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会计类专业“岗课赛证”融通的路径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29
/ 2

中职会计类专业“岗课赛证”融通的路径研究

邱俊芳

柘城职业技术学校 河南省 商丘市 476200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财务会计人才市场对高素质、高技能、综合型人才的需求愈加旺盛,中职院校会计类专业承担着人力资源开发职责,应基于职业教育深化改革的现实需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推动“岗课赛证”有效融通。但是,部分中职院校会计类专业对“岗课赛证”的认识不清楚,其在“岗课赛证”融通的落实上依旧存在浅层化、形式化、零散化的问题,“岗课赛证”融通的综合育人价值难以充分发挥,影响了中职会计类专业教育吸引力、适应性以及社会认可度的提升。

关键词:中职;会计类专业;岗课赛证;融通路径

引言

当前,用人单位对会计从业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大学校纷纷以培养复合型会计人才为目标。然而中职会计专业并未根据会计专业技术资格的考核和技能竞赛设置专业课程,考证通过率和毕业生的对口就业率较低,缺乏技能竞赛能力。鉴于此,笔者倡导开展“岗课赛证融通”的中职会计专业教学。“岗课赛证融通”指的是将专业技术资格证和技能竞赛作为会计专业设置课程的依据,创新课堂教学,促使会计专业技术考试大纲无缝对接专业教学大纲,通过课岗融通、课证融通、课赛融通,实现以岗促训、以证促学、以赛促练。

1中职会计专业“岗课赛证融通”人才培养模式的意义

1.1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中职会计事务专业在“岗课赛证融通”人才培养模式下,通过“岗、课、赛、证”四条途径,促进学生巩固并深入理解专业理论知识,在实践中不断丰富理论知识体系。学生在岗位实习、技能大赛、资格证的考核过程中,能够锻炼专业实操能力,学会独立解决实操过程中的问题,从而提升专业实操能力。

1.2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岗课赛证融通”人才培养模式是对中职会计事务专业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由重视理论教学转化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模式,由单一的课堂教学转化为“岗课赛证”教学同步进行。学生有机会到企业的财务岗位实习、参加会计专业技能大赛、参加会计专业的各种等级证书考试,从而获得更好的发展。

2中职会计类专业“岗课赛证”融通的有效路径

2.1基于技能证书相关标准,修订人才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方案是中职会计类专业组织教学活动、开展人才培养评价等工作的重要依据,在推动“岗课赛证”融通工作开展上具有重要促进作用。而职业技能登记证书制度是基于国家需要、市场需求与学生就业能力需求提升构建的,其对接了岗位需求,与职业技能竞赛有较多共通之处。中职会计类专业要想促进“岗课赛证”融通的实现,就要清晰认识证书的检验作用,自觉基于职业技能证书相关标准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切实为课程建设工作的开展提供有效参考。在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中,第一,中职会计类专业要加强对财务会计类职业技能证书相关标准的分析,将典型岗位所需的专业知识、职业技能与职业素养融入人才培养方案中,切实培养能够从事出纳、会计、财税代理服务以及会计信息系统运营等岗位的高素质人才;第二,中职院校会计类专业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要突出办学特色与办学目标,落实面向市场、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导向,确保人才培养方案能够与中职会计类专业实际情况相契合,依托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育人机制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充分彰显职业教育特色;第三,中职会计类专业还应保障人才培养方案内容的全面性,使培养方案有效覆盖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进程、实施保障等方面的内容,以期增强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

2.2加强“双师型”队伍建设,强化人才支持

为了推动“岗课赛证”融通,中职会计类专业应积极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促进“双师型”教师个体成长,加强“双师型”教师团队建设,使教师能够满足“岗课赛证”融通的现实需要。在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上,一方面,中职会计类专业应构建常态化、全员化的人才培训机制,使骨干教师、专业带头人、专业教师等培训者能定期参与到教师培训工作中,切实依靠混合研修、在线培训、跟岗研修、返岗实践等增强教师的综合能力,不断革新教师教学理念,使教师能够更好地把握岗位需求、课程体系、竞赛标准以及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标准等,推动其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塑造的有机结合;另一方面,中职会计类专业还应构建校企人员双向流动、互相兼职的常态运行机制,既让教师到企业进行学习,也邀请企业专业人才走进学校开展教学活动,充分剖析新时期会计行业的发展状况、趋势与人才需求,确保专业教学能够有效对接产业,实现教育教学内容的实时更新与动态调整。

2.3深化校企合作,提升资源配置

“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模式的实施,对资源的需求远高于传统教学方式,进依靠学校资源难以保障育人效果,需要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提升资源配置。学校要与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在课程设计、实践项目、教师培养等方面进行合作,通过共同制定教学内容和要求,构建科学的课程体系,确保教学与企业需求的紧密结合,实现学校人才培养与岗位需求的无缝对接。学校还可以与企业合作,提供实训基地和专业的技术设备,供学生进行实践训练和项目实施,通过真实的岗位实践,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并掌握实际操作技能。此外,企业的专家也可以直接参与到教学环节,给学校提供真实的行业案例,同步行业动态,学生可以参与企业工程项目或实际案例的解决方案设计,通过与企业的合作,学生能够锻炼团队合作能力,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为学生取得执业资格证书打下坚实的专业基础。

结束语

中职学校“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模式是现阶段我国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最新成果,这一育人模式的实施,对现有的职业教育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配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教师、学生、学校和企业,分别提出了要求,在实施过程中必然面临许多困难。推进职业教育“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模式的实施是一项系统工程,除了教师、学生、学校和企业之外,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要加强顶层设计,积极协调职业学校和各个行业、赛事组委会、证书考评机构、人事部门等之间的关系,促进各方的互融互通,搭建良性的沟通平台,确保“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模式的有效实施,为社会主义建设输送更多的高水平的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汪梅红.中职会计类专业“岗课赛证”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职业,2022(13):45-47.

[2]谭建平.“岗课证赛”深度融合的中职会计事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教师,2022(30):123-125.

[3]覃仕克.基于“课岗证赛”相融合的中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构建[J].广西教育,2021(46):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