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永顺县畜牧兽医动物卫生信息化管理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29
/ 2

新形势下永顺县畜牧兽医动物卫生信息化管理探讨

黄涛

灵溪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湖南省 永顺县 416700

摘 要:本文对畜牧兽医动物卫生监督信息化发展的必要性、措施进行了探论,希望能为畜牧兽医动物卫生监督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推动现代畜牧兽医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关键词:永顺县;畜牧兽医;动物卫生监督;信息化;

1 畜牧兽医动物卫生监督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

1.1信息化建设积极推动了动物卫生监督工作发展

永顺县动物卫生监督信息化管理系统具有数据共享、协调运行等功能,覆盖了全县所有兽医业务工作和动物卫生监督工作。当前全县的官方兽医、家企业、动物运输备案车辆以及大量的养殖户或贩运人全部应用永顺县动物卫生监督信息化管理系统进行监管数据录入、电子出证、检疫申报、企业经营管理等。系统数据已经达到较大数据规模,并实现了大数据在3个服务器上备份和同步,做到了网站无间断服务,保障了各项监管工作和电子出证工作的顺利完成,实现了以前无法完成的检疫、监管、动物达到监管、车辆备案数据的及时高效查询,为行业部门制定畜牧产业发展规划、动物防疫政策等提供了信息支持。

1.2信息化建设进一步保障了动物源食品安全

全县养殖出栏畜禽从产地检疫到屠宰上市的全部链条信息都储存在永顺县动物卫生监督信息化管理系统,并与“永顺县动物产品可追溯标识”进行了关联,消费者可以利用手机扫描“永顺县动物产品可追溯标识”二维码可以得知动物产品的动物产地信息、检疫信息、屠宰信息等,从而使消费者放心食用永顺县的动物产品。

1.3 信息化建设是落实乡镇畜牧兽医人员的工作职责的需要

基层乡镇畜牧兽医站的相关工作人员是动物防疫与检疫职责的行使主体。随着动物卫生监管信息化的深入,其一要丰富他们的检疫手段,其二要让他们不断学习新的政策和新的要求,掌握新技术,指导养殖户配合好管理部门的相关工作。另外,还要提升他们的工作成就感,切实做好基层工作。

1.4 信息化建设顺应了现代化智能化监管的方向

传统的畜牧兽医动物卫生监督工作多是纸质记录和现场检查,然而近几年,随着工作人员与工作机构因村镇体制与农业综合执法体制改革而产生变化,从而导致专业人员不足,让监管工作受到影响。全面有效的视频监控平台不仅可以解决这一矛盾,并且还能够节约监管成本,提高监管效率。所以,顺应现代化智能化监管的方向就显得尤为重要。

2 永顺县畜牧兽医动物卫生信息化措施研究

2.1.创建“三位一体”的县级动物卫生监管体系

一是永顺县创建动物卫生监督平台,对本县动物卫生全流程实时监管与动物产品全程追踪管理平台。通过对全县各乡镇动物重点场所、动物运输车辆进行全程监管,可以全面提高了动物卫生监督工作规范化、标准化,实现了工作目标设定、过程可查看、结果可验证的科学的管理,为各项工作措施的有效落实打下了坚实基础。二是创建全县动物卫生监督远程培训中心。远程培训中心可以根据不同区域、不同对象均可随时召开远程会议和培训,培训方法可根据不同培训人员及工作内容进行量身定做,重实用,求实效,切实解决了全县各乡镇动物卫生监督优质资源难以共享、培训质量效果难以保障、受训人员分散、培训经费不足的问题。三是设置全县动物卫生监督法律咨询专干。法律咨询专干是集法律交流、研讨、咨询为一体的动物卫生监督法律专门岗位,通过交流,及时解答了百姓提出的法律问题咨询。增进了与人民群众的联系,加强了与公安、食药监等部门的沟通协调,有效解决执法难、难执法等实际问题,提高了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形象,全面提升全县动物卫生监督执法水平。

