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主动防撞安全系统的专利分析

/ 2

汽车主动防撞安全系统的专利分析

姜伟 董菲

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利审查协作天津中心

1汽车主动防撞安全系统概述

为保证驾驶员及成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各国都致力于车辆的安全驾驶的研究,汽车安全分为主动安全和被动安全,主动安全性是指汽车能够提前识别潜在的碰撞风险,并通过汽车上配置的电子、电控系统和装置主动规避碰撞事故,或在驾驶员采取相应的避险措施时汽车能保持最佳的行驶状态,完全逃避碰撞危险或将危险程度降为最低的能力。为了尽最大程度的减少对人们的生命财产的破坏,在世界各国掀起了一股主动安全热。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分析,到2020年,我国汽车保有量达到2.3亿辆。汽车保有量逐年增加,交通事故也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2全球、中国专利态势分析

2.1全球专利态势分析

2.1.1全球技术发展态势

2.1 汽车主动防撞系统专利技术全球地域分布

从全球范围汽车主动防撞系统专利公开量逐年变化态势可以看出,全球范围汽车主动防撞系统专利申请量总体上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这主要是因为汽车保有量逐年增加,随之而来的交通事故频频发生,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带来了极大的威胁,为了避免不必要的伤亡,各国努力研制相关的技术,致力实现汽车的智能驾驶,使交通事故的发生率尽可能低。主动防撞预警系统作为智能驾驶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总体上来说,汽车主动防撞系统专利申请在全球范围内仍然处于活跃发展时期,德国、日本和美国作为全球汽车生产大国,汽车主动防撞技术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参见图2.2),中国的汽车工业起步较晚,但是关于汽车零部件的研发,尤其是对汽车主动防撞系统的研发已经迎头赶上。

2.1.2全球重要申请人

2.2全球范围内汽车主动防撞系统专利主要申请人

从全球范围的主要申请人来看,主要集中在一些国外的大公司,比如位居申请量第一并遥遥领先其他申请人的来自德国的罗伯特·博世公司,排名第二的来自日本的丰田,以及排在前几位的德国的戴姆勒、日本的电装、美国的福特等,由此可以看出,全球范围内申请量比较大的申请人主要集中在汽车工业比较发达的德国、日本和美国等国的几个大公司。

2.2中国专利态势分析

2.2.1区域布局

2.3 国内汽车主动防撞系统专利申请分布区域

从国内的汽车主动防撞系统的专利申请分布区域来看,主要集中在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具体来看集中在江苏、广东、浙江和上海等经济比较发达的省市地区。其中江苏和浙江作为重要的国内外车企的研发生产聚集地,有着较强的客观优势,尤其在技术的研发与专利布局等方面,以吉利等大型车企以及大量知名零部件厂商为代表,在技术的研发与专利布局等方面进行了较大的投入以及深入的研究,并且江苏和浙江属于经济比较发达的省份,从政策以及经济环境上都对专利申请提供了相对有利的条件;广东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一直以来在技术研发上都处于领先的地位,尤其以广汽等大型车企为依托,新兴一批中小型车企,在技术上形成了一定的区位优势;上海作为全国经济最发达的城市,以其良好的经济环境以及政策优势,形成了以上汽为代表的一批车企,通过逐年加大的研发支出,逐步形成了自己的专利布局,在汽车主动防撞系统方向的专利申请量也稳步提升。

2.2.2主要申请人统计

目前,我国国内的汽车主动防撞系统专利的申请人最主要还是集中在企业申请,其次是大专院校和个人。主要原因在于,相关企业在依托自主研发的车型的基础上,为了迎合市场需求,有较强的动力完善自身车型的相关功能,而汽车主动防撞系统就是其中比较热门的关键技术,并且为此企业会加大相应的经济与科研力量投入,能够形成较为完善的研发体系,并且在专利布局上企业也具有一定的前瞻性与战略性,从而形成了较高比例的企业申请;大专院校与个人申请也占据较大比例,主要是因为国内部分院校有着较强的汽车相关专业的科研教学能力,对汽车主动防撞系统这个比较热门的方向也存在着一定的研究动力;相较而言,科研单位的占比缺比较低,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科研单位一般更注重学术成果,侧重理论研究,无法第一时间接触生产制造一线,并且由于汽车主动防撞系统涉及车辆、通信、光电等多个学科,对于相关人才的复合型要求较高,一般的科研院所难以满足。

表2.1中国汽车主动防撞系统专利申请人国别分布

申请人国别

专利数量

中国

462

日本

130

德国

89

美国

33

瑞典

21

韩国

13

意大利

3

芬兰

2

荷兰

2

加拿大

1

法国

1

目前来看,中国该领域专利申请以国内申请人为主,但日本、德国和美国也在我国展开了较大规模的专利布局,以期未来在中国市场占有更大的份额,而其他国家尚未在中国展开大规模的专利布局。因此,我国申请入应把握机遇,加快该领域的技术创新和研发,保持优势,并积极向该领域的技术强国学习,推动我国汽车主动防撞系统领域的进一步研发和产业化。通过分析在我国提交专利申请的国外申请人的国别分布可以看到,日本、德国和美国分列前3 位。这说明上述国家的申请人比较注重中国市场,也反映出这些国家在该领域的技术积累和技术发展成熟度远高于其他国家。

3总结和建议

综上,全球与中国的汽车防撞控制系统领域专利申请随时间发展整体呈上升趋势。2008 年之前,中国汽车主动防撞控制系统领域的年度专利申请量均为30 件以内,占全球专利申请的比例较小。2009 年起,我国该领域专利申请量出现了激增,并每年保持较大的增速。

鉴于此,我国申请人应加强汽车主动防撞控制系统相关技术的研发,注重技术创新和积累,提高专利申请质量。在时机成熟时,国内申请人还可加大向海外提交专利申请的力度,针对关键技术进行海外专利布局。另外,相关部门应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相关高校、科研单位与企业应加强交流沟通,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加快专利技术成果的有效转化,增强我国汽车主动防撞系统行业的整体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