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测绘在土地开发管理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13
/ 2

                  土地测绘在土地开发管理中的应用

                  夏银亮,

320924198906033417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升,推动了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对土地资源的开发与管理利用成为需要关注的重点问题。而土地测绘是对土地资源进行开发管理的重要环节,关系到土地开发的资源利用效率和整体规划合理性。充分利用土地测绘技术,对土地资源进行合理的规划利用,有助于提高土地开发质量,保障我国基础建设进程顺利推进。本文中主要对土地测绘技术在土地资源开发及管理中的作用进行探讨,并结合实际对土地测绘的应用进行总结,以期为土地管理部门提供参考资料。

关键词:土地测绘;土地开发;土地管理;应用

引言

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耕地较少,必须在发展中高度重视土地开发整理工作。为了改善人们的生活条件,在提高土地利用率的同时,要确保土地开发过程中各个环节顺利进行。实现土地开发整理的可持续发展,就要对土地开发整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我国的土地资源有限,应当充分挖掘土地资源优势,积极应对土地开发整理中的问题,开展有效的工作,确保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

1土地管理的内涵

土地管理是国家为调整土地关系、组织和监督土地的开发利用、保护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而采取的经济、技术、法律和行政的综合性措施。在我国土地管理的主体是各级政府的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及其公务员,客体是土地及土地利用中产生的人与人、人与地、地与地之间的关系,任务是维护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在正确调整土地关系的基础上,根据国民经济各部门以及农村经济组织内部各业(农、林、牧、工、渔)综合发展的需要,合理组织土地利用,不断改善土地生态环境,提高土地生产率,使有限的土地资源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服务。管理内容主要包括查清各类土地的数量、质量、分布和利用状况;进行土地登记、颁发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证书,以确认土地所有者、使用者的合法权益,巩固稳定土地使用的范围和秩序;调动土地经营者合理利用土地、投资改造土地的积极性;加强建设用地管理,严格控制非农建设占用耕地,依法办理建设征用划拨土地的审批、登记手续;检查、监督土地利用情况,查处有关违法案件,调解土地纠纷等。科学合理的土地管理不仅是粮食安全的保障,更是推进城镇化建设和维持社会和谐稳定的必要条件。

2土地开发整理中的问题

2.1土地资源管理效率低

在城市化建设进程中,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土地资源的利用,进行科学规划设计,合理配置土地资源,提升土地资源利用率。应加强土地资源的整体规划,实现对土地资源的合理化利用。土地规划不仅涉及经济理论,还影响我国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现阶段,我国土地规划管理质量不高。相关工作人员对土地规划管理的重视程度不足,专业能力不高,导致土地规划管理工作效率低,不利于最大化地利用土地,致使土地资源严重浪费。

2.2对关键点的测量认识不足

土地测绘工作的关键点主要包括标高、坡顶线、坡底线位置。在实际测量过程中,应当加强影响因素分析与探究,实现整体进步与发展。通过测绘图,既能对道路、沟渠等现状设施进行分析,也能详细反映林木种类、居民密度等信息。在完成测绘工作后,对高程和坐标进行深入分析,为工程发展和实施创造有利条件。但在实际测量过程中,由于特殊地势因素的影响,无法选择合理的关键点,导致测量获取的信息不够精细,网格线规划缺乏多样性,大小也不合理,对实际测绘结果造成不利影响。

2.3群众参与度与积极性不高

项目施工中,离不开群众的监督和支持。但在项目前期,多数群众不了解土地开发整理相关的工作内容和关键节点。项目完善需要开展群众座谈会,但在此过程中,群众往往处于被动方,如,项目的选址、用途和内容群众并不了解,导致在项目的实施环节中,群众没有办法实时起到监督和建议的作用,很多项目没有吸取群众的意见,盲目开展,效果并不理想。工程规划实施过程中项目的选址、覆盖范围及投资方向等方面,如果不听取群众的意见,不利于项目的长远发展。这种问题的出现,不仅是因为群众自身缺乏相关意识,更多是相关负责人在项目中规划重视群众利益,弱化群众的参与度,导致群众对参与土地规划和整理的积极性低下,不愿参与到土地规划整理工作中。在实施土地开发整理工作时,需要群众提供参考建议,并依靠群众的监督,才能保证项目顺利实施。

