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科如何走进临床

/ 2

检验科如何走进临床

董菊英

四川省内江市威远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  四川省内江市  邮编:642465

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现代实验室科学技术也处于快速发展时期。在现代医学中医学检验已经成为实验诊断学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检验科在临床医学研究中占据重要发展地位,医学检验能力同样也是衡量一个单位综合能力的方式。在临床上,检验科作为“侦察兵”在临床科室互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更好地服务患者以及满足临床需要。传统医学检验主要以提供可靠检测结果为目的,将检验报告送至临床科室后不再进行解释和咨询,部分临床医生不理解检验报告上的数据,甚至对数据检测存在较多疑问,长此以往,就会造成检验科与临床科室出现隔阂,不仅限制了检验医学的发展,甚至影响临床病症诊断。因此,检验科需要冲破实验室限制走进临床,最大限度发挥自己的价值

一、检验科

医院检验科属于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检验科所涉及的分支学科较多,其中包括血液学、免疫学、微生物学以及临床化学等。检验科在医院主要负责的区域为急诊患者、门诊患者、病房以及进行健康体检的患者。医生在给患者开具身体检验单后,患者首先进行缴费,之后进入检验室进行检验,护理人员将需要检验的内容送往检验部门进行化验,检验科医务人员在检验完成后,给出化验报告,患者前往指定位置拿取即可。医生会根据患者的检验报告为患者病症以及后续治疗方式提出建议。由此看来,检验科在医院内容的主要职能就是为医生对患者的疾病诊断提供依据,将检验报告作为标准观察治疗效果,同时根据检验报告数据对患者后续情况进行判断,为预防疾病提供资料以及为科学研究提供数据。

在医院内部,检验科所使用的标本通常可分为三种,分为全血、血浆和血清等。其中全血标本,主要用于临床血液学检查。例如血细胞计数和分类、形态学检查等;血浆标本:主要适合内分泌激素、血栓和凝血检测;血清标本:主要适合于临床化学和免疫学的监测。在这三种标本使用中,所涉及到的检验室类别包括血液实验室、分子室、免疫室、细菌室、生化室、便常规、血常规、白带常规、血型以及尿常规等。在进行上述检验中门诊以及急诊部门常用的检测项目分别为:血气分析、血常规、尿常规以及粪便常规等。以尿常规以及粪便常规为例,患者在给检验科递送检验样本时需要遵循以下规则。

对于尿常规,病人在做尿液检查前需要清洁标本采集部位;避免月经、阴道分泌物、粪便清洁剂等各种物质的污染;使用干净、无渗漏容器,细菌培养的标本;应使用尿无菌培养管。检验科工作人员在受到尿液标本化验后,应立即进行化验留取时间不能超过2小时。

粪便常规,盛标本的容器应清洁、干燥、有盖、无吸水和渗漏。细菌学检查应采集于灭菌、有盖的容器内。一般采集指头大小(约3-5g)的新鲜粪便立即送检即可。隐血试验时,应嘱咐患者素食3天后留取标本,禁服生素C及铁剂等药品。

二、检验科与临床的关系

医院临床医生对于检验项目的理解大多不如检验科室的工作人员,就像检验科室的医务人员不了解临床疾病一样,检验科室的工作人员对于假阳性、灵敏度等信息较为灵敏,但临床医生更多关注的是检验项目能够帮助自己来对患者病症进行诊断。因此,检验科与临床的关系在于,为临床介绍检验行业最前沿的技术,为医生的临床诊断提供新的方法和思路。在参加检验行业会议和讲座过程中,检验课程的医务人员会先一步接触到检验行业先进的检验技术,在此基础上,需要检验人员向临床医生进行宣传,通过实际案例,向临床证实新检验项目的价值。

