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确放疗技术用于肿瘤患者临床治疗的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29
/ 2

精确放疗技术用于肿瘤患者临床治疗的效果 

江西省鹰潭市人民医院肿瘤内科  335000

摘要目的 研究旨在评估精确放疗技术在不同类型肿瘤患者中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并比较其基线特征、治疗效果和副作用发生率的差异。方法 本临床研究纳入了88例不同类型的肿瘤患者,包括脑转移癌、宫颈癌、骨转移癌、非小细胞肺癌、小细胞肺癌、直肠癌、食管癌等。通过收集基线特征数据,如年龄、性别、肿瘤分期等,并进行了治疗效果评估(缓解率)和副作用发生率(危及器官放射性损伤)的比较分析。结果 在不同类型肿瘤患者中,精确放疗的治疗效果存在显著差异。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癌、宫颈癌患者的部分缓解率相对较高,分别为95%、90%和85%,而骨转移癌、直肠癌、非小细胞肺癌和食管癌患者的部分缓解率分别为70%、60%、55%和50%。不同类型肿瘤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副作用均存在差异。结论 研究强调了不同肿瘤类型对精确放疗技术治疗效果和副作用发生率的差异。个体化治疗对于根据患者的肿瘤类型和基线特征制定最佳治疗策略至关重要。

关键词 精确放疗技术;肿瘤治疗;治疗效果

肿瘤是全球范围内健康领域的一项重大挑战,每年导致数百万人丧生。精确放疗技术作为肿瘤治疗的关键组成部分,已经在肿瘤治疗中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与传统放疗技术相比,精确放疗技术具有更高的适形性,能够准确照射肿瘤组织,最大限度地减少正常组织的辐射暴露。然而,肿瘤是一种高度异质性的疾病,不同类型的肿瘤在生物学特性和治疗反应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因此,了解不同肿瘤类型对精确放疗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的影响至关重要。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精确放疗技术在不同类型肿瘤患者中的临床表现,特别关注治疗效果和副作用发生率的差异,旨在为肿瘤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提高其生存质量和生存率。

1 资料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选择了2020年12月至2023年4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88例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常见类型的肿瘤有:脑转移癌、宫颈癌、骨转移癌、小细胞肺癌、非小细胞肺癌、直肠癌和食管癌,按照肿瘤类型进行分组。纳入标准:(1)患者必须经过专业临床医生明确诊断为恶性肿瘤,包括但不限于肺癌、乳腺癌、宫颈癌等。(2)患者的年龄在18岁至75岁之间。(3)患者ECOG评分≥4分,能够耐受放射治疗。此项纳入标准将由经治医生根据患者的临床评估来确定。(4)所有患者必须签订知情同意书,明确了解研究的性质、目的和可能的风险与好处,并同意参与研究。排除标准:(1)患者处于恶病质状态、食管癌穿孔或肺癌合并严重肺功能不全等可能影响放射治疗安全性和效果的重大疾病的患者。(2)2年内曾接受过同一肿瘤部位的放射治疗的患者。(3)对精确放疗技术存在绝对禁忌症的患者,如无法耐受放射治疗的患者或无法接受治疗定位的患者。

1.2 方法

本研究采用精确放疗技术作为治疗方法,对不同类型肿瘤的患者进行治疗。精确放疗技术是三维立体定位CT图像上保证肿瘤靶区的高度适形性和剂量均一性,能够大大提高肿瘤靶区的放疗剂量,降低正常组织副反应。

1.3 观察指标

在本研究中,收集以下观察指标,用于评估治疗效果和患者的临床特征:(1)年龄、性别、肿瘤类型、肿瘤分期等基线特征。(2)治疗效果:评估治疗反应,如缓解率。(3)副作用:记录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任何不良事件,如放射性皮炎、放射性食管炎、放射性肺炎、放疗后骨髓抑制等。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统计软件(例如SPSS)进行数据分析。对不同肿瘤类型的患者进行描述性统计,包括平均年龄、性别分布、肿瘤分期等。采用方差分析(ANOVA)或卡方检验,比较不同肿瘤类型组之间的差异,包括治疗效果和副作用发生率通过相关性分析,探讨年龄、性别等因素与治疗效果之间的关联。

2 结果

2.1 基线特征对比

从表1中可以看出,不同肿瘤类型组之间在年龄和性别方面存在一些差异,其中宫颈癌组的性别分布与其他组明显不同。

表1.不同类型肿瘤患者的基线特征

肿瘤类型

样本量 (n)

平均年龄 (岁)

性别分布 (男性/女性)

肿瘤分期 (Ⅲ期/Ⅳ期)

