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瘘中西医治疗小科普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07
/ 2

肛瘘中西医治疗小科普

首汉蓉

四川省德阳市人民医院    618000

肛瘘是一种肛门直肠常见疾病,是肛管直肠与肛门周围皮肤相通的感染性管道,一般认为是肛门直肠周围化脓性感染破溃或单纯切开引流后的后遗症,其内口常位于齿线附近,外口位于肛周皮肤上,瘘口常年不愈,因外口闭合而致局部肿痛,继而在原发外口或肛周其他地方又重新破溃溢脓,反复发作,经久不愈,老百姓俗称“耗儿打洞”,是肛肠科四大常见疾病之一。发病年龄以20-40岁青壮年为主,婴幼儿亦不少见,主要见于男孩。在祖国医学中,属于肛漏范畴。如果不及时治疗,肛瘘可能会引起胃肠道、泌尿道等器官的感染,甚至引发全身脓毒血症等严重并发症,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如果及时进行有效的治疗,治愈率很高,同时中医在治疗肛瘘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将给大家科普有关中西医治疗肛瘘的小知识。

一、肛瘘的病因

1、中医学认识

中医学认为肛漏多因内伤七情、外感六淫,过食醇酒厚味或禀赋素虚、久病失养等因素导致机体阴阳失调,关格壅塞、气血不畅,郁久化热,内郁湿热火毒,蕴毒流注肛门结成肿块,脓毒外攻破皮而出则流脓成漏。

2、现代医学认识

现代医学认为本病与肛腺感染化脓有关,若治疗不当或失治,则易形成肛瘘。肛瘘的发生有其解剖学原因,肛腺开口于肛窦,部分肛腺位于内外括约肌之间,肛窦开口向上,呈口袋状,存留粪渣易引发肛窦炎、肛腺感染,而肛瘘绝大部分由肛腺感染引起。也可与肛门损伤、异物或其他感染,比如:骨源性感染、皮肤源性感染、血源性感染或特殊感染有关。一些全身性疾病、性激素因素、免疫学因素、病原菌因素等也与该病密切相关。

二、肛瘘的临床表现

由于肛瘘多是继发于肛痈,故肛瘘急性发作时与肛痈表现类似,主要表现为肛周局部红肿热痛或伴有恶寒发热、肛门直肠坠胀等不适;静止期时则以肛门局部表现为主,主要有反复肛周疼痛、流脓、瘙痒的症状;迁延日久可有排便困难甚至肛门狭窄、贫血、消瘦等症状。

三、肛瘘的治疗

肛漏不同于身体其他部位的感染,其特殊性在于一旦形成就很少有自愈或药物治愈的可能。多数需要通过手术才能根治,但可通过中医辨证施治来缓解症状,促进术后切口快速愈合。

(一)中医内治法

主要通过中医辩证施治,可控制症状、减缓疼痛,甚至个别黏膜下小脓肿还可治愈;术后运用中医药可避免感染,促进愈合,缩短疗程。临床上对于不同的肛瘘类型采用以下不同治疗方法:

1.火毒蕴结证

此证多见于肛瘘急性期,或术后换药不当,或饮食不节,致火邪热毒积滞肛门,热盛肉腐而成。临床常用黄连解毒汤合仙方活命饮加减以清热解毒、消肿止痛,避免脓毒深陷;若恶寒发热明显者可加石膏、黄芩、薄荷以加强祛风泻热解毒作用;若便秘尿赤明显者可加用大黄、滑石、泽泻以通腑泻热、滑利小便。

2.湿热下注证

此证多见于肛瘘初起,或肛痈治疗不彻底所致。多因过食油腻,或夏暑劳累,致湿热内生,下注肛门,郁久不散,血运受阻,热盛肉腐而成。常用甘露消毒饮加减以清热利湿、兼以活血;若局部灼热明显者可加金银花、生地、野菊花以增强清热利湿、解毒消肿之功;若肛门坠胀明显者加木香、枳壳、桔梗以助行气宽肠、升阳除湿之力;若纳少苔腻明显加佩兰、苍术、建曲以作醒脾除湿、健脾和胃之用。

