不能理解他人说的结构复杂的语言[5]

有学者研究发现,视频教学的应用,有利于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患者语言康复[6]。本文研究中发现,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大于对照组,这是由于视频教学有利于促进患者有关脑区的血流量增加,通过视频反复的语言训练,使得患者重新获得发音和组织语言的能力,进而促进患者的语言功能恢复,帮助患者预后。

综上所述,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患者语言康复指导中应用视频教学效果较佳,且语言功能恢复较好,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1] 唐宝丽,吕玉华,王线妮,等. 首发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感知复发风险现况及影响因素研究[J]. 中华护理杂志,2023,58(3):289-295.

[2] 蔡丽娇,邱丽芳,李泉久. 脑卒中失语症沟通伙伴沟通交流体验的质性研究[J]. 军事护理,2023,40(2):6-9.

[3] 杨帆,刘智宇,宋波涛,等. 头针交互调衡电刺激治疗恢复中期脑卒中患者运动性失语的疗效观察[J].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23,45(11):976-978.

[4] 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 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慢病管理指南[J]. 中西医结合研究,2022,14(6):382-392.

[5] 侯晓夏,王媚瑕,董晓峰,等. 标准化视频联合PBL在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培训中的应用[J]. 医学研究杂志,2023,52(8):202-205.

[6] 范家玲. 视频示范教学法应用于语言康复的个案研究[J].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22(12):5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