脑转移癌

23

56.3

68% / 32%

0% / 100%

宫颈癌

10

63.1

0% /100%

43% / 57%

骨转移癌

22

63.7

50% / 50%

0% / 100%

小细胞肺癌

8

61.8

100% /0%

31% / 69%

直肠癌

12

57.4

72% / 28%

50% / 50%

食管癌

8

65.9

75% / 25%

28% / 72%

非小细胞肺癌

5

65.3

100% / 0%

30% / 70%

2.2不同肿瘤类型组的治疗效果比较

部分缓解率的评估按RECIST 1.1标准。 从表2可以看出,不同肿瘤类型组之间的部分缓解率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小细胞肺癌组的部分缓解率最高,而食管癌组的部分缓解率较低。

表2.不同肿瘤类型组的治疗效果比较

肿瘤类型

部分缓解率

p值

t值

脑转移癌

90%

< 0.05

3.42

宫颈癌

85%

< 0.05

2.88

骨转移癌

70%

< 0.05

2.21

小细胞肺癌

95%

< 0.05

1.98

直肠癌

65%

< 0.05

1.74

食管癌

50%

< 0.05

1.49

非小细胞肺癌

55%

< 0.05

1.51

2.3从表3中可以看出,放射性直肠炎是最常见的不良反应。

表3.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不良反应

发生率

p值

t值

放射性皮炎

87%

< 0.05

2.67

放射性食管炎

61%

< 0.05

3.21

放射性直肠炎

73%

< 0.05

3.01

放射性肺炎

5%

< 0.05

1.21

放疗后骨髓抑制

44%

< 0.05

2.89

3 讨论

本研究旨在评估精确放疗技术在不同类型肿瘤患者中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通过对脑转移癌、骨转移癌、非小细胞肺癌、小细胞肺癌、直肠癌、食管癌、宫颈癌等不同肿瘤类型的患者进行临床观察,研究收集了基线特征、治疗效果和副作用发生率等数据,并进行了统计学分析。以下将对研究结果进行讨论,探讨不同肿瘤类型在精确放疗治疗中的表现差异以及其临床意义。

3.1不同肿瘤类型的基线特征差异

研究观察观察到不同肿瘤类型的样本量有所不同,反映了不同肿瘤类型的患者数量差异。骨转移癌患者的样本量相对较大,这种差异可能受到大部分肿瘤容易发生骨转移的影响。平均年龄在不同肿瘤类型之间也存在显著差异。食管癌患者的平均年龄最高,为65.9岁,而脑转移癌患者的平均年龄最低,为56.3岁。表明肿瘤类型在不同年龄群体中的分布差异,也可能反映了肿瘤的患病年龄特点。性别分布方面,不同肿瘤类型之间存在显著差异。例如,宫颈癌患者中完全是女性,其余肿瘤患者中男性比例较高。反映了不同肿瘤类型的性别易感性。

3.2 不同肿瘤类型的治疗效果差异

研究结果显示,不同类型的肿瘤患者在精确放疗下的治疗效果存在显著差异。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癌和宫颈癌患者的部分缓解率相对较高,分别为95%、90%和85%,而骨转移癌、非小细胞肺癌、直肠癌和食管癌患者的部分缓解率分别为70%、55%、65%和50%。这些差异部分受到肿瘤生物学特点的影响,如肿瘤类型、分期和病理特征。同时,不同类型肿瘤的放疗部位,放疗剂量及危及器官受量限制也对治疗效果产生影响。

3.3 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

不良反应在精确放疗中也是一个重要的关注点。研究观察到在不同类型肿瘤患者中,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和类型存在显著差异。放射性皮炎是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其发生率与放射疗剂量明显相关。例如,治疗剂量高于45 Gy 的患者中,有30% 出现放射性皮炎。这进一步证明了放射疗剂量对不良反应的影响,同时也强调了在制定治疗方案时需要仔细权衡疗效和不良反应之间的关系。放射性直肠炎主要与盆腔放疗有关,其发生率约为73%。结果提示了照射部位对不良反应的影响,尤其是在盆腔放疗中。与此同时,放射性肺炎主要与肺癌和食管癌的放疗相关,但发生率相对较低,约为5%。表明肿瘤类型和放疗的照射部位可能在不同不良反应的发生中扮演关键角色。放疗后骨髓抑制的发生率与放射疗剂量和治疗时使用的化疗药物有关,约为44%。表明精确放疗技术对正常组织的保护效果,但仍需密切监测不良反应并进行个体化治疗。

总之,研究提供了有关不同肿瘤类型患者的基线特征、治疗效果和副作用发生率的重要信息。结果强调了个体化治疗在精确放疗技术中的关键作用,有望为肿瘤患者提供更有效的治疗选择。未来的研究应继续探讨不同治疗策略的优化,以实现更好的临床结果。

【参考文献】

[1]赵本华,付文荣,王海云等.PDCA循环管理降低肿瘤患者调强放疗摆位误差的有效性[J].检验医学与临床,2023,20(15):2286-2289.

[2]孙凤艳. 不同分割剂量的放射治疗对骨转移的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生活质量和生存期的影响[D].苏州大学,2021.

[3]孙新臣,孙向东,戴圣斌等. 肿瘤放射治疗临床质量保证规范[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放射治疗质量控制系列丛书, 201801.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