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境吉隆县农业气象灾害影响及防灾减灾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12
/ 2

边境吉隆县农业气象灾害影响及防灾减灾措施

次珠

(西藏日喀则市吉隆县气象局  857000)

摘要:近些年来,随着气候变化加剧,由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越来越不容忽视,基于此,本文重点分析了边境吉隆县农业气象灾害及对农业的影响,并提出了防灾减灾措施,有效防御气象灾害。

关键词:吉隆县;农业气象灾害;影响;防灾减灾;

引言:

吉隆县位于西藏日喀则市西南部,东连聂拉木县,北邻萨嘎县,南面和西面接尼泊尔,边境线长162公里,是中国重要的边境县域之一;其地理位置为东经84°61′~86°09′,北纬28°16′~29°18′,县城海拔4114米,最低海拔2798米(吉隆镇),最高海拔5236米(孔塘拉姆山)。地处喜马拉雅山系中断与冈低斯山系中断之间,全境由喜马拉雅山脉分隔为南坡与北坡两部分,地势北高南低。北坡属雅鲁藏布江上游河谷区,山峰较平缓,有开阔的草原;南坡属高山峡谷区,山高坡陡,地势险峻,许多山峰在6000米以上,终年积雪。

全县国土面积 9300km²,辖区6个乡镇,38个行政村,全县总人口17720 人。

农作物品种有青棵、冬小麦、春小麦、豆类、玉米、养麦、土旦、油菜、蔬菜等。复杂的地理环境和特殊的气候条件使得吉隆县干旱、风沙、霜灾、雹灾、雪灾等气象灾害频繁发生,给当地的农业生产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基于此,本文对边境吉隆县农业气象灾害的影响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防灾减灾措施,对吉隆县农业生产的顺利开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1.吉隆县气候概况

吉隆县城属于高原温带半干旱季风气候区,日照较充足,太阳辐射强,夏季温和湿润;冬季寒冷干燥,多大风天气。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吉隆县有着“一山呈四季、十里不同天”的自然景观,因复杂多样的地形和较大的海拔落差,位于喜马拉雅山南翼的吉隆镇、萨勒乡、贡当乡南部属于亚热带山地季风气候区,年降水量1000mm左右,年平均气温 12℃左右;位于喜马拉雅北坡的吉隆县城、折巴乡、差那乡和贡当乡北部属于高原半干旱气候区,吉隆县城年平均气温3.3℃,极端最高气温24.3℃,极端最低气温-19.4℃,大于0℃积温高于1800℃·d,年降水量497.7mm,年日照时数3231.9h,年平均气压617.3hpa,年平均相对湿度54.2%,年平均风速2.5m/s,最多方向为西南风。

1.1日照时数

吉隆县城年日照时数为3231.9h,图1可见,月平均日照时数在2990h以上,日照时数月变化幅度不大,整年日照时数较高。

图1.吉隆县城日照时数月际变化

1.2平均气温

吉隆县城年平均气温为3.3℃,从图2可见,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12.5℃,最冷月(12月)-6.6℃,气温年较差19.1℃;最热月平均最高气温14.2℃,最冷月最低气温-29.1℃。

图2.吉隆县城月平均气温、平均最高(最低)气温的变化

1.3降水量

吉隆县城年降水量为497.7mm,图3可见, 7月降水量最多为161.7mm;3月降水量最少为0.3mm。降水主要集中在5-9月,为433.1mm,约占年降水量的87%;冬季降水量38.2mm。约占年降水量的7.7%。

图3.吉隆县城月降水量变化

2.吉隆县常见气象灾害

吉隆县主要有强降水、雪灾、干旱、大风等气象灾害

2.1干旱灾害
  干旱灾害主要分布于吉隆镇、差那乡、折巴乡北部和宗嘎镇长期少雨或无雨,使空气、土壤中水分严重缺乏的气象灾害,长期没有降水或者是降水少于往年,导致土壤水分缺乏、空气干燥,农作物体内水分不足,这种情况在冬春季节尤为常见。旱灾可导致土壤干旱缺水,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和发育,并造成农作物减产甚至绝收,影响农业产量和农民的收入。干旱也导致植被枯萎,土地退化,影响生态环境的平衡,加剧土地沙漠化和草原退化的问题。

2.2大风灾害

吉隆县大风天气较为频繁,主要位于吉隆县南部,包括吉隆镇西南部、萨勒乡北部和东南部、差那乡东南部,主要集中在每年的4~5月份,不仅严重影响了群众的日常生产生活,大风灾害对吉隆县农作物风险性等级较高。春季若遭遇大风天气,将导致农作物种子暴露于地面上,这不仅可能降低作物的出苗成功率,严重时还需要重新播种。此外,这种天气状况还会推迟春耕的播种时间,并可能破坏农田的表层土壤。风沙可能导致农作物倒伏或折断,影响作物的生长和产量。还会扰动土壤,导致土壤风化和侵蚀,降低土壤肥力。吉隆县个别高海拔乡镇常年出现大风天气,造成房屋受灾,牲畜死亡等灾害

