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非遗民间文学济公传说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13
/ 3

浅谈非遗民间文学济公传说

曾杭丽

 浙大城市学院外国语学院   浙江杭州 310015

摘要:济公传说是大众耳熟能详的民间文学,于2006年5月20日被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本文从济公传说的起源,济公的人物形象特点,以及济公传说对当代民间信仰、舞蹈、曲艺、民俗等方面的影响,探讨民间文学的传播与传承方式。

关键词:济公传说,民间文学,传播与传承

一、济公传说的起源与发展

济公传说,是浙江省天台县地方民间文学,以南宋禅宗高僧道济的故事发展演变而来的一种民间口头文学。2006年5月20日,济公传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2年,济公传说荣获“浙江最具地域特色民间故事”。

在六朝隋唐时期,天台流传着许多罗汉、癫僧的传说,其中被人们津津乐道的一位是济公。济公是南宋真实存在的一位僧人道济,出生于浙江天台,佯狂济世,人称“济癫”。济公生活的年代,正值宋室南迁,南宋面临内忧外患。在金兵的进攻面前,宋军节节败退,而南宋小朝廷却偏安一隅,过着骄奢享逸的生活。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民众把一位与自己休戚相关的济公推到历史舞台,济公成了人们的精神寄托。所以,我们现在所知道的济公故事其实并不是历史上真实发生在道济身上的,而是以修元和道济的真人真事为基础,经过民间长期艺术加工和口传心授,通过佛教创造、民众附会和文人加工而逐渐形成的。于是济公故事内容从历史层面的真实走向了文学层面的虚构(吕堃,2009)。明清以来,济公传说广泛流传于全国各地,成为家喻户晓的中国民间故事。

1.济公的生平经历与传说故事

关于济公的文献,最早可以追溯到南宋高僧释居简《湖隐方圆叟舍利铭》和释如《赞济颠》,济公为浙江天台县永宁村人,生于南宋绍兴十八年(1148年),卒于1209年,俗名李修缘,号湖隐,法号道济。《净慈寺志》记载:“道济,字湖隐,天台李茂春子,母王氏,梦日光而生,绍兴十八年十二月初八日也。年十八,就灵隐瞎堂远落发。风狂嗜酒肉,浮沈市井,或与群儿呼洞猿,翻筋斗,游戏而已,寺众讦之,瞎云:‘佛门广大,岂不容一颠僧?’遂不敢摈,自是人称济颠。”

传说济公的父亲,叫李茂春,母亲为王氏,夫妇二人年过三十,无子嗣,于是日夜求佛。某夜,王氏梦见一尊罗汉,赠以一朵五色莲花,王氏接过莲花吞食,不久便怀有身孕。南宋绍兴三年二月初二产下一子,夫妇十分欢喜,大宴宾客,当时有高僧前来祝贺,赐名为“修元”。

济公少年时,在村北赤城山瑞霞洞读书,受到释教和道教的熏染。济公十八岁时,父母双亡,守丧三年后,到西湖灵隐寺入佛门,住持高僧瞎堂慧远知道他是罗汉转世,于是收他为门下弟子,并取法号为“道济”。在灵隐寺,济公嗜好酒肉,寺僧告他不守法规。住持说:“佛门如此广大,难道容不得一个颠僧吗?”从此人们称他颠僧。瞎堂圆寂后,监寺不能容下他,于是济公被迫离开灵隐寺,来到净慈寺。

济公的形象是多面的,一方面他乐善好施、见义勇为、救人于危难之中。同时他疯疯癫癫,衣衫不整,寝食不定、酒肉不离。济公一生自由自在,爱云游四方,足迹遍及浙江、安徽、四川等地,爱管人间不公平之事。关于济公的事迹,有众多记载。“西湖传说”中《飞来峰的传说》记录济公预知有一座小山将从西方飞来落在灵隐寺前,为了拯救寺前村民的性命,他急中生智抢走新娘,使得村民们都赶快去救新娘子,等他们回来时,发现村庄被夷为平地,从而避开了被山峰压死的厄运。这就是飞来峰的故事。《济颠匿池》说的是济公看不惯富家少爷欺负一个老翁,于是施法将放生池的水排空,并讥讽那些虚伪“放生”的富人。济公的故事在“西湖传说”非常多,例如《济公戏造净慈寺》《万公池》《火烧净慈寺》《运木井的传说》《神手巧搓刨花梁》《五仙石的传说》《办爿山的故事》《济颠净慈斗火神》《运木古井》《飞来峰》等。济公打破了神仙的清高、自律 、严肃形象,他因嬉皮笑脸、充满幽默、机智聪明的形象,并且有些调皮又不墨守成规,与普通百姓更为接近,因此也更受欢迎(刘超,2017)。

