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绿色种养循环农业发展—王草的推动作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29
/ 2

论绿色种养循环农业发展—王草的推动作用

王丽花

云南省景洪市曼弄枫街道经济发展服务中心 云南省西双版纳州景洪市 666100

摘要:绿色种养循环农业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模式,通过合理利用资源和循环利用废弃物,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提高农产品的产量。王草作为一种重要的绿色植物资源,在绿色种养循环农业中发挥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讨王草在绿色种养循环农业中的作用,并分析其推动力,为相关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绿色种养循环农业发展—王草的推动作用

一、引言

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和环境保护意识持续提高,很多农业从业者开始转向绿色种养循环农业模式,绿色种养循环农业成为当前全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向。绿色种养循环农业是一种综合利用生态系统原理的科学技术手段,实现农业生产和生态保护相协调发展的农业生产模式,其以保护生态环境为目标,强调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从而减少化肥使用,提高土壤质量和农作物产量。而王草作为一种绿色植物,在绿色种养循环农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具有改良土壤质量的特点,能吸收土壤中的营养物质,促进土壤微生物活动,增加土壤肥力。同时,王草的根系能固定土壤,减少水土流失,保护土壤资源,改善土壤质量,为后期农作物种植提供良好的土壤环境。未来,研究人员要进一步研究王草的应用,以推动绿色种养循环农业的进行,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1]

二、王草概述

王草,学名“Cynodon dactylon”,是一种常见的多年生禾本科植物,广泛分布于全球各地的温暖地区,如亚洲、非洲、澳大利亚、美洲等地其它是一种具有很强适应性的植物,能够在各种复杂的环境条件下生长繁衍。

王草在生态上具有显著的适应性。其耐旱、耐盐碱,能在高温、干旱环境中存活,即使在沙漠地带或贫瘠的土壤中,王草也能找到生存的机会。同时,王草对土壤要求不严格,能生长在酸性、碱性的土壤中,这种适应性让王草成为一种常见的固沙植物,能有效防止土地的水土流失。

王草具有强大的繁殖能力。通过地下匍匐茎进行繁殖,迅速形成茂密的草坪。这种匍匐茎还能在土壤中萌发新的根系,从而增强王草的吸水和养分吸收能力。且王草种子也具有较高的萌发率,通过风、水、动物等方式进行传播,进一步扩大其分布范围。

王草对踩踏具有很强的耐受性。其茎秆坚韧,能承受剪切和踩踏的压力,不易折断,使得王草成为一种广泛应用于草坪、高尔夫球场、运动场地等地的理想草种。同时,由于其生长迅速且能迅速修复受损部分,王草被用于土地修复和植被恢复工程中。

三、王草的推动作用

(一)提供丰富多样的饲料资源

   王草作为一种优质的饲料资源,提供丰富多样的养分,有效满足畜牧业的需求,在绿色种养循环农业发展中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王草含有丰富蛋白质、纤维素、多种矿物质,这些成分对动物健康生长至关重要,与其他饲料相比,王草的蛋白质含量高,能满足畜牧动物的生长需求。且王草还富含纤维素,促进动物的消化吸收,增强其免疫力。由于王草的营养价值较高,农民可利用王草作为主要的饲料来源,减少对进口饲料的依赖,降低养殖成本,实现绿色种养循环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王草属于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较强的生命力和适应性,能在不同的土壤条件下生长,对光照、温度要求较低。由于其生长迅速,农民会利用王草进行连作,提高土壤的肥力,减少化学肥料的使用数量,不仅获得高产量的饲料,还能改善土壤质量,促进农田的可持续利用[2]