2.3霜冻灾害
  吉隆县日最低气温≤0°C霜冻的平均初日为 9 月15日,平均终日为 6 月1日。日最低气温≤-2.0°C霜冻的平均初日为 10 月 22 日,平均终日为 5 月 19 日,平均霜冻期为 246d。霜冻现象会引起农作物生长环境的温度降低,从而直接影响作物的正常发育。当霜冻降临时,空气中的温度也随之下降,这可能导致植物体内结冰,特别是对那些抗寒能力较弱的作物造成更大的影响。在夜晚气温急剧降温的情况下,幼苗可能会因此而死亡。

2.4冰雹灾害
  冰雹主要分布于吉隆县南部,包括吉隆镇、萨勒乡、宗嘎镇南部和贡当乡南部,冰雹天天直接决定了其对作物的影响程度。冰雹轻重和尺寸差异,使得它们对作物的危害有所不同;而持续较长时间的冰雹,其危害性也会随之增加。冰雹打击可能破坏牧草,影响牧草的生长和发育,降低牲畜的食物来源。冰雹也可能对牲畜造成伤害,进而影响农牧产品的质量和产量。

2.5雪灾

由于地域地形的原因,吉隆县属于西藏自治区雪灾次高风险区,雪灾发生频率为 17%,主要分布于吉隆县中部,包括宗嘎镇周边、折巴乡南部、 贡当乡、萨勒乡等地,当降雪天气持续时间较长,露天的农作物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大雪可能导致农田积雪覆盖,影响农作物的正常生长和发育,甚至导致作物受损或减产。

2.6雷电灾害

    雷电灾害主要分布在吉隆镇、宗嘎镇、差那 乡和萨勒乡南部,雷电活动呈现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6-8月是雷电高发期。从发生时间来看,午后和傍晚是雷电高发时段,13-21时是雷电出现的集中时段,15-17时最突出

3.吉隆县气象防灾减灾措施

3.1积极构建农业气象灾害防御体系

建立完善的气象监测预警系统,包括气象雷达、卫星遥感、气象测站等设施,及时监测和预警气象灾害,提高预警准确性和覆盖范围。积极组织教育培训活动,定期组织气象服务人员参加专业技能知识培训,既能够提升工作人员气象灾害预警服务能力,还能实现气象信息服务质量的显著提升。除此之外,还要积极引进与更新为了有效应对干旱、冰雹等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我们正在加强和完善人工影响天气的基础设施,并增加在这一领域的投资。通过利用适宜的天气条件,及时实施人工增雨和人工防雹作业,旨在减轻这些气象灾害对农业的影响。

3.2提高气象监测和预警的准确性
  近年来,我国在现代化气象设施的建设上取得了显著进展,但在利用这些现代化设备、技术和资料方面仍有提升空间。加强对新型探测数据的应用和分析,能够有效提高天气预报的精确度。例如,新一代气象卫星、雷达、气象站、全球定位系统、风廓线仪和定位仪等的应用,为天气预报提供了更多的观测信息。多角度的数据为气象预报提供了更多的判断依据,从而提高了预测的精度。

3.3 加大气象防灾减灾宣传力度及气象灾害的预警手段

县气象局可制作海报、手册、宣传册等形式的宣传资料,深入大街小巷开展宣传活动,通过悬挂横幅、走村入户、张贴宣传海报等多种形式开展宣传工作,向公众介绍气象灾害的种类、预防方法和应对措施,让更多的群众了解气象防灾减灾的重要意义,提高灾害防御的积极性。制作生动有趣的宣传视频,通过抖音、快手、微信等新媒体平台发布相关信息,包括气象灾害的预警、防范知识和救援信息,增加公众的关注度。组织气象防灾减灾知识讲座、应急演练等活动,提高公众对灾害的认识和预防意识。与政府部门、学校、社区组织等合作,共同开展气象防灾减灾宣传活动,形成合力。

参考文献

[1] 格桑卓玛,强巴曲珍.吉隆县农业气象服务现状与发展趋势[J].农家科技, 2019.

[2] 普布多吉,格桑卓玛,旦增顿珠,等.西藏吉隆沟气候资源特点及农业生产影响分析[J].农业灾害研究, 2023, 13(6):87-90.

[3] 刘玲,沙奕卓,白月明.中国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区域分布与减灾对策[J].自然灾害学报, 2003, 12(2):6.DOI:10.3969/j.issn.1004-4574.2003.02.016.

[5] 罗晓玲,杨梅,李岩瑛,等.河西走廊东部农业气象灾害变化特征及对现代农业发展的影响分析[J].江西农业学报, 2023, 35(4):105-112.

[6] 张明雪.农业气象服务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的建设与完善[J].新农业, 2022(7):1.

[7] 祁卓平.农业气象灾害远程智能预警系统设计[J].农业工程, 2022(004):012.

[8] 高联策.农业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技术及其应用[J].农业科学, 2022, 5(4):37-39.DOI:10.12238/as.v5i4.2180.

作者简介:次珠(1996.07),女,藏族,西藏拉萨林周人,本科,助理工程师,从事气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