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现场施工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13
/ 2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现场施工管理

杨锐

622224198706010012

摘要:随着我国房地产市场的日益增长,房建单位在工程管理、建设技术等领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然而,由于行业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一些单位为了降低成本、追求利益,未采取有效的科学管理措施,导致整体项目质量不高,且危及到了房屋建筑工程质量以及使用安全,为此做好房屋建筑施工管理工作意义重大。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现场管理

引言

现如今,在城市化建设的不断深入下,社会各界对于建筑工程施工作业的重视程度也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尤其是施工质量的标准,严格要求施工企业在开展工程项目的建设工作时,持续提升自身的施工技术,全面落实现场管理,以最大限度提升建筑工程的安全性,充分保障施工质量,为建筑质量的提升提供有力的支持。在新时期建筑企业应当从施工技术、现场管理入手,积极完善各项管理措施,不断提升施工技术的科学性、规范性,以充分保证建筑质量,从而为社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帮助。

1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现场管理概述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现场管理是建筑项目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在建筑施工技术方面,首先需要进行详细的工程规划和设计,确保施工过程中各项任务有序展开。施工技术的制定必须符合国家建筑法规标准,并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采用先进的建筑技术和设备,以提高工程的质量和效率。在施工现场管理方面,必须建立科学的管理体系。这包括合理分工,明确责任,确保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和安全意识,以及规范的施工流程。现场管理要注重协调与沟通,确保各参与方之间的有效合作,及时解决施工中出现的问题,避免延误工期和增加成本。同时,施工现场安全是施工技术及管理中的重要内容。必须制定严格的安全措施,加强安全教育和培训,保障工人的人身安全,防止发生事故。在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现场管理中,还应充分考虑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推行绿色施工理念,降低对环境的影响,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可持续发展。

2建筑工程常见施工技术

2.1基础施工技术

基础施工技术是建筑工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在实际应用中,基础施工技术包括以下关键步骤:首先是勘测与规划,通过详细的土壤勘测和地质勘探,了解施工地点的地质情况,确定地基类型和承载能力,从而制定合理的基础设计方案。其次是基坑开挖与支护,根据设计要求和地质情况进行基坑开挖,并采取相应的支护措施,如钢支撑、土工布等,确保基坑的稳定。接着是地基处理,根据勘测结果选择适当的地基处理方法,例如土石方的加固与处理,以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最后是基础混凝土浇筑,根据设计方案浇筑混凝土,确保基础的均匀性和强度,同时加入钢筋以增强基础的承载能力。基础施工技术的实际应用要注重科学规划、精确勘测和细致施工,只有确保基础施工质量,才能为后续的建筑施工提供稳固可靠的基础,确保整个建筑工程的安全和稳定。

2.2钢筋工程施工技术

在当前大多数建筑物依旧使用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背景下,优化钢筋工程施工技术至关重要。施工团队可从以下方面入手。1)施工准备。应关注钢筋材料的准备和焊接施工环节。在准备钢筋工程材料时,散装材料可使用绑扎固定的形式,并将绑扎后的材料放置在安全位置。除此之外,也可选择将散装材料在钢架上进行固定绑扎的形式。在储存钢筋材料的过程中,为保证材料的质量和安全,可使用苫布进行覆盖。2)焊接准备。在焊接钢筋材料前,应预先进行焊接试验。试验过程需完全按既定的规范流程,确保每批钢筋的性能和质量均可获得有效检验。通常来说,钢筋材料的检验内容还涉及钢筋的力学性能,在进行此项试验时,可采用针对性抽样形式,以确保应用于工程中的钢筋材料质量。3)放样与下料。在钢筋工程施工前,还需对放样与下料作业进行有效控制,从而避免在钢筋材料焊接后,焊缝位置出现线性收缩情况。针对钢架梁出现的拱起问题,通过对放样与下料作业的有效控制,同样可大幅降低拱起情况的出现概率。在进行钢筋材料安装时,需与相关规范进行有机结合。并对安装后的效果进行抽查和检验。

2.3混凝土施工技术

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是一项关键的施工技术,用于将混凝土原材料进行浇筑、振捣和养护,形成建筑物的主体结构。其实际应用包含以下关键步骤:首先是原材料的准备。混凝土主要由水泥、砂、骨料和水等原材料组成。在施工前,需要准备好质量合格的原材料,并按照设计配比进行混合。其次是混凝土的浇筑。将混合好的混凝土倒入预先安装好的模板中,确保混凝土均匀地填充到整个施工区域,避免出现空洞和孔隙。接着是混凝土的振捣。通过振动器对混凝土进行振捣,以排除混凝土中的气泡,使混凝土更加紧密和坚固。然后是混凝土的养护。在混凝土浇筑和振捣完成后,需要进行适当的养护措施,保持混凝土的湿润状态,防止裂缝和表面缺陷的产生,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和质量。最后是混凝土的验收和检测。完成混凝土施工后,进行混凝土的验收和质量检测,确保混凝土达到设计要求和规范标准。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实际应用对建筑工程的质量和耐久性至关重要。科学合理的施工过程和严格的质量控制可以确保建筑物具有良好的结构性能,从而保障建筑工程的安全和稳定。

3建筑施工现场管理的有效策略

3.1制定合理的材料进场计划

在施工过程中,应保障施工材料的及时供给,此过程要求管理人员应安排材料的进场计划,并确保计划与施工方案、材料要求、组织计划相结合。同时,还需考虑到材料使用、周转等因素,以确保材料达到及时、高效的供应要求。在物料供给和使用期间,也要对物料的使用进行监督,以适应房屋建筑动态施工需求,避免出现材料问题影响实际项目进度或产生质量下降等不良问题。

3.2落实施工项目的质量管理

对于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而言,质量管理是核心所在。在开展质量管理过程中,可以将精益化理念有效落实,从而实现对施工质量的有效把控。在建筑工程中,往往会经历若干不同的施工阶段,每个施工阶段都存在差异,因此,施工质量管理应编制多元化方案,从多个角度落实施工质量管理。具体而言,在工程项目中,大型机械设备较为常见,为取得良好的质量控制效果,应在使用机械设备前对其参数进行有效控制,同时在施工过程中定期检测和维护施工机械与设备。此外,施工现场管理人员还应充分考虑施工场地周边设施、交通运输条件及气候因素等内容,建立完善的施工现场质量管理体系,预估施工期间可能产生的问题,并生成相应的解决措施,从而实现对问题的有效应对。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新时期建筑行业的发展速度逐渐加快,同时企业之间的竞争也更加激烈,建筑企业若想实现稳定的发展,就要在开展项目工程施工作业时及时规范施工技术、积极开展现场管理工作。对此,施工企业应深入了解项目工程常用的各项施工技术,积极开展优化工作,并进一步强化对施工现场的管理工作,从管理制度、施工准备等多个方面入手,全面落实各项管理措施,以此推动建筑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蔡小川.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探讨[J].住宅与房地产,2019,(22):214.

[2]赖忠楠.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探讨[J].绿色环保建材,2019,(05):163+166.DOI:10.16767/j.cnki.10-1213/tu.2019.05.120.

[3]梅红星.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现场施工管理思考研究[J].智能城市,2019,5(04):58-59.DOI:10.19301/j.cnki.zncs.2019.04.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