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市营运资本管理优化研究——以生鲜产品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11
/ 2

超市营运资本管理优化研究——以生鲜产品为例

李洋

礼阁仕(无锡)商贸有限公司 江苏无锡 214000

摘要:营运资本是公司在特定时间内所拥有并用于流动资本的一种货币。在经济全球化、网络化的今天,企业营运资本管理变得越来越复杂,市场竞争也越来越激烈。而生鲜产品又是超市日常运作中最为关键的环节,其管理的好坏将直接关系到超市的营运与发展。为此,论文以A超市为案例,对其生鲜产品经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并对其成因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超市;营运资本;生鲜产品

1A超市简介

A超市始建于1998年,是一家以新鲜食品为主要业务的大型连锁超市,目前已在国内开设了300多家分店。在2016年之前,A超市一直沿用着传统的营运资本管理模式,主要是通过短期借款和长期借款来筹措营运资本。然而,受2016年国家金融市场调控政策的影响,A超市的经营环境变得越来越差,各种财务数据都有了明显的下滑,公司的营运资本也在持续下降。由于该公司的流动资本较低,风险较小,所以银行更愿意向其发放长期贷款。在这样的大环境下,A超市的经营资本持续增长。2017年,公司的销售额已接近300亿元。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对其营运资本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其进行了更好的管理。

2生鲜超市供应链营运资本管理存在的问题

2.1供应商合作关系不稳定影响上游采购营运资本

A超市的采购周转资本过多,是由于对供应商的控制不足,没有和上游的供应商形成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A超市采取的是传统的采购方式,通过中小规模的批发市场作为中介,集中采购。尽管在中间商的帮助下,能够高效地进行大规模多品种的集中采购,从而减少了超市自己选择商品的时间,同时也能够满足超市的需要,但这样的采购方式也让超市在选择源头供应商、生鲜质量控制、采购成交价格的确立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强的随机性和不确定性,这就造成了产品质量和采购资本的波动。与此同时,由于中间商的存在,导致了供应链的各个部分都被拉长,繁琐的交易和流通过程让超市的采购营运资本以及生鲜的损耗成本都有所上升,这也是超市无法从根源上对营运资本进行预算和控制的原因,在价格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2.2内部管理不健全增加存货内部损耗营运资本

A超市库存管理制度不完善,缺少专门的管理人才,对库存管理、市场需求等方面的信息不够灵敏,这对企业利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生鲜产品是一种非常特殊的农产品,其消费周期短,保鲜难度大,其库存和销售匹配程度对其经营收益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当生鲜产品的购买量远远超过其销售量时,将造成库存积压,消耗的营运资本增加;但是,但采购数量小于销售数量时,就会让超市丧失大量的潜在商机。A超市并未充分发掘出区别于其它大型超市的营运资本和差异化优势,也未根据供应链上下游的供需关系,对生鲜产品的品类、数量、质量以及促销模式进行决策,因此,其损失营运资本势必很难得到合理的控制。

2.3开发第三方平台获客渠道增加销售营运资本

第三方平台作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电子商务平台企业,已逐渐成为企业、商家、实体店的获客渠道。对于A超市来说,想要实现“线上+线下”的新零售,一般需要通过第三方平台来进行线下的配送,还要向平台的技术服务费、履约服务费等方面进行支付,这就不可避免地会导致销售成本的上升,从而导致超市的盈利下降。另外,在“满减配送”的大环境下,第三方平台的在线销售竞争,也将对生鲜超市的经营资本产生一定的影响。所谓的“满减配送”就是指在商品价格上先涨后降的一种促销方式。满减的设定,要考虑到顾客的点菜心理,要符合商场和商品的定位,同时也要保证利润。反之,如果设置的上限太高,就会造成客户的满减操作成本太高,从而使客户失去购买的意愿。如果满减的门槛太低,就不能刺激顾客增加商品的购买量,也就达不到增加顾客订单的目标。

3生鲜超市加强供应链营运资本管理的建议

3.1发展农超对接模式,控制采购营运资本

A超市与上游供应商的长期、稳定合作,对其营运资本的控制起到了积极的作用。A超市可与城郊生产绿色生态有机生鲜产品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合作,通过直接采购和直接销售相结合的方式,建立起一种稳定的供需关系。城市近郊的直采直销农超对接模式,一方面能缩短物流环节,节省周转营运资本,同时也能降低超市的采购营运资本,扩大超市的利润率;另外,还能减少生鲜产品的供应时间,确保新鲜程度,达到“现采摘、现销售、不过夜”的销售方式,对货源质量进行控制。如果超市能够在“价格+质量”的竞争优势下,通过标准化的采购契约,来避免上游供应商的价格上涨,从而确保生鲜产品的供应量和质量,那么它就会对顾客产生吸引力,从而培养他们的消费习惯,增强他们的消费粘性,从而为超市的差异化优势打下基础。

3.2适时控制生鲜存货,降低内部损耗营运资本

生鲜库存管理就是通过建立一个合理的采购计划和采取主动的市场营销方式,对过多的生鲜产品进行处置,降低因库存过多而造成的损失。首先,应加强超市经营者对库存及时进行管控的观念,以满足顾客对商品的需求,制定合理的进货计划。超市可以利用互联网向社区消费群体开展关于绿色、生态和有机生鲜产品的消费方式和消费偏好的市场调查,并引导其采用网上订购的预先预定模式,然后按照该模式进行采购和配送,提升生鲜产品的库存量与需求的匹配度,从而减少库存储备和损耗。其次,鉴于生鲜产品的消费周期短,不易保存,因此,超市可在每天营业结束之前,通过打折、打包等营销方式,对库存比较大的生鲜产品进行及时的处置。

3.3契合竞争战略开发双向物流体系,降低销售营运资本

A超市可以建立起“自营+第三方”的双向物流系统,建立一种新的零售方式,将线上与线下的营销相结合,为消费者提供不同的营销渠道,让消费者在线上和线下都能得到更好的引导。通过调查,我们发现A超市周边的一些消费者对于生鲜产品有着类似的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从而决定了其实施目标集聚差异化策略。所以,在社区经济背景下,我们应该关注和发展社区经济中的团体消费行为,从而逐渐建立起自己的差异性竞争优势。自营微信购物小程序将超市与社区线上消费者对接,这不仅可以降低因第三方平台参与所造成的高额佣金,还可以有效地理解顾客的购物需要,持续改进自己的服务质量。A超市也能适当地依赖于第三方物流系统,让顾客预先预定,并对配送路径与定单进行适当的规划,从而提升运输的效率,在满足顾客需要的同时也能减少配送人员的营运资本。

结语

在企业的流动资产中,营运资本是最具流动性的,它的经营状况对公司的生存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超级市场是零售行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这场危机中受到了很大的冲击。本论文以超级市场生鲜产品为例,剖析了其在经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给出了改善措施。以期对我国大型连锁超市的营运资本管理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徐芬,向南,陈红华等.我国生鲜产品零售业态演变机制分析[J].中国软科学,2023,(09):182-190.

[2]林妹妹,赖秋欣,邱萍等.福州社区生鲜电商行业发展及其对居民消费习惯影响调查——以朴朴超市为例[J].上海商业,2023,(04):17-19.

[3]周宝刚.突发事件下生鲜农产品供应链应急决策研究[J/OL].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