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电子设备维修中静电危害及防护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01
/ 2

航空电子设备维修中静电危害及防护策略

张友宁1 刘世勇2 张栩3  孙存淋41

.身份证号:513721199412300792

2.身份证号:371321199611016110

3.身份证号:513721199601040731

4.身份证号:511527199408040030

摘要:航空电子设备内部含有大量的精密电子元件,对其进行维修过程中,必须要做好静电防护,避免电子元件被静电影响和损伤。有鉴于此,文章探讨了航空电子设备维修中静电的主要危害,并提出有效的防护策略,仅供参考。

关键词:航空;电子设备;维修;静电;危害;防护

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航空设备中包含的电子设备和集成电路也越来越多。在航空电子设备的维护过程中,静电放电会引起电子设备的故障和失效,导致电子设备老化,影响飞行安全,所以,在维修过程中必须要做好静电防护工作。

1 航空电子设备维修产生静电的危害分析

静电放电在航空电子设备中危害巨大,这些危害可分为静电放电和静电产生。在电化学中,静电通过电荷积累。这种情况造成的损害相对较小,对有关的航空电子设备没有严重影响。由于静电的早期积累,静电放电可以在短时间内释放,并可能导致电子设备故障。考虑到航空电子设备的不同材质,其积累的静电容量是不同的。因此,在航空中,相关的电子设备可能由于放电而发生故障,在严重的情况下,可能危及飞行安全。

如今,航空电子设备种类繁多,但电子设备上的静电放电可归类为多种危害。首先,静电具有一定的吸附作用。航空电子设备会产生静电,这会将大量的灰尘和杂质吸收到空气中。长此以往,电子元件的表面可能会被一层灰尘覆盖,从而降低电子元件的绝缘性能。在潮湿的空气中,火灾会使电子设备短路。其次,积聚本身需要一个过程,但静电放电可以在几分之一秒内发生。放电过程中产生的大量热量不能随时间扩散,特别是在电子元件分布密集、空间狭窄的环境中,会对一些小元件造成损坏。第三,静电放电也会导致磁场的产生。电磁干扰会导致局部电子元件的功能异常和损坏。

2 静电防护在航空电子设备维修中的应用

2.1保护系统的完善

在航电保护的发展过程中,还没有形成完整的航电维护规范。相关管理制度的缺失导致航空电子设备的维护管理缺乏规范化。在航电设备管理与维修方面,配套措施难以落实。因此,有必要结合我国航电的实际情况,加快落实完善的设备安全制度,推动相关防护管理制度的有效实施。例:航电发展的规范化管理,根据不同的利益和指示,确保工作能够严格按照相关规章制度开展,确保工作以合理的标准管理,从多个角度证明,航电安全与保护。在有关加强管理、航空工商部设备管理和维修的文本中,必须强调在教育企业和公众以及系统的教育和培训中,确保参与机场管理和维修的人员能够了解航电设备的有效运行,明确相关规定并按照规范的维护要求和标准维护航电设备。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控制方面,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和需要,修订和完善《航电管理》,完善设备的管理和措施,确保相关活动能够参照标准。另外,要进一步提升航空电子设备监管和维修保养水平,强化航空电子设备运行状态和运行参数监测,促进设备使用寿命不断延长,切实促进航空电子设备整体运行效益提升。

2.2拆卸敏感静电部件时,应采取防静电措施

航空电子设备的维护应注重对相关电子设备中敏感静电元器件的管理。在安装这些传感器之前,必须确保静电损坏,并确保元件能够承受一定的静电放电。在后续维护过程中,应按照相关维护指南对敏感静电元器件进行隔离,防止静电放电二次损坏。例如,一般维护设备可更换部件时,防静电容器周围只有两个入口和对准口,便于泡沫密封。维护人员在维护过程中应穿着防静电服,并操作手腕。该电极存储部分电能,保证静电传感器拆卸、安装过程中产生的静电及时转化为电极能量。防静电腕带的作用比航空电子设备弱得多,可以有效防止静电进入电子设备内部,起到防静电的作用。在拆卸和安装静电传感器时,必须遵循静电防护的标准和要求,避免静电防护的影响,降低静电危害。