2.济公的人物形象特征

济公一生富有传奇色彩,济公不同于传统僧人,他“颠”且“济”,戴着一顶破帽子,手持破扇子,身穿破鞋子垢衲衣,举止疯疯癫颠,不喜欢念经诵佛,经常跟孩童一起斗蟋蟀,过着不拘一格的生活。同时他豪情仗义,嫉恶如仇,关心百姓疾苦,路见不平,出手相助。虽然他是一位僧人,但是他嗜酒食肉,不守戒规,甚至一众僧人都不能容忍他,这也让人们对他的评价褒贬不一。济颠的这个“颠”字是济公言行举止的最大概括。疯癫的特点类似惹事者,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这是济公的神性与人性之间调和物。在嬉闹中含有对社会的讽刺,在逗笑中含有对生活的心酸,这正是现实生活的写照。在对其疯癫的描写中充满了幽默与讽刺(石松,2017)。

除了人们熟知的济公疯癫与行侠仗义的形象外,传说济公还是一位知识渊博的僧人。他懂医术,为百姓治愈了不少疑难杂症。他曾经带着自己撰写的化缘疏,外出募化,修复被火烧毁的寺院。他经常游方市井,拯危济困,救死扶弱,彰善惩恶

。济公在诗词方面也有造诣,他的诗作和言论充满了智慧。他的《镌峰语录》10卷,很多诗作主要收录在《净慈寺志》《台山梵响》中。他的言论深入浅出,寓意深远,让人深思。《济颠语录》中济公两次自比李白,一次是济颠恳求施主给他买酒,作诗云:“昔日曾闻李谪仙,饮酒一斗诗百篇。感君慨赐无悭吝,贫衲何尝出口”。他还曾写下“几度西湖独上船,篙师识我不论钱。一声啼鸟破幽寂,正是山横落照前。”这样非常有意境的七绝。《济颠语录》中济颠曾给很多俗众写颂词,语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充满了有趣的白话,如以下济公对虱子的颂词:“虱子听我语,汝今当记取。类于虫蚁中,只与骨肉处。清净不肯生,来生我衿里。大不大如麻,亦有夫和妇。宛转如是生,咂我可时悟。我身自非久,你岂能坚固。向此一炉火,切莫生惊怖。抛却蠕动躯,莫复来时路。咦!烈焰光中爆一声,刹刹沉沉无觅处。

清代郭在《灵芬馆诗话》中引了济颠的两首诗,在其一《游洞霄宫》后,郭云:“是善知识语,亦是诗人语,今之貌为颠狂而实一无所解。诗又俚俗,妄援济师以自标置,而一二无识士夫谬为附和,此不识字人读《三国》、《六朝演义》者所为可一噱也。明代小说中的济公,似乎都被民间蓄意地庸俗化了,失去了罗汉高僧原本应有的庄严(吕堃,2009)。

在传统文化以及伦理道德相对稳定和封闭的时代,济公的“癫狂”之所以能够被广泛接受与传播,其实并不仅仅因为其癫狂,他本身所具有的复杂性才是符合大众口味的主要原因。济公的形象满足了不同社会阶层的心理需。罗汉转世的身份符合当时宗教群体的热衷;癫狂不羁的性格暗合了文人向往自由的特质;而最突出的特点——救苦济世的“游侠”性格则在社会底层民众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确实是一位“活佛”(石松,2017)。

二、济公传说的影响

1.宗教信仰的影响

八百年来,济公精神与济公文化以各种形式在国内广为传播。一批关于济公的文献,如《济颠语录》、《道济传略》、《二颠师传》、《醉菩提》、《净慈寺志》等为济公形象的宗教化奠定了理论基础。《钱塘渔隐济颠师语录》(《济颠语录》),采撷民间传说,对济公由人到神作了一定程度的反映。于是民间教派崇拜济公,作为自己的保护神。济公的影响不仅限于济公出生地天台和皈依佛门地杭州,他的影响远到宝岛台湾。据统计,在台湾,有三分之一以上的人信奉济公。随着济公信仰的建立,各地涌现出济公相关的宗教建筑。如济公故乡天台县永宁村和济佛院,杭州灵隐、净慈两寺的济公旧址和虎跑寺的济公塔以及后来修建的殿堂塔院,都成了信众膜拜的地方。改革开放以来,天台修复了赤城山济公院和济公故里济公殿,民间也自发修建了石墙头济公殿和金钗坟济公庙。各地济公庙宇,如浙江东阳大智禅寺、义乌的济公殿,福建铅山县慈济寺的济公殿,广东梅州丰顺法源寺的济公殿,也得到了修缮,各地济公信仰民众众多。