2.2 对全县范围内规模养殖场和屠宰场进行时实监控和记录

为强化现代农业信息化建设进程,创新动物卫生安全监管“互联网+”科技新模式,推动养殖场动物卫生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向高效化、便利化、科技化和信息化发展。永顺县动物卫生监督所积极探索监管模式,近期建设完成了规模养殖场和生猪定点屠宰场动物卫生安全监管信息中心。对全县范围内规模养猪场和生猪定点屠宰场安装摄像装备,建立了县、镇两级动物卫生数字化监督管理信息平台,实现了镇(办)官方兽医对辖区内规模养殖场与县级动物监督机构对全县范围内规模养殖场的数字化监督管理。截至目前,县动物卫生安全监管中心已建设完成了数字信息化规模养殖场70余家、生猪定点屠宰场1家。数字化信息平台的建成有利于产地检疫、动物落地报告、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和生猪定点屠宰场肉品质量安全监管等工作的开展。

2.3对家畜禽屠宰企业报检点完成无纸化出具

为着力推进无纸化出证(动物产品B)工作,永顺县农业农村局可以在全县动物卫生工作会议上对无纸化出证(动物产品B)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安排,并成立工作专班,主要领导亲自抓,同时加强官方兽医管理,举办专题培训班,明确目标、倒排工期,确保全市所有畜禽屠宰企业检疫申报点于年底前全部完成无纸化出证试点工作。各乡镇都要采取有效措施,卡实乡镇兽医站和官方责任,点对点进行技术指导,如期完成了试点工作任务。下一步,永顺县将在全面实施无纸化出具动物检疫合格证明(产品B)的基础上,积极与县场监管局沟通,推动建立动物产品检疫信息与动物产品流通信息衔接。

2.4 开展动物防疫信息化管理实践操作线上培训

全县各乡镇畜牧兽医服务中心要定期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和村级防疫员,参加省级部门举办的动物防疫信息化管理实践操作网上视频培训,确保动物防疫信息化管理工作更加规范,促进即将开始的动物春季强制集中免疫工作有序推进。通过动物防疫信息化管理培训,让更多动物卫生工作人员弄清楚和掌握疫苗怎么入库、耳标怎样管理。同时,全县各乡镇畜牧兽医服务部门要高度重视动物防疫信息化管理工作,依托“智慧兽医+”App平台,畜牧生产发展、动物疫苗收发、牲畜耳标管理、强制免疫录入、先打后补登记、畜禽检疫申报、无害化处理等“一网覆盖”,逐年提高了全县各乡镇畜牧兽医工作科技化、规范化水平。

2.5 远程开展产地检疫临床检查

产地检疫临床检查的远程辅助试点工作非常重要。要借助红外遥感测温、4G 互动执法记录仪等科技设备,在乡镇级工作人员及村级防疫员的远程协同配合下,依据临床检查的任务,逐步完成所有检疫项目。此举既可以解决相关人员不能进入养殖场的问题,还可以查看车辆的备案情况以及具体车辆的轨迹,其相关记录查询在系统中长期保存,假如出现问题,也方便及时检索追溯,从而使产地检疫临床检查工作规范化和科学化。

3 结束语

国家动物卫生监管部门依据相关法律与法则,对动物防疫工作与动物产物的安全卫生实施监管的活动,即畜牧兽医动物卫生监督。在新疫情形势下,怎样将畜牧兽医动物卫生监督信息化工作做好,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虽然近年来,经过国家和省级部门的协作,畜牧兽医动物卫生检疫监督信息化工作进步很快,解决了监管工作不到位、检疫程序不规范等问题,但是监管工作仍然存在着大量盲区,需要一套更加高效、便捷和直观的监管系统,以对现有系统进行补充,纳入信息化管理监管对象,真正实现“可视化管理”。

参考文献

[1]尹锐锋.畜牧兽医工作中动物检疫现状及改进策略研究[J].中国畜禽种业,2022

[2]李润清;张福柱;赵晶晶;秀英;王占斌.内蒙古动物卫生监督信息化建设成效与展望[J].中国动物检疫,2021(07)

[3]沈艳祥.动物卫生监督信息化管理的探索与实践[J].兽医导刊,20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