3.正虚邪恋

本证多见于肛瘘病久,反复发作所致。多因脾胃虚弱,或久病伤正,致脾运失常,湿邪内生,下注大肠,壅滞肛门而成。常用参苓白术散加银花、黄芪以健脾养胃、化湿托毒,使正气恢复,大便调畅,疮口愈敛;若气血不足者可加川芎、太子参、当归、熟地以益气养血;若大便不成形、大便次数增多,可加石榴皮、乌梅、木香理气涩肠;若局部灼热、疼痛明显者,可加黄连、赤芍、生地以解毒凉血。

4.阴液亏虚证

本证多见于素体阴虚,复感外邪、病久不愈,以致邪遏化热、耗伤津液而成。常用知柏地黄丸合青蒿鳖甲汤加减以滋养阴液、清散虚热;若盗汗心烦明显者可加牡蛎、浮小麦、麻黄根、莲子敛汗潜阳;若兼口干便秘者可加玄参、麦冬、知母、火麻仁以滋阴润肠;若查有结核者可加猫爪草、黄药子以杀虫散结。

(二)中医外治法

1.敷药塞药法:通过辩证,外敷中药膏剂、栓剂塞肛都可以达到清热凉血、除湿消肿、散结止痛、生肌敛疮之效。

2.熏洗坐浴法:临床多以苦参汤加减的洗痔散熏洗坐浴,有消肿止痛、活血散瘀,消瘢敛疮之功。

3.挂线法

挂线法治疗肛瘘是我国古代医师智慧的结晶,远在明代徐春甫的《古今医统》就已有记录并沿用至今。只是过去用药制丝线,术后需挂秤砣紧线,现在多用更方便快捷的橡皮筋。挂线法的优点是利用橡皮筋的弹性切割作用使挂线内的组织逐渐断开,同时基底创面也逐渐愈合,不会因直接切开括约肌导致肌肉纤维断离而回缩,因此切口愈合后瘢痕小,不易引起肛门失禁,保护了肛门功能,而且操作简便,经济实用。

(三)手术法

手术是治愈肛瘘的可靠方法。肛瘘一旦确诊,手术为第一选择,手术前后辅助中医药方法治疗,增强疗效、减少并发症。除了极个别的情况外,一经确诊均应该尽早手术,

以防止肛瘘蔓延,甚则癌变。

但必须注意排除禁忌症:如有严重全身性疾病、心理疾病者;有出血性疾病、肠道炎症者;有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者;妇女月经期、妊娠期;年老体弱者或期望值过高的患者手术也应慎重。

肛瘘术后除选用适当的抗感染药物进行抗炎对症治疗外,还可采用特色中药内服外用,以减轻术后并发症和促进伤口早日愈合。

1、内治法:肛肠疾病术后肛门疼痛、排便困难多发,中医认为多为邪热内盛、肠燥津亏所致,自拟麻仁汤加减口服润肠通便,泻火止痛。具体方药如下:

黄芪 30g酒大黄9g炒枳实 15g姜厚朴 15g,

陈皮 15g苦杏仁12g,15g火麻仁 30g,

肉苁蓉10g12g炒莱菔子18g地榆 12g,

9荷叶20g蒲公英 20g

2、配合穴位按摩、艾灸及贴敷:术后患者因手术伤津耗气可配合按摩气海、关元、合谷、太渊穴;艾灸合谷、气海、足三里等;王不留行耳穴敷贴。通过经络的传递作用,疏调经气,使大小便顺利排出。

3、辅助经验方苦参汤加减局部坐浴熏洗,以清热利湿解毒,化瘀消肿止痛,具体方药如下:

    苦参 20g,白鲜皮 20g,蒲公英 20g,野菊花 20g,

麸炒苍术 20g,地肤子 10g,防风 20g,连翘 15g,

黄柏 20g

浓煎200ml一袋,便后兑水坐浴。

4、换药时,予以复方紫草油纱条和外用溃疡散或拔毒生肌散切口填塞,有利于减少分泌物和促进伤口愈合。

四、总结

肛瘘是肛肠科的常见病、多发病,既有相对简单的,也有特别复杂的,加之术后并发症和后遗症较多,复发率较高。古今中外无数肛肠专家通过临床实践,总结出很多行之有效的肛瘘治疗方法,但还没有一种可以一统江湖、见漏即用的绝招,临床只能是见招拆招,灵活运用,方得始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