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消防监督及消防设施的配置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13
/ 2

建筑消防监督及消防设施的配置策略

聂震

萍乡市莲花县消防救援大队,江西 莲花337100

摘要:建筑消防设施作为一座建筑物的关键部件,它可以为建筑物的火灾灭火、人员的安全疏散提供良好的环境,对于保护建筑物,降低火灾带来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须要强化建筑物的消防设施设备的配备与监管,保证消防设施与设备处于良好状态,从而保证建筑物内的人身和财产的安全,提高消防安全工作的水平。本文通过对目前我国建筑消防设施设置和消防监管工作中出现的一些问题的分析,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建筑;消防设施配置;消防监督

随着建筑业的飞速发展,我国城市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高层建筑,其建设规模越来越大,其内外结构也越来越复杂,既能满足人民的日常生活需要,又给建筑的消防监管带来了很大的难度,所以,必须对建筑进行消防监管,确保各种消防设施能够合理地配置,减少在建筑使用期间的消防安全隐患,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1建筑消防监督及消防设施配置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建筑消防监管工作和消防设施配备存在着以下两个问题:一是施工单位缺少消防监督工作的重心,没有根据施工实际,制定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监理制度,致使施工过程中存在着很多的安全隐患。监理人员是消防监理工作的主要负责人,其业务素质对监理工作的质量有着很大的影响,但由于有些监理人员没有专业的消防知识,所以不能在施工过程中及时地发现施工现场的火灾隐患,同时,由于施工的防火设计和电气系统等原因,也有可能造成施工现场发生火灾。第二,对建筑物内的消防设施缺乏有效的维修和升级,在建筑内安置消防设施,就是为了在出现火灾灾情的开端阶段,设置的消防设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火灾的发展,这不但包括消防救援的设备,还包括消防通道、消防报警系统等,一旦消防设施出现了问题,就相应的影响到火灾过程中消防救援的时效性。在国内众多建筑中的消防设施的安置来看,绝大数的建筑物的消防设施都会在开始投入使用之前进行质量检查,但经过长期的使用,因为维修管理不善,设施的性能和质量都会降低,而且有些老房子没有安装先进的消防设施,造成了建筑物内的火灾隐患很大。

2强化建筑消防监督管理的措施

2.1从实际出发修订完善消防法规

在消防制度改革的过程中,各种消防法规都在进行着修改,在修改有关的法律规范时,要坚持以人为本,遵循以人为本的理念,将民众的利益与需要都充分地考虑进去,将消防工作的现实情况与经济发展状况相结合,对目前的消防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与缺陷进行补充与完善,让国家的消防法律、法规更好地满足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让人们的生命与财产得到更好的保护。

2.2组建专业化防火监督团队

在消防监管工作中,管理者的专业素质与专业素质将会对监管工作的质量产生重要的影响,所以要加强对管理人才的培养,在建立专业化的防火监督队伍时,要加强对员工的培训与考核,考核的内容除了要具有消防监督方面的专业知识之外,还要具有一定的法律常识,可以在监督工作中对各种问题进行有效的处理,合格的员工才能从事防火监督工作。在平时的工作中,要对消防设施进行定期的维修与检查,通过制订一套科学、切实可行的维修检查方案,确保各项消防设施都能够正常运行,这就需要监理人员具有很高的工作能力和工作经验,能够对消防设施存在的故障问题以及建筑物中的隐患做出正确的判断,所以,在实践过程中,要定期组织监督员对一段时期的工作情况进行总结与反思,找出工作中的优缺点,适时地调整下一步工作计划。

2.3提高火灾报警处理能力

在构建信息化的防火监管平台时,必须要与信息技术的应用规范相结合,构建出一套相关的预警系统与综合评价系统,将各种先进技术的运用优势充分利用起来,确保消防监管工作的顺利进行,从而达到对建筑物火灾的早期预警,减少火灾带来的损失。这种信息化系统在实际应用中有着巨大的优点,可以把可视化功能和火警报警系统有机地结合起来,当出现火警时,系统可以直接地显示出火灾的位置,并能按照建筑的用途,有效地监控防火逃生通道,并利用建筑内部的广播系统进行疏散。

