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综合评价体系现状调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07
/ 2

学生综合评价体系现状调查

邓衔平曹小龙

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第二小学  江西 赣州  341400

摘要:在素质教育目标广泛推行的大背景之下,对于小学生的综合素质要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构建相对应的评价体系,同时要着重针对当前评价体系构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然后在问题导向的指引之下进一步优化学生的综合评价内容,使评价体系更为完善,更具有可行性,从而为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奠定坚实基础。基于此,本文重点探究小学生综合评价体系发展现状和应对策略等相关内容。

关键词:小学生;综合评价体系;发展现状;应对策略

引言

在小学生的综合评价过程中要想体现出应有的评价效果,教师需要在评价体系方面不断优化和切实完善,在实践过程中要促进学生实现全面发展,为其综合素质有效评价和查漏补缺提供必要支持。同时在深入思考、强化融会贯通的过程中,促进学生对整体评价内容有更充分感知,且严格按照相对应的评价内容而学习和发展,从而为其综合素质的提高奠定坚实基础。

1小学生综合评价体系现状分析

    从整体情况来看,相关方面对当前小学生综合评价越来越关注,并且在评价体系、评价机制等方面不断改进和切实完善,从而取得良好的评价效果,为小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提供必要支持。但是在整体操作环节也存在一定问题。具体来说,相关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评价理念存在不足

   在新课改广泛推行的大背景之下,对小学生进行综合素质评价过程中,要想体现出更为良好的评价效果,需要在评价理念方面不断优化和切实完善,这样才能体现出评价体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但是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往往在评价理念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漏洞或者不足,学校方面、教师方面以及家长和学生方面,往往在综合评价体系的构建过程中存在思想认知方面的偏差或者漏洞,并没有在实际评价过程中充分体现出爱的基本原则。在评价引导方面往往没有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由此导致学生在对相关评价体系进行融合和接纳的过程中存在不同程度的限制或者漏洞,这使得学生在自我评价、自我认知和认可方面往往无法体现出良好的效能,这对于学生的良好发展会造成严重影响。除此之外,在评价过程中存在重视结果轻视过程的评价弊端,或者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之下,导致分数至上思想牢牢扎根,这样的情况对于学生的整体评价质量的提升和综合性能体现会造成严重损害。同时也导致学生的全面发展受到严重限制,无法体现出个体差异和综合效能的良性发展,此类情况对于学生综合评价质量会造成严重影响。

1.2评价操作环节存在漏洞

在学生综合评价体系的构建过程中,需要在评价模式、评价操作策略等方面不断优化和充分完善,这样才能体现出评价的针对性和可行性。但是在整体的评价过程中往往存在着操作存在漏洞、操作质量无法得到提升等问题,这对于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和发展水平的提高都会造成严重影响,并没有在实际评价过程中体现出评价的针对性和可行性,在各项表现的打分和相关标准的制定方面往往存在一定的欠缺和不足,此类情况对综合评价效能的体现会造成严重影响。没有进行评优奖励或者针对性可行性的支持鼓励,由此导致评价操作存在不同程度的限制或者问题,这样的情况对于评价质量提升会造成严重影响,没有切实强化评价的针对性和可行性,所以造成评价体系不够完善,不能在实践过程中有效落实。

1.3相关标准不够明确,缺乏可行性

在学生综合评价体系的构建过程中,需要在评价标准、评价可行性方面切实有效加强,这样才能在落实实事求是基本原则的基础之上,使各类评价内容呈现出应有的导向作用。但是在实际操作环节往往在综合评价体系的标准制定以及目标落实方面存在一定漏洞,在整体的评价过程中,往往在学生的审美表现,运动健康,交流合作能力,学习能力以及公民素质和道德品质等各方面并没有充分融入和有机结合,在一级指标下面并没有充分细化优化和有效分解,在二级指标的实施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限制或者漏洞,这对于评价主体的有效参与和评价效能的充分体现都会造成严重影响,在具体操作环节往往缺乏针对性和精准性,此类情况对综合评价效能的提升和学习质量的提高都会造成严重影响,并不能充分感受到评价效果的优化和充分完善。

