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生:营造医疗建筑的综合服务驿站——北京协和医学院天津医院生活附属区一期项目设计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12
/ 2

共生:营造医疗建筑的综合服务驿站——北京协和医学院天津医院生活附属区一期项目设计思考

刘亚哲

天津大学建筑设计规划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天津市300073

摘要:医疗行业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人口老龄化、疾病谱的变化以及医疗技术的进步,对医疗服务的需求和质量要求不断提高。北京协和医学院天津医院生活附属区一期项目贯彻“低碳、生态、智慧”的理念,在规划设计上将附属区的建设“融入”合作示范区及协和医学院天津医院的脉络中去,体现附属区与合作示范区及协和医学院天津医院是“共生”关系。 营造医疗建筑的综合服务驿站,为整个医疗科技城做好配套功能。因此,医疗建筑的生活附属区对于整个医疗科技城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环节。

关键词:医疗建筑;建筑设计;共生;服务驿站;

  1. 项目概况

北京协和医学院天津医院生活附属区一期项目,项目位于合作示范区中东部,紧邻在建北京协和医学院天津医院,本项目总建筑面积81759m2,地上建筑面积61839m2,地下建筑面积19920m2。其中医疗科技园14589m2、医学交流中心19180m2、服务驿站9150m2、医师之家9150m2、附属商业配套区9560m2,地下车库建筑面积20130m2,其中地上出入口建筑面积210m2,地下部分建筑面积19920m2(含人防面积9280m2)。

  1. 北京协和医学院天津医院生活附属区项目情况

北京协和医学院天津医院生活附属区位于团泊湖西岸,从区域整体产业布局看,北侧活力片区集中体育、居住、商业,中间医教片区集中学校、医疗、康养,南侧创新片区集中研发、制造等生产产业。

本期附属区建设内容主要包括:医疗科技园、医师之家、服务驿站、医学交流中心、附属商业配套区等,主要为附近的医师、患者及其家属提供生活服务。

(1)医疗科技园

本项目位于中日(天津)健康产业发展合作示范区之内,合作示范区以“健康产业创新区”、“健康生活先行区”、“国际合作示范区”为发展目标,积极主动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和健康中国重大国家战略,充分发挥自身国家级健康产业平台优势,大力培育园区创新能力、产出能力、服务能力,全力打造国际一流的健康产业发展新样板。

(2)医师之家

北京协和医学院天津医院预计配置护理人员480人、医师129人、医技人员83人,行政管理人员93人,共计785人。因大部分人员由北京院区迁来,为方便工作,需要在新医区附近有临时住所。

(3)服务驿站

本项目服务驿站以试运营阶段住所需求为建设目标,设计140套左右标准间,单户建筑面积65m2左右,每间可居住1-2人,服务驿站建筑面积9150m2

(4)医学交流中心

功能设置:住宿、餐饮、健身等。

医学交流中心拟提供200套客房,并包含餐饮、健身等功能空间,建筑面积为19180m2

(5)附属商业配套区

为配合北京协和医学院天津医院运营,满足医护人员及病患家属生活需求,需要在本项目配置便民商业设施。从有效激活商业和回收投资的角度考虑,在周边地块开发程度不高的情况下,两层形式的商业拥有较好的盈利。本项目拟建配套商业9560m2

(6)地下车库

地下根据用地面积和规划退线要求,并考虑人防、设备用房和交通核所占用的空间,地下室可放置357辆机动车,地面停车规划不少于7辆;非机动车位全部停置于地上;地下机动车位按40m2/个计算,需要地下停车库14280m2

(7)设备用房

设备用房包括给水泵房、中水泵房、消防水泵房及空调机房等,面积需求2500m2

  1. 总平面布置原则及规划理念

(1)本项目设计中重点贯彻“低碳、生态、智慧”的理念,同时结合项目自身特点。在规划设计上将附属区的建设“融入”合作示范区及协和医学院天津医院的脉络中去,体现附属区与合作示范区及协和医学院天津医院是“共生”关系。    