此外,由于临床医生对检验科的各项检验技术与设备了解不充分,这就需要检验科人员对具有特殊性质的检验区域与临床医生进行详细解释,保证临床与检验科的认知一致性。

三、检科如何走进临床

(一)加强与临床医护人员的沟通

检验科要想走进临床,首先就需要加强与临床护理人员的沟通与交流,向医生解释检验结果的优缺点,让临床医生更灵活地掌握检验数据,促进临床诊断的准确性。通过合作交流的方式,共同破解患者病症诊断中的问题,提高医院诊断水平。为加强检验科工作人员与临床医护人员之间的沟通,医生管理部门可以通过人员指派的方式,请专人前往临床部门收集临床医务人员对检验科的要求以及意见,检验科根据意见和建议对工作进行改进。此外,检验科为顺利走进临床科室,可以积极参与临床部门的常规会议,不断加深对于临床疾病的认识,做到相互理解,相互学习的情况,为帮助临床医生对患者进行诊断和提供后续治疗方案提供帮助。在临床部门医务人员询问检验结果时,检验科室工作人员需要耐心回答临床医学工作人员的问题,加强沟通。检验科工作人员进入临床科室进行学习,需要做到三点,第一点听、第二点看、第三点提升。听,检验科积极听取临床科室的反馈积极改进;看,需要检验科工作人员缺失到临床科室进行查看,自己发现需要改进的地方,并通过努力逐步落实;提升,需要检验科工作人员在技术和服务上不断提升自己,为临床工作人员提供准确的检验数据。

在加强与临床医护人员的沟通中,不仅需要检验科积极前往临床部门进行交流学习,临床医护人员也需要积极前往检验科进行参观学习,了解一些先进检验方式,询问关于检验数据的查看方式,不断增强临床医护人员对检验科流程的了解,更好开展诊断工作。在检验科与临床医护人员进行沟通过程中,可以对复检数据进行探讨,针对数据检验结果与患者病症不符的情况,发挥检验科的功能,提升临床诊疗水平,更好地为患者进行诊断和治疗。

(二)检验科工作人员提高自身专业素质

医院检验科工作人员,需要尊重自己的工作,与临床医务人员一样需要树立终身学习观念。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各种新型检验设备走进检验科,例如:分子生物学技术、新型自动化分析仪等。这些新检验设备需要检验科工作人员不断学习,更新检验医学知识,深入研究新型检验技术,为医院内容检验工作的开展注入新鲜血液。检验科如何走进临床,需要积极总结自身工作中的问题,与临床科室互相配合,针对检验数据和检验结果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提升临床诊断准确性的同时,获得患者对临床治疗的认可。此外,检验科工作人员提高专业能力,还能够为临床报告提供更加专业的咨询与解释。检验科工作人员对患者身体进行检验,出示的检验报告作为医生病情诊断的标准,检验人员是最熟悉检验报告的人员,在临床开展诊断、治疗中,检验科人员能够为临床医生提供专业检验报告的咨询和讲解服务,让临床医生能够更好地对检验报告内的内容进行理解,从而选取最佳治疗方案。在检验结果与临床医生的判断结果不一致的时候,临床医生会对检验结果提出疑问,在这个过程中,检验科工作人员需要走进临床,积极地向临床医生进行解释,保证临床与检验科之间的密切联系。

(三)提高自身职业素养

严格的质量控制工作是获取准确实验数据的前提。在检验科开展检验工作中,检验科工作人员提高自身职业素养才是保证检验质量的关键性因素。无论检验前、检验过程还是完成检验出示检验报告,整个流程都需要工作人员做好质量把控。检验科走进临床,能够随时与各部门保持联系,在发现患者标本保存有问题,可以及时通知相关部门,要求再次保存标本进行检查,避免错误和事故。在医院检验工作中,经常会出现检验结果与临床医生判断不匹配的情况,临床医生对检验数据解读存在质疑。除去检验科工作人员检验时间或标本检测保存失误等因素,可能是由于患者在进行标本采集时,没有按照检验标准进行采集。这些因素都可能会对最终检测结果产生印象,为提高检测数据的准确性,检验科工作人员,首先要做到提高自身职业素养,避免出现因检验时间或标本检测保存失误等因素而导致检验数据与患者症状存在差距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