2小学生综合评价体系构建策略分析

2.1优化评价理念,呈现创新成效

在小学生综合评价的推进过程中,往往在综合评价理念、评价思想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在整体操作过程中,需要在理念和思想方面进行高度关注,进一步实现创新发展和与时俱进,在整体评价过程中学校和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要确保学生积极融入其中,对于相关评价内容有更深刻的理解和认知,然后在优化评价理念、充分融合评价主体的基础之上,让学生得到正确引导,这样可以在评价主体思想充分认识有效明确,并且使评价认知切实加强,从而体现出应有的评价效果,为评价主体体系的有效构建和评价内容的充分落实提供必要条件。并且在整体评价过程中进一步优化评价过程,完善评价主体,在整体评价计划和实施过程中切实体现出应有的多元化评价效能,从而在评价思想得到有效整合和优化利用过程中,为评价体系的切实完善和有效落实提供必要保障。例如,在分层评价方面要有效优化,结合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针对性、可行性的评价和引导,这样才能在确立学生主体地位,且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合作评价和家长评价教师评价融会贯通之中,促进学生得到相对应的引导和成长进步。

2.2有效创新评价模式,强化有效性

   在学生综合评价体系的构建和落实过程中,需要在评价效能和评价机制方面进行有效优化,要充分创新评价操作方法,在学生的生理、心理、知识、能力经验等方面都要进行有效评价和切实完善,从而在采取科学可行的评价手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中,使学生得到正确引导。另外,在针对评价内容进行选择和优化的过程中,要体现出整体规划和学期累积等相关评价标准。另外也要高度关注学生的成长历程,要打造相对应的评价档案,并且在明确相关评价目标的基础之上通过动态发展的策略,让学生得到切实优化,使其认识到自身的成长和进步,然后在确立评价精准性使学生具备良好学习信心的基础之上,使其融入评价体系的推进和实施过程中来,从而充分体现出应有的评价效能,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必要条件。

2.3充分明确相关标准,强化学以致用

在综合评价体系的构建过程中,需要在评价目标准则以及评价指标的落实等方面进行有效加强,要确保评价主体之间的关系得到有效整合和优化完善,并且在评价目标的导向作用之下,使得各类基础性发展性、创新性目标能够在实践过程中充分落实,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评价和考试制度融会贯通之中,让学生对于相关评价内容有更深刻地理解,另外在二级指标方面要进行有效优化,确保一级指标二级指标能够循序渐进,有序推行,从而体现出更为显著的评价效能。特别是要评价学生的道德品质,公民素质,学习能力,交流合作能力等相关内容,体现出应有的评价效能,让学生在系统观察和充分分析的过程中更深刻理解学生的整体发展情况,在明确发展评价标准并且落实各项指标的过程中,使学生更深刻感知相关内容,然后在综合评价过程中体现出针对性和可行性,从而促进学生综合评价能够取得更加明显成效,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生的综合评价过程中,要想体现出更加良好的评价效果,需要制定更切实可行的综合评价体系,然后在整合和优化利用方面切实有效加强,从而促进小学生融入评价体系的制定和实施过程中来,进而在系统推进的过程中为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必要保障。同时也要明确相关评价标准,在不断优化和循序渐进的推进过程中,让学生对相关内容有更深刻认识,然后在强化综合素质的基础上促进学生取得更加良好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杨秀敏.小学数学教学与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结合[J].科学咨询,2021(33):73-73

[2]蒲占贤.农村小学生素质教育的现状及改进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9(05):44-45.

[3]王永利.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法及其改进[J].教学研究,2019(3):112-116.

[4]梁辉.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中的问题与改进[J].教学与管理,2020(013):28-30.

备注

本文是课题基于学生全面发展的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构建与实施研究课题编号:23JYB180

)》的研究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