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分析实验室污染排放与控制管理模式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08
/ 2

化学分析实验室污染排放与控制管理模式研究

葛厦

新疆乌鲁木齐石化分公司化工生产部检验车间 新疆乌鲁木齐 830000

摘要:目前化学分析实验室产生的废气污染物必须要经过处理才能排放至大自然中,但是也有部分化学分析实验室没有严格遵守相应的污染物排放控制规范,致使部分污染物在没有经过细致化和全面化的处理就向外界排放,导致外界环境遭受严重破坏,也严重影响到了周边居民的生活环境。目前,化学分析实验室在向外界排放污染物时会遵循一定的处理机制,但是这些处理机制并不完善,也没有落实到责任人,部分实验人员也没有严格按照相应的管理规范对化学分析实验室内的污染物进行处理,导致从化学分析实验室内流出许多污染风险较大的废弃物。

关键词:化学分析实验室;污染排放;控制管理模式

中图分类号:X830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化学实验作为在化学科学发展和课程教学中的重要手段,与人类的衣、食、住、行密切相关。随着国家不断发展,科教兴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实验教学和科研工作得到极大重视,国家投入大量的经费支持实验室建设。

1 化学分析实验室污染排放种类及危害分析

1.1 气体污染物

化学分析实验室中出现的废气污染物主要来自不同物质的化学反应产生的挥发性物质和有害气体,如汞蒸气、苯系物等。化学分析实验室的废气特征主要是分散性和复杂性,并且难以长时间连续排放废气并且其浓度相对较低。实验室主要使用管道收集所有废气并使用风扇将其排放到室外,或者通过分散废气将其直接扩散到大气中。一些实验室在排放废气之前会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化学分析实验室明确要求在实验过程中严格保护环境,以确保实验人员的人身安全。然而,这种类型的废气在未经处理的情况下直接排放到大气中,会造成严重的环境危害和污染。

1.2 废液污染物

在监测分析实验的实际工作中,一些环境监测分析实验室的废液处理和回收设备已经过时,无法满足实验需要。一些实验室没有专门的废液处理回收设备,或者设备老化过时,无法有效处理废液,导致废液处理回收效率低下。一些环境监测分析实验室对废液处理和回收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足够的重视和投入。一些实验者认为,废液只是样品处理的一部分,处理与否没有影响,导致废液处理和回收工作不规范,甚至出现不合规操作。在环节监测分析实验的实际工作中,一些环境监测分析实验室的废液处理和回收操作不规范,存在隐患。例如,未按照规定的时间和流程进行废液处理和回收,废液分离和回收无效,导致废液处理和再生效率低下。在实际工作中,一些环境监测分析实验室缺乏废液处理与回收的专业人才。一些实验室工作人员不具备环境专业背景,不了解废液处理和回收的技术和方法,难以有效开展废液处理和再生工作。

1.3 固体污染物

化学分析实验室的实验人员在进行实验后会产生各种类型和多样的固体废物,如损坏的实验设备、化学反应后的合成产品、样品材料、一次性耗材等。一些固体废物成分复杂,不仅对环境造成破坏,但甚至可能对人类健康和安全产生影响。如果得不到有效的处理,可能会导致严重的污染事故并产生后果。

2 建设化学分析实验室污染排放控制管理模式策略

2.1 构建系统的技术管理体系

在化学实验室管理仪器设备时,需要结合实验环境和仪器设备的使用状况,建立全面的技术管理体系。应对相应仪器设备的采购、安装、运行和使用进行全面监督,使相应的系统更加合理和规范。由于在化学实验中经常使用各种大型仪器设备,因此这种设备的购买相对昂贵。采购前应仔细了解和分析相应的仪器设备,避免采购失误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在购买相应的仪器设备之前,有必要进行前期研究和准备工作,进行可行性分析和研究,并尽量选择满足化学实验需要的使用率高的设备和仪器,确保仪器设备的采购能够满足化学实验的各种相关需求。在采购过程中,要及时掌握和了解仪器市场的相应信息,充分考虑不同设备制造商的设备维护和售后服务状况,组织相应的专家和教师讨论采购设备计划,并严格按照相应的采购标准进行分级审批。设备安装完毕后,要及时对相应的仪器设备进行检查,严格按照采购合同标准对仪器设备的各项性能、指标、型号等进行检查。现场安装调试后,需要试运行一段时间,以确保设备性能的稳定性。

2.2 预先处理,减少化学废液的排放量

由于化学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废液种类繁多,处理废液的难度也千差万别。因此,实验废液产生后,实验人员需要根据实验材料的性质和实验结果确定其中的污染物类型,并采用预处理方法来实现有害废液的减少。例如,对于酸性或碱性废液,实验人员可以使用酸碱中和法将废液转化为无害的无机盐溶液,并用水稀释后排放。对于含有重金属的无机废液,可以使用萃取或沉淀的方法,加入适量的催化剂来分离重金属离子,并对其进行适当的回收和处理。在废液排放过程中,必须加强监测,尽可能避免任何污染物成分进入外部环境。

2.3 建立完善的监督管理制度

首先,政府相关部门应与专业污染物处理企业、大学等合作,共同讨论适当的管理法规和监督计划。同时,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有针对性、规范化的化学分析实验室污染排放管理指南。化学分析实验室本身也需要在指导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其管理方法和污染物处理流程。其次,有必要优化化学分析实验室的污染排放工艺流程。实验中涉及的化学物质的类型和性质相对较多,因此,在处理废物时,会根据其化学性质,然后排放对自然生态无害的废物。应采用硫化物沉淀法处理含汞、镉和铅的废物;复合沉淀法能有效处理含氰废物;当处理氯仿、石油醚、四氯化碳和乙醚时,它们需要储存在原始试剂瓶中并燃烧一段固定的时间;无机酸碱废液在处理过程中可根据其浓度进行处理。对于高浓度,需要进行进一步的酸碱中和处理。对于低浓度,可以直接加水稀释并排放到外界;废气的处理相对困难,但不幸的是,综合处理是根据气体的性质进行的,如微生物分解、物理吸附、化学吸收和高温燃烧。这些处理方法必须形成一个固定的系统,以确保在化学分析实验室中有效实施。此外,化学分析实验室应建立监督制度,明确自身的权力、责任和管理权限,单独设立部门处理化学分析实验室的污染物,并提供监督权。严格调查化学分析实验室的污染排放情况,监督实验室人员按规定完成实验和废物处理。

2.4 加强技术指标核查

在化学实验室仪器设备的维护周期内,为了保证相应实验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提高实验数据的科学准确性,有必要对相应设备的技术指标进行详细的验证。准确记录相应的检定结果,提高检测数据的准确性,为设备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良好基础。在维修和维护设备时,可以根据技术验证数据及时分析设备的运行损耗状态,为设备和仪器的管理提供实用可靠的数据基础。

结束语

在化学分析实验室进行实验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污染废物。一般来说,单一污染物排放造成的污染并不显著,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累积排放的污染物会对外部生态产生重大不利影响。因此,化学分析实验室需要关注污染物排放的危害,对污染物进行分类,并严格按照现有的制度和标准进行处理,以确保所有污染物排放处理都符合法规和制度,特别是加强实验室人员和相关管理人员的环境意识和污染物排放意识,保障其能重视化学分析实验室的污染排放,从多个方面构建完善的化学分析实验室污染物管理控制模式。

参考文献

[1] 薛青松,薛腾,王一萌.高校大型精密仪器管理中的绩效评价现状及应对措施[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4,31(12):245-248.

[2] 施赛花.高校化学实验室废液的处理与控制[J].化工管理,2020(22):6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