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阅读的有效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13
/ 2

深度阅读的有效策略

张全秀

福建省三明市泰宁县水南小学,福建省三明市354400

摘要:本文旨在探讨促进小学学生深度阅读教学的策略。基于此,接下来通过引入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激发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深入思考和理解。同时,教师应注重创造宽松和谐的阅读环境,为学生提供有趣和具有挑战性的阅读材料。

关键词:深度阅读;小学学生;教学策略;阅读兴趣;阅读能力;阅读环境

引言:阅读是学生获取知识、培养情感、提高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对学生的个人成长和学业发展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然而,在当今快节奏的社会中,学生们普遍存在阅读兴趣不高、阅读能力不足的问题。为此,为了培养学生的深度阅读能力,教师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策略和方法,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深入阅读,探索文学作品的内涵和价值。

一、开展角色扮演,激发阅读兴趣

角色扮演是一种富有创意、激发兴趣的教学方法,特别适用于开展小学语文深度阅读教学。通过扮演角色,学生们能够亲身体验文本的情境,深入理解人物的性格与情感,加深对文学的理解和感受。在这样的教学方式下,小学生们不再枯燥地面对课本,而是充满了兴趣和激情地投入到阅读中。只有真正激发学生对文学的热爱,学生才能在阅读中得到真正的启迪和成长[1]

例如《将相和》是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一篇经典课文,讲述了战国时期的廉颇和蔺相如之间的互动。这两位历史人物的形象鲜明,性格迥异,学生的对话和行动展示了智勇双全的将军风采。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这一课文,教师们引入了角色扮演的教学方法。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事先布置角色,将一部分学生安排扮演廉颇,另一部分学生则扮演蔺相如。扮演角色的学生需要认真阅读课文,了解角色的性格特点和所面临的困境。通过剧本的设计,学生将在课堂上扮演廉颇和蔺相如,进行对话和行动,模拟历史人物的情境。在角色扮演中,廉颇这个威武、勇敢的将军形象往往是学生们羡慕和向往的对象。学生们通过扮演廉颇,可以感受到将军的威严和责任,体会到学生面对困难时的智勇双全。而蔺相如这个聪明、机智的角色则提供了一种反差和对比,让学生们思考如何面对困境,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角色扮演,学生们不仅仅是在课本上阅读文字,而是真正地投身到故事情节中,与角色进行互动,理解故事背后的深层意义。角色扮演的教学方法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演能力,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学生对文学的兴趣。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学生们逐渐融入角色,与课文亲密接触,通过情感投入和实际行动,深入理解文本的内涵与情感。学生不再把课文看作是一堆无趣的字句,而是将之转化为真实的人物、真实的情节,使之活灵活现起来。

二、分层教学,提高阅读能力

分层教学是一种根据学生的能力和需求将学生分成不同层次,以实现个性化教学的方法。在语文教学中,分层教学可以帮助学生逐渐进行深入阅读,提高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2]

例如在讲解《富饶的西沙群岛》这篇课文时,可以先进行整体阅读。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一起读课文,让学生了解故事的大致情节和主要人物。通过整体阅读,学生可以初步感知到文章的基本内容和情感色彩。接下来,可以进行分段阅读。将课文分成若干段落,每段都有一个主题或一个事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逐段阅读,并进行讨论。可以提问学生关于每段的主要观点、细节以及字词的理解。通过分段阅读,学生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文章的结构和作者的写作意图。然后,可以进行重点解读。选取课文中的重点句子、重要词语或者是表达作者意图的语句进行解读。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这些语句的含义,分析作者用词的用意,以及语言的修辞手法。通过重点解读,学生可以进一步理解文章的深层含义和作者的写作技巧。除了上述的阅读教学方法,还可以通过细节追溯、情感分析等方法进行深度阅读的训练。细节追溯是指让学生回顾课文中的某些细节并找出相关的依据,以培养学生的细致观察和分析能力。情感分析是指让学生思考作者的情感表达,并尝试从中感知作者的思想和情感。这些方法可以让学生更全面地理解文章,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判断能力。

三、辅助多媒体,创造宽松和谐的阅读环境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促进学生的深度阅读一直是教师们努力探索和实践的重要课题。作为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教师们需要不断寻求新的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帮助学生在阅读中获得更多的乐趣和收获[3]

例如在讲解《开国大典》这一篇章时,如何辅助多媒体创造宽松和谐的阅读环境,将成为教学的关键。要营造宽松和谐的阅读环境,教师需要注重课堂氛围的构建。通过调整教室的布置和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可以使学生感受到学习是一种享受,而不是一种负担。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摆放一些与《开国大典》相关的图片、文献资料或文艺作品,以激发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好奇心,多媒体的辅助应用在教学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教师可以使用幻灯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的多媒体资源,将课文中的内容生动呈现给学生。例如,在讲解《开国大典》时,可以播放相关的历史纪录片,让学生通过观看影像,更加直观地了解这一历史事件的背景和意义。同时,教师还可以借助多媒体工具展示与课文相关的艺术作品和音乐,以扩展学生的思维和视野。另外,教师还可以设置互动环节,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阅读中来。例如,在课堂上可以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进行小组或全班讨论,并分享各自的见解和体验。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开国大典》中的重要人物、主题和情节,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思辨能力。

结束语;

总的来说,促进学生深度阅读教学是语文教育的重要任务,需要教师共同努力。为此,教师可以积极的通过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以及创造宽松和谐的阅读环境,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深度阅读能力。这不仅有益于学生个人的成长,也有助于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更加全面、深入地理解世界、思考问题。基于此,希望本文提到的策略能够对教师和家长们在小学语文教育中有所启发。

参考文献;

[1]银翼邦,王国金.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实施群文阅读的策略探究[J].学周刊,2021(9):63-64.

[2]万家珍.阅读关键能力培养的小学语文主题阅读教学探讨[J].中学生作文指导,2021(7):58.

[3]李国栋,夏盛油,吴周英姿,等.中小学语文阅读教学[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9,33(12):41.

【本文为教育部福建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2022年开放课题《“读思达”教学法视域下的小学语文深度阅读教学行动研究》研究成果(立项号:KCA2022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