2.艺术的影响

(1)民间舞蹈的影响

2004年3月,为了庆祝天台济公故居的落成,在天台民间,组建了一支济公表演队,旨在弘扬济公文化、宣传济公故居。表演队将济公形象、济公精神和济公传说,巧妙地融入到节目当中,通过丰富多彩地歌舞演出、诙谐幽默地表演方式,赢得了人们的喜爱。表演队曾多次前往中国澳门、马来西亚等地参与表演,很好地促进天台与各地的交流,成功地宣传了济公故里。另据金涛《舟山海洋艺术散论》介绍,清乾隆年间,福建渔民将“跳蚤舞”作为娱乐性的“船舞”之一,传至定海。民国初年,跳蚤舞与当地“送灶敬神”的活动结合起来,成为一种敬神的“跳灶舞”。1922年后,定海私塾教师章孝善,又将杭州民间传说《济公戏火神》揉合其中,撷取“寺外斗法”的一幕,铺叙为一个充满喜剧氛围的舞蹈,在灶头、滩头演出。建国初由双人舞改编为群舞,配上“舟山锣鼓”,以高跷形式展示于舞台。节奏明快,舞步粗旷,恢谐逗趣。1955年2月,荣获浙江省首届民间古典音乐舞蹈观摩大会大奖,后又编入《浙江省民间舞蹈集成》。

(2)影视戏曲的影响

上世纪八十年代,由上海知名的电视剧导演张戈执导,由内地著名表演艺术家游本昌主演的电视剧《济公》,最深入人心,总共8集,开始和观众见面。一经播出,游本昌所塑造的济公一角,顿时为海内外观众所熟知,更为大家所喜爱。那首主题曲《哪里有不平哪里有我》“鞋儿破、帽儿破,身上的袈裟破”很快在大江南北火起来,至今还广为传唱。此后,华语影视剧中还出现过周星驰、陈浩民等版本的济公。除了电视剧外,还拍摄了深受孩子们喜爱的动画片,如妙趣横生的动画片《济公斗蟋蟀》,《古灵精怪小济公》,《盛世吟丑角济公》等。据统计,在播的有关济公的影视作品至少在13部以上。

济公的影响还进入到戏曲界。据记载,张大复以《济颠语录》为本,基于民间传说,编成《醉菩提传》,至今还是昆剧保留节目。清末,随着京剧戏班进入上海戏园表演,由评书《济公传》改编的《赵家楼》、《火烧大悲楼》、《马家湖》、《古天山》、《双头案》、《白水湖》、《慈云观》、《八卦炉》、《八魔炼济颠》等折子戏,发展为连台本《济公佳话》,于光绪四年(1878)献演。民国初上海新舞台编演的18本《济公活佛》;40年代老闸戏院上演72本《济公传》连台戏;汉剧也在继承名丑汪中天、小麻子技艺的基础上有所创新,此外,扬剧、甬剧、潮剧等在内的地方剧种都有济公戏,潮剧还有连台本戏。宝岛台湾的济公连台本歌仔大戏深受两岸同胞欢迎。

3.民俗的影响

济公对浙江的民俗有较大的影响。以美食为例,浙江天台有一种深受当地人喜爱的美食叫“饺饼筒”,是天台最具特色的风味小吃;据说是济公当年在国清寺做沙弥时,将剩菜包卷在饼皮中制作的主食和下酒菜,有其独特的制作方法,一张径尺的薄皮,包裹进各种荤素菜肴,放在平底锅上用油煎黄,就成为色香味俱全的“饺饼筒”。济公发明的五味粥,成为天台人春节早餐必用的“美味佳肴”,寄寓五谷丰登之意。天台还有济公家酿酒、济公酒、济公狗肉面、济公八大碗等美食小吃。此外,傅金煮玉、名吃扇骨相传都与济公有关。杭州虎跑有“济公宴”,传说在重修净慈寺时,工匠较多,但是斋粮不足,济公从怀里取出一个小口袋,往千人锅倒进七粒米,不顾大家的耻笑,挑进八担水,最后居然能让三百名工匠饱餐一顿。从此,杭州人把节约粮食叫“七粒米,八担水”。

有不少俗语还跟济公有关。《中华俗语词典》收录的就有:“济公的装束——衣冠不整”、“济公吃狗肉——不管清规戒律”、“济公当和尚——不吃素”、“济公过日子——只讲吃不讲穿”、“济公走路——疯疯癫癫”、“济公治病——主动上门”、还有“早上包公,中午关公,晚上济公”。这些俗语言简意赅,广为流传。

三、总结

济公传说广泛流传于全国各地,成为家喻户晓的中国民间故事,济公的形象深受人民大众的喜爱。它寄托着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对美满生活的向往。济公传说对后来国人的宗教信仰、艺术、民俗等方面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反之,这些影响进一步促进了济公文化的传播与发展。

参考文献:

[1]郭小亭.济公全传[M],2008.南京:凤凰出版社

[2]刘超.浅谈“西湖传说”中的佛教文化[J],中国民族博览,2017(02):20-22.

[3]吕堃.济公故事演变及其文化阐释[D],南开大学,2009.

[4]石松.相映成趣的颠僧与疯神一济公故事与“惹事者"故事的对比分析[J],湖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37):11.

本文系浙江省外文学会课题(ZWYB2023027)阶段性成果。

本文系院级课题文化走出去:浙江非遗对外传播的叙事路径研究 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曾杭丽(1986-)女,浙江杭州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中国文化与对外传播研究。

本文系浙江省外文学会课题(ZWYB2023027)阶段性成果

本文系院级课题文化走出去:浙江非遗对外传播的叙事路径研究 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