(2)附属区的规划形态和结构。在规划形态和结构上,将附属区结构脉络融入城市空间结构中,并且在附属区中注入“生态和智慧”的基因,使得建筑空间舒适和景观宜人,体现合作示范区的整体风貌。   

(3)整体规划:将附属区规划为一个有机整体,将整个建筑群结合起来,形成合理的功能布局,强调建筑单体与景观庭院之间的融合和渗透。

(4)规划理念

合理分区,充分发挥建筑的使用功能。

遵从自然,以人为本,创造和谐的空间环境。

交通顺捷,创造井然有序的交通环境。

  1. 总体布局设计

从区域整体产业布局看,本地块所在的医教片区集医学高校集群、三甲医院集群和相关配套产业集群于一体,着力打造现代国际医学城。

项目整体分区明确,地块北侧为办公区与市政配套区,地块西侧为配套商业区,地块东侧、南侧为配套住宿区,各分区之间互为独立的同时又联系紧密。

配套商业区位于地块西侧,由南至北袋装布置,形成了独立成熟的商业街区,与地块西侧协和医学院天津医院联系紧密,可方便快捷地满足其商业配套需求。同时设置二层平台,可与东侧住宿区域形成直接联通,使商业区与住宿区形成有效互动,提升彼此的商业价值。

配套住宿区则位于地块东南一侧,由南至北成点状布置了医学交流中心、医师之家、服务驿站,为协和医学院天津医院及合作示范区周边地块提供会议、餐饮、住宿功能,各建筑单体功能互为独立,同时又通过庭院景观串联起来。

景观设计是附属区整体设计中的重要环节,是和外部活动空间及内部建筑空间密切相关的。设计中强调乡土植物的种植比例,形成草地和高大乔木的立体景观绿化体系。同时,结合附属区固有的人文景观,共同营造充满生态气息的新时代园区。广场、内街、内部庭院等各种景观小品为使用者提供了一个舒适幽美的园区环境,加强人与自然的对话。

图1  总平面图

5.建筑立面设计

建筑的立面设计,秉承了现代表现手法,而又内涵历史传统之精髓的设计理念,力求造型简洁不浮夸,局部用以传统符号元素以作点睛。建筑立面整体通过强烈的虚实对比,使简洁的型体空间更丰富,光影因时间的变化而使建筑更具诗意。

在建筑立面造型上,根据建筑单体的性质、所处环境、历史文脉等因素,采用简洁的线条、明快的色彩、简单的构件,使附属区建筑材质、颜色与西侧协和医学院天津医院相呼应相协调,同时风格简洁、大方、活泼,以适度的体量、简洁的造型、明快的色彩,体现附属区的建筑特色。附属区在整体立面设计上考虑与周边城市建筑的和谐统一,在整体风格上保持特色又与周边环境浑然一体。

图2 鸟瞰图

6.建筑节能

(1)利用建筑群布置的方式,有利于夏季通风,避开冬季主导风向,日照间距满足城市规划规范要求;

(2)主建筑墙面尽可能避免使用玻璃幕墙和大面积窗;

(3)采用新型墙体材料,如现有生产条件已较成熟的页岩烧结多孔砖,减少对粘土的消耗;采用环保涂料;

结 语:

医疗项目规划与建筑设计是一个复杂而关键的过程,它直接影响着医疗机构的运营效率、患者和医护人员的舒适度以及医疗服务的质量。通过合理的规划和设计,营造医疗建筑的综合服务驿站,可以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环境。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需要继续关注医疗项目规划与建筑设计的发展趋势,不断改进和创新,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医疗需求和技术进步,为人们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参考文献:

[1]赖伟刚.现代医疗建筑设计探索与实践——以潮州市中心医院易地新建项目(首期)为例[J]. 住宅产业,2022.

[2]荀巍,王婉馨.精细化医院设计——医院改扩建的设计策略[J].当代建筑,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