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一一浅谈小学中年段研学中的修身与立德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12
/ 2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一一浅谈小学中年段研学中的修身与立德

郑芳

都匀市第六完全小学558000

【摘要】在中国的古老智慧中,“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一种完善人格、丰富知识、增长见识的有效途径。对于小学中年段的学生们来说,研学活动正是他们修身立德、开阔视野的重要时刻。阅读是获取知识的最重要途径之一。对于学生们来说,阅读能够帮助他们打开新世界的大门,丰富他们的内心世界,提高他们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通过阅读,学生们可以接触到各种人物、思想和文化,从而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培养出更为开阔的视野。

【关键词】小学中年级;研学;修身;立德

一、研学活动开展的意义

研学活动是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们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在小学中年段,通过研学活动实施修身与立德措施,旨在帮助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他们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修身与立德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对于学生们的人格形成和品德塑造具有深远影响。在研学活动中,注重修身与立德的培养,有助于提高学生们的思想境界,使他们具备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为其未来的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小学中年段研学中修身与立德的培养策略

(一)不断创新研学内容

在研学活动中,修身与立德的目标主要围绕培养学生的品质、提升能力等方面展开。具体而言,目标包括:培养学生的诚实守信、尊重他人、关爱生命等品质;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如自律、勤奋等;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意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为其未来的成长奠定坚实的道德基础。为了实现修身与立德的目标,需要对研学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结合实际情况和需求可以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课题或项目,如环保、公益、传统文化等,通过多样化的形式如实地考察、实践操作、互动交流等,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同时,应注重创新,与时俱进地引入新的元素和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教师还可以将研学内容与教材相结合,可以在日常教育活动中更好地体现修身与立德的价值观念。例如,在学习地理知识时,引入当地的民俗文化和社会现象,让学生们在了解地理知识的同时,也感受到文化的魅力。

(二)积极组织实践活动

修身与立德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对于学生们的人格形成和品德塑造具有深远影响。在研学活动中,注重修身与立德的培养有助于提高学生们的思想境界,使他们具备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为其未来的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实践活动是实现修身与立德目标的重要途径。策划并执行各类实践活动,如志愿服务、社会调查、小组合作等,能够让学生在亲身参与中感受和体验。在实践活动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体验感悟和反思改进。通过实践活动,学生可以在实践中学习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如何面对挑战和困难,从而提升自己的品质和能力。在研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结合小学中年段学生的特点,通过阅读和行走来培养学生们的品行、习惯和情操。例如,通过阅读历史故事,让学生们理解什么是诚实、勇敢和善良:通过行走在自然中,让学生们学会尊重生命、保护环境。

(三)教师要积极引导

教师在研学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引导角色。为了促进学生自主成长,教师需要采取有效的引导策略。教师应当在研学过程中注重启发学生的思考,引导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同时,教师应当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言行影响和感染学生,培养他们的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在引导过程中,教师还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鼓励他们尝试新事物和探索未知领域。比如,在研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们走进当地的博物馆。通过观看历史文物和听取讲解,学生们不仅可以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更在亲身体验中感受到了历史的厚重和文化的博大精深。这次活动让学生们明白了学习不只是为了考试,更是为了增长见识、提高自身素质。

(四)家庭、学校与社会协作机制

当前,一些学校在开展研学活动时存在重知识轻品德的问题,导致修身与立德教育流于形式。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学校应当调整研学目标,将修身与立德教育纳入其中,并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和评估标准。通过改进策略的实施,预期能够提高教师和家长对修身与立德教育的重视程度,促进学生们的全面发展。家庭、学校和社会在修身与立德教育中都扮演着重要角色。家庭是学生成长的第一个课堂,家长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和行为习惯,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学校是学生接受系统教育的场所,应当注重德育教育,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培养。社会应当提供良好的环境和资源,支持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只有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努力,才能有效地推进修身与立德教育。

(五)教学效果评价与反馈

为了了解学生在研学活动中的收益,需要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评价方式应当多样化,包括观察、问卷调查、成果展示等。通过评价学生的表现和进步情况,可以发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并以此为依据调整优化策略措施。同时,评价结果也可以激励学生继续努力提升自己的品质和能力。在评价过程中,还应当注重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行为和表现,促进其自主成长和发展。

三、结语

通过研学活动提升小学中年段学生的德行品质和提高整体素质是教育工作的重要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明确修身与立德的重要性,设定清晰的目标,进行有针对性的内容设计和实践活动组织。同时,教师需要采取有效的引导策略,家庭、学校和社会也需要共同努力。最后,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并对结果进行反馈和调整是保障教育效果的关键。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地推进小学中年段学生的修身与立德教育,为其未来的成长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陈生银. 论运用研学旅行落实立德树人任务的途径[J]. 学周刊,2022(13):181-183.

[2] 张晨侬. 小学德育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 华夏教师,2023(3):8-10.

[3] 雷桂春. 如何在研学实践教育课程中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J]. 新课程·下旬,2019(1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