3解决土地开发整理问题的有效对策

3.1提高认识,强化监督

在实际工作中,农民对土地整理没有正确的认识,对土地资源开发整理存在一定的抵触情绪。政府应当加大宣传力度,从各个渠道为农民宣传土地整理的好处。为了保证工作顺利进行,在土地开发整理工作开始之前,应该在相关地域设立相关信息的公告牌。可以邀请农民监督相关工作,防止一些管理人员乘机为个人谋取利益或者贪污受贿。农民可以向管理部门提出建议,使工作更顺利地完成。

3.2 利用土地测绘不仅能够提高决策的准确性,还能够有效节约土地开发成本

根据土地测绘技术获得的相关信息,有关部门能够在开发过程中进行资金的合理分配。土地开发是一项耗资巨大的工程项目,如果能够在项目初期进行资金的合理预算,在运行过程中就能够有效避免不必要的支出及资金损耗 。结合土地测绘技术进行项目方案制定,能够使得项目方案更贴合实际情况,避免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出现较大问题。

3.4在环境保护、灾害救援中运用土地测绘技术制定保护方案

我国工业化进程发展迅速,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难以避免地造成了土地的破坏。但政府和人民都已经认识到“绿水青山才是金山银山”,修复受破坏的自然环境、保护生态资源也成为目前国家重点关注的任务。而利用土地测绘技术对受到破坏的土地进行勘测,并在结合实际测绘的数据后制定保护方案,能够更加科学、更加全面帮助土地资源恢复。在掌握详尽的土地信息后,面对自然灾害等突发情况,能够结合历史勘测数据和实时勘测信息,快速制定灾害救援方案,提高救援效率。借助测绘数据技术,能够在环境保护及灾害救援等实际应用过程中,提高效率,节约成本。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土地测绘技术不断改革创新,在我国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以及土地资源保护等方面都发挥着价值,对促进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3.4以人为本,加大人才培养

在土地开发整理过程中,应把群众放在第一位。因为土地整理开发的最终目的,就是帮助农民群众解决土地问题,服务基层群众。实际过程中,要对群众耐心地做疏导工作,加强思想意识的培养。首先,可以引入专业技术能力较强、素质过硬的工作人员。其次,定期开展培训,组织专业人员进行业务学习,聘请相关专业人员讲解土地开发整理的基础知识,并加强对相关人员的意识引导,定期举行政策法规的培训。最后,可以组织专业人员及时去项目现场考察,实地学习,总结经验。确保工作人员全面了解土地开发整理工作的各个环节,进一步提升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

3.5完善管理体系

根据土地资源管理工作的实际需求和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有针对性地完善土地资源管理体系,制定科学合理的土地资源管理制度并将其落实到位,确保土地资源管理工作的开展有章可循。不断优化土地资源管理模式,基于生态文明建设促使土地资源管理工作的现代化、信息化发展,在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水平的同时实现对土地资源的长效监管。

结语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土地资源对经济发展及社会进步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合理运用土地测绘技术能够有效提高土地开发管理效率,提高土地资源分配决策准确性,对提升我国土地资源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GPS技术、遥感技术等新兴技术已经逐渐融入到测绘技术中,为提高土地测绘技术的实用性及运用效果做出巨大贡献。为了确保我国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应当不断加强对土地测绘技术的提升和创新,并提高土地测绘技术人员的专业素养,提升土地资源开发的科学性、有效性,为保障我国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滕春明,赵海波.地籍测绘在土地资源管理中的影响及其应用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9(15):119.

[2]崔丽红.浅析地籍测绘在土地管理中的应用与进一步发展的建议[J].山西农经,2015(10):118-119.

[3]王华东,李刚.土地开发整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35):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