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教学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应用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11
/ 2

小学音乐教学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应用探讨

刘尚京

乌鲁木齐火炬学校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63

摘要:本文探讨了小学音乐教学中应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意义、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表明,奥尔夫教学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音乐能力和兴趣,但在具体应用中,教师使用不规范,评价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制约了其效果。因此,需要加强教师培训,构建科学的评价体系,不断推进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应用。

关键词: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小学;音乐教学

引言: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是当下小学音乐教学的主流方法之一,它强调快乐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能力。本文拟对小学音乐教学中应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情况进行分析,以期能提出改进对策。

一、小学音乐教学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应用意义

(一)培养学生音乐能力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注重通过直观的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音乐能力,如识谱能力、演奏能力、创作能力等。教学过程以游戏、舞蹈等形式训练学生的节奏感、音准能力等,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音乐技能。这比传统教学更能激发学生的音乐潜能。具体来说,奥尔夫教学法会设置一些富有创意的音乐游戏,如识谱字母接龙游戏、旋律填空游戏等,以趣味形式增强学生的音乐基础知识[1]。还会组织学生进行乐器演奏、合作创作等活动,在游戏互动中提高学生的音乐演奏和创作能力。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奥尔夫教学法强调快乐学习,教学过程富有趣味性。学生通过游戏舞蹈来学习音乐知识,充分发挥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激发学习兴趣。这种情境化的教学,也更贴近学生生活,容易引起学生积极性。例如,老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火车遇障”游戏,学生随着音乐节奏变化做不同动作,在游戏中体会音乐节奏;或者让学生创编音乐舞蹈,自由发挥,在动中学音乐。这种趣味性学习能激发孩子的参与热情[2]

(三)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奥尔夫教学法不仅培养音乐技能,也注重提升学生的身体协调能力、社交能力、创新能力等。组合动作,合作创作都对学生其他能力有所提高。学生也在快乐学习中得到全面的发展。例如,音乐游戏需要团队合作,能增进学生的社交能力;创编音乐舞蹈需要发挥想象力,可拓展学生的创新能力。正是奥尔夫教学法的综合性,促使学生在音乐学习中得到更全面和谐的发展。

二、小学音乐教学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使用不规范

首先,一些教师过度强调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游戏性和趣味性,在课堂上组织太多的音乐游戏活动,而忽视了音乐知识和技能的系统学习。音乐课堂不能仅仅停留在玩乐器、唱歌跳舞的层面,教师还需引导学生逐步建立起音乐知识体系,掌握一定的音乐技能。其次,也有一些教师误解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自主学习原则。他们允许学生随意地自由表演和创作,课堂缺乏必要的教学环节和组织。这很容易导致学生学习效果不佳,也不利于学生音乐能力的递进提高。教师需要在遵循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指导思想的同时,合理设计教学内容和环节,既让学生自己探索,也给予必要的指导。

(二)评价体系不完善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强调利用各种音乐活动来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评价重在检验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和音乐表现能力。但是,我国小学音乐教学在采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同时,评价体系仍然存在一定问题。第一,评价方式单一,大多停留在知识考试层面,很少采用鉴赏、表演等能力性评价。这与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强调的能力培养目标不相符合。第二,评价标准模糊,主要看主观感受,缺乏客观的评判依据和详细的评分细则。第三,评价内容狭窄,仅关注部分音乐技能,较少考察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音乐表达能力等。

(三)教学资源短缺

第一,音乐设备不足。许多学校没有专门的音乐教室,音乐课要在普通教室里上,各类乐器数量不足,无法满足每个学生都有机会手持乐器进行演奏的需要。第二,多媒体教学资源缺乏。现代信息技术为音乐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但是部分小学由于经费限制,不能充分使用多媒体手段来辅助音乐教学。第三,音乐素材匮乏。一些学校音乐教材更新不及时,现代流行音乐、儿歌等素材不足,使课堂音乐资源单一枯燥。

三、小学音乐教学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应用对策

(一)加强教师培训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源于奥尔夫的音乐教育思想,因此培训首先要让教师深入理解奥尔夫的音乐教育理念。奥尔夫强调"用音乐培养音乐",即通过亲身参与音乐活动来学习音乐,培养审美力和创造力。要让教师认识到这一理念的核心是尊重学生、关注学生的兴趣和需求,以学生为中心组织教学。仅有理念认识还不够,教师还需掌握奥尔夫音乐教学的具体技能。包括: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发现音乐规律;因材施教,满足不同层次学生需求;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欢乐中学习;合理运用多种感知方式等。可以采取理论讲解、示范教学、模拟实践等形式,帮助教师牢牢掌握奥尔夫教学技巧。理论和技能的掌握需要通过实践来检验和巩固。音乐教研组可以定期组织教师到别校或相互之间听评课,观摩优秀奥尔夫课例。学校也可以聘请奥尔夫音乐教育专家为教师提供现场指导。教师还可以互相观摩、评议,共同提高。

(二)构建科学的评价体系

过程性评价是奥尔夫教学评价的重点。包括评价学生参与音乐活动的热情程度、合作互助的表现、创造性的发挥等,体现学习过程的重要价值。过程评价需要教师随时观察记录,定期小结,全面把握学生的学习状况。评价主体不应仅限于教师,还应引入同伴互评和学生自评环节。同伴互评有利于学生相互监督、相互启发;自评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省能力。多元评价主体能给出更为全面的评价结果。除了传统的纸笔测试,奥尔夫音乐教学还可采取音乐展示、学习档案袋、自我评价报告等多种方式进行评价,引导学生全面发展。例如让学生录制音乐朗读或音乐创作的音视频,便于对口音、节奏等加以评价。

(三)丰富教学资源

校园音乐环境是一种无声的育人资源。可以在校园广播定期播放优美动听的音乐作品;在教室、走廊等设置音乐专区,陈列音乐主题装饰;利用庭院、操场等设置音乐雕塑、乐器互动区等,形成浓厚的音乐氛围,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音乐兴趣。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是实施奥尔夫音乐教学的有力支撑。教师可以开发音乐微课、音乐游戏、音乐动画等多媒体资源。也可以搜集当代流行音乐、民族音乐等作品,并创作相应的教学素材。多种形式的音乐体验活动,不仅能激发学习兴趣,也有利于培养审美力。音乐不应局限于课堂,学生应当在丰富的实践中感受音乐魅力。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走进乐团、音乐厅观摩学习;走进社区、福利院开展室内外音乐表演;开展校园音乐节、音乐剧社团等。这些活动有助于让学生在互动中主动学习、乐于创造音乐。

结语: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应用需要教师、学校和社会各方面努力,以发挥其应有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徐婧婧.国际三大音乐教学法背景下的小学音乐课堂形式的多样化[J].读与写(上旬),2022(2):0031-0032.

[2]王迎.刍议奥尔夫教学法在小学音乐课中的运用[J].学苑教育,2023(23):9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