(二)促进畜禽养殖业可持续发展

王草作为畜禽养殖业的理想饲料,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良好的饲料效果,富含蛋白质、纤维素和维生素等营养物质,能为畜禽提供全面均衡的营养,促进生长发育,增强免疫力;王草的消化率高,能够提高饲料利用率,减少浪费,降低养殖成本;王草具有良好的口感和香气,能够提高畜禽的食欲,促进食物摄入量,进一步促进生产性能的提高。因此,将王草作为畜禽饲料,能满足养殖业的需求,提高养殖效益。而将王草种植与养殖业的协同发展,有利于实现循环农业的目标。王草是一种快速生长、易于种植的草类植物,生长期短,适应性强,能在不同的土壤和气候条件下生长,通过合理的种植管理,实现王草的高质量生产。同时,王草种植能有效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肥力,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量,降低对环境的污染。而畜禽养殖业则为王草提供充分的有机肥料,促进其正常生长。通过王草的种植与养殖业的协同发展,形成循环利用的闭环系统,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减少对外部资源的依赖,推动绿色种养循环农业的可持续发展[3]

四、绿色种养循环农业发展措施

(一)加强科技创新,提高畜牧技术

科技创新是推动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通过引入先进的畜牧技术和设备,提高畜牧业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并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如采用先进的饲料配方技术和饲养管理技术,提高畜禽的饲养效益,减少废弃物的产生;通过基因改良技术培育出具有抗病性和适应性强的畜禽,降低药物使用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加快发展循环农业,根据资源承载力和农业废弃物消纳半径,合理布局规模化养殖场,配套建设有机肥生产设施,积极发展资源利用节约化、生产过程清洁化、废弃物利用资源化等生态循环农业模式,大力推广绿肥种植,因地制宜推广稻田养鱼(虾、蟹)、鱼菜共生等技术。

(二)加强畜禽养殖标准化建设

畜禽养殖标准化建设是实现绿色种养循环农业的重要措施,制定严格的养殖标准,规范畜禽养殖过程,保障畜禽产品的质量和安全。例如:建立合理的养殖密度标准,避免过度饲养导致环境污染和动物疾病的传播。同时,加强对畜禽饲料、药物等的监管,确保其符合环保要求。还应推动畜牧业向有机养殖转型,减少化学肥料和农药的使用,提高畜禽产品的可持续性。以“粮草兼顾、农牧结合、循环发展”为导向,调整优化种养结构。充分挖掘饲草料生产潜力,大力发展草牧业,形成粮草兼顾、农牧结合、循环发展的新型种养结构。积极推进饲用粮生产,在粮食主产区,按照“以养定种”的要求,积极发展饲用玉米、青贮玉米等,发展王草等优质牧草种植,进一步挖掘秸秆饲料化潜力,开展粮改饲和种养结合模式试点,促进粮食、经济作物、饲草料三元种植结构协调发展。拓展优质牧草发展空间,合理利用“四荒地”、退耕地、南方草山草坡和冬闲田,种植优质牧草,加快建设人工草地,加快研发适合南方山区、丘陵地区的牧草收割、加工、青贮机械,大力发展肉牛肉羊生产,实施南方现代草地畜牧业推进行动,优化畜产品供给结构。

(三)加强畜牧技术培训和宣传

为了让广大畜牧户更好地掌握和应用新的畜牧技术,需要加强相关培训和宣传工作。通过组织技术培训班、开展示范推广、提供技术咨询等方式,向畜牧户普及绿色种养技术,提高他们的技术水平和环保意识。同时,还要通过宣传和宣传手段,提高公众对绿色种养循环农业的认知度,促进绿色种养循环农业的发展。

五、结论

综上所述,王草在推动绿色种养循环农业发展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种植王草,能提供充足的饲料供应,保护生态环境。同时,王草的种植和养殖动物的循环利用相结合,形成良性循环的农业模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负荷。然而,绿色种养循环农业的发展还面临一些挑战,需要技术、管理、市场、政策等多方面的支持。未来,我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绿色种养循环农业,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倪爱兰. 兴化市小麦与水稻绿色种养循环农业发展与推广策略探析[J]. 南方农业,2023,17(18):75-77.

[2] 胡知佐. 种养结合绿色循环农业发展模式的关键点——以安徽省岳西县姜岭家庭农场为例[J]. 农村科学实验,2023(15):79-81.

[3] 候艳超. 种养结合助力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柘城县绿色种养循环农业项目实施情况[J]. 河南畜牧兽医,2023,44(17):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