2.4优化建筑消防技术

建筑防火设计是减少建筑物使用中的火灾隐患、提升建筑物安全的一项重要措施。首先,在设计时,要针对建筑物的特定使用需求,科学地分析消防体系,并制订合理的施工方案,防止由于施工问题而造成建筑物的火灾隐患;其次,要加强对建筑消防设计的审核,要有专门的人员,对消防设计图纸进行科学的分析,判定所涉及的内容是否满足了建筑消防方面的有关规定,同时要按照国家公布的工业条款对其进行严格的审核,以确保消防设计的内容具有高度的可行性。最后,在建筑工程竣工验收后,建设单位可请消防专家,对消防设计方案和施工方案进行审核,对设计方案中的不合理之处进行修改,以保证建筑投入使用后的安全。

3优化建筑消防设施配置的措施

3.1完善消防设施设备

大部分重大火灾都是因为现场缺少消防设施和设备,以及对初期火灾的处理不到位,从而使小火扩散为灾。良好的防火技术与设备,可以使火灾早期预警,阻止火势的发展,避免人员伤亡和财产的损失。因此,在建筑物内部,要加强对灭火器、火警报警系统、消火栓系统、疏散指示、应急照明等消防装备的配置和使用,实现预警、报警、处置的全方位保障。

3.2注重建筑安全疏散和排烟设计

根据统计,由火灾释放出的有毒气体是导致人类死亡的首要原因。在高层建筑中,由于外部保温材料、电梯井、楼梯间等竖向管道、孔洞等竖向管道、孔洞快速蔓延、蔓延,如果没有有效的防火装置和设备来防止火蔓延,不仅会影响到建筑物内的人员安全撤离,还会带来重大的经济和财产损失。所以,在进行高层建筑的设计时,必须重视防火、防火等方面的设计工作。此外,自然排烟技术经济、施工简便,是目前建筑中常用的自然排烟方式。很多高层建筑的楼梯间存在着很大的压力差异,这也是导致烟雾滞留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在设计过程中,要对排烟窗口的尺寸进行准确的计算,对排烟窗口的位置进行合理的规划,从而在发生火灾的时候,能够快速的打开,将燃烧产生的有毒和高温烟气排出,减少火灾隐患。

3.3配置应用衔接消防设施

现代建筑物的消防设备已由单纯的火警、消防栓向智能化、智能化方向发展。这种智能的控制系统,不但能够及时地检测到火灾,并且能够及时地向管理者提供报警信息,并且能够根据需要对消防设施的变化、故障、屏蔽、联动、报警等信息进行实时的监测,同时还能够向管理者提供实时的信息,使管理者能够对消防设施的运行状况进行远程、及时的掌握,并做出相应的决策部署,达到对消防系统进行远程监控和管理的目的。另外,为了保证其耐热、防火性能,采用更高的安全质量的设备布线,在减少火灾风险的同时,保障控制系统的安全性。

4结语

总的来说,消防监管工作和消防设备的配备是减少建筑使用中火灾风险,提高建筑使用安全的一种有效方法。考虑到当前监管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建筑管理者必须提高对消防监管工作的认识,构建信息化监管体系,成立专门的管理队伍,确保消防监管工作的质量。根据消防设施的布置,要制订一套科学、实用的设施维护管理计划,并加强物联网等信息技术的运用,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参考文献

[1]周宏骞.建筑消防设施存在问题、对策的法规性探析[J].湖南安全与防灾,2021(2):46-49.

[2]王利波.建筑防火监督及消防设施配置分析[J].工程技术研究,2020,5(19):223-224.

[3]栗欣.建筑防火监督及配置消防设施分析[J].消防界(电子版),2020,6(4):48.

[4]郑蕾.建筑的防火监督与配置消防设施探讨[J].消防界(电子版),2022,8(18):108-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