2.3促进防护装备的优化和改进

在航空电子设备的日常维护中,除常用的接地、隔离、排除、方法、设备及相关防静电技术外,还可以使用先进的技术设备进行防静电。例如,使用镀膜防静电剂,可以有效地减少运动部件中静电的摩擦;还可以对车库内的温度和电压进行合理的控制,以确保设备的温度和电压达到导航信号的要求,这也减少了空气中可能产生的静电;离子通风器可配备使用利用大量正负电离的风机,使空气中离子中性化作用的物体产生静电,以获得良好的防静电效果。

2.4做好接地保护

地表水保护装置由多个方向组成,可作为特殊保护措施或附加解决方案。在航空电子应用中,这大部分是通过连接外壳的各个部分来完成的,因此相应的操作并不困难。如果航空电子设备与地面连接,即使产生恒定的负载,也要引入地面,避免负载在设备上积累,对设备进行静电保护。这种接地处理也消除了跨度,防止设备的电子故障。在进行接地保护时,必须充分考虑铜线接地、设备性能、电子设备接地电阻等因素。接地线的直径一般应大于4mm。

2.5正确粘贴防静电标签

在航空电子设备维修过程中,相关人员对静电防护的重要性和要点认识不充分。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有必要为静电表面的航电维护技术人员提供一个参考品牌,以便他能够关注静电电子设备的维护,并确保这些标准发挥作用,减少静电摩擦和不必要的接触带来的问题。防静电标签必须贴在准确、可更换、易于维护的电子元件上。例如,它们可以安装在设备支架、金属导轨和电路板上。此外,对于直接从电网供电的电子设备,可以在顶盖背面贴上防静电标签。拆卸电子设备时,必须事先注意,以免在维护过程中产生静电。

2.6应注意提高维修人员的技能

目前在航空电子设备维修中,ESD防护是重要的,但对ESD的重视程度较低,综合起来的专业素质有限,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设备维修人员在ESD防护知识方面缺乏,需要定期对相关人员进行技术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并对一线设备维修人员进行培训,结果,能够及时了解和解决各种类型的静电故障,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对此,有必要通过航电设备的培训和维修要求,对从事航电设备维修的人员进行培训。此外,全体职工充分认识到安全防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这仍然是一种约束,坚决阻止了思想的麻痹。必须严格遵守静电防护规则和标准,并对航空电子设备进行日常维护。培训可以为维修人员在维修过程中对设备提供静电保护,坚决防止航空航天事故,避免电子设备的二次伤害,为航空航天领域提供可靠的安全保障。培训可以建立在有缺陷的实践方法的基础上,辅以理论指导。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安全保证、静电、日常维护和故障排除说明是典型的空间电子产品。学员学习和掌握航电、维修的基础知识,提高维修技能。

3 结束语

在航空电子设备的维护过程中,静电是很难避免的。当静电积累达到一定的量时,就会发生质变,产生静电放电。瞬态放电可能对机上相关电子设备的正常运行造成一定的损害,并可能加剧飞机安全问题。因此,航空电子设备维修作业中,工作人员需要采用综合措施完善安全防护体系,做好静电敏感防护设备的元器件拆卸,促进优化改进,做好接地保护,有效消除静电损坏,保证航电设备的安全有序运行。

参考文献:

[1]李翔宇.航空电子设备维修中静电危害及防护措施探讨[J].科技资讯,2023,21(01):89-92.

[2]蒋成刚.航空电子设备维修中静电危害及防护措施[J].中国航务周刊,2021,(42):58-59.

[3]王作天.航空电子产品维修中的静电防护[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20,(05):237-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