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疾病的预防、诊断与呼吸护理

/ 2

呼吸疾病的预防、诊断与呼吸护理

汪洋

都江堰市人民医院  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    611830

呼吸疾病是一组常见的临床症状和体征,病因复杂,常常导致病人出现呼吸困难、胸痛、咳嗽、咳痰等临床症状,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根据呼吸疾病的病因,可以分为呼吸系统疾病和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包括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肺癌等,循环系统疾病包括冠心病、心力衰竭等。

呼吸系统疾病是由于各种致病因素引起呼吸道粘膜和肺组织的炎症反应而出现的一系列以呼吸困难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全身性或局限性的病理改变。呼吸系统疾病是在人出生后至老年期期间由多种致病因素引起的一组疾病,在中国成年人中多见,不同年龄阶段对呼吸疾病的易感性不同。

一、呼吸疾病的预防

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原因多样,可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大类。该疾病的预防措施主要包括:

1.生活要有规律,不要过度疲劳和精神紧张,保证充足的睡眠,不要熬夜。起居正常,保持人体脏腑功能的正常运转,可使机体的抵抗力增强。

2.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新鲜、温度湿度适宜,注意个人卫生和家庭消毒。避免去人多拥挤、空气污浊的场所,必要时可佩戴口罩。

3.注意气候变化,及时增减衣服。秋冬季节要注意保暖,避免受凉;春季气候变化剧烈时要及时添加衣物;夏季炎热时注意避暑。

4.饮食调理,宜食易消化、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忌食辛辣、油腻、生冷食物及其他刺激性食物,戒烟酒。

5.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和抗病能力。

6.进行呼吸功能锻炼,如腹式呼吸、缩唇呼吸、吹口哨等;进行适当的有氧运动和体育锻炼等;避免长时间进行大运动量活动。

7.预防感冒和其他呼吸道感染疾病的发生。尽量避免到人员拥挤、空气污浊的场所;避免接触流感样症状患者;避免与呼吸道感染患者密切接触;及时接种流感疫苗及肺炎链球菌疫苗等。

8.提高人体对寒冷气候的适应能力,减轻或消除呼吸道粘膜充血、水肿等病变,改善呼吸功能。根据天气变化适时增减衣物;在流感流行季节尽量少去公共场所;多进行耐寒锻炼;冬季外出时可戴口罩、戴手套等防护措施。

9.积极防治过敏性鼻炎。过敏性鼻炎患者多有遗传背景和过敏体质,鼻腔粘膜对空气中的过敏原敏感是重要发病原因之一。花粉季节可通过减少外出,佩戴口罩及避免花粉吸入等方式预防过敏性鼻炎的发生;对已有过敏性鼻炎患者应及早规范治疗,可使用药物如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以及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等对症治疗,有效改善患者症状。

10.保持心情舒畅、乐观豁达:保持良好心态,可有效缓解呼吸道症状及压力。生活中要避免情绪大起大落、过度紧张和疲劳;日常饮食中要注意多饮水和补充维生素。

11.注重自我保健。做好自我保健可有效减少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如戒烟、避免被动吸烟;注意合理膳食、避免过量饮酒和过食辛辣刺激性食物等。如有过敏体质的人应尽量避免接触过敏原,防止呼吸道过敏反应的发生;老年人应戒烟或尽量少抽烟,避免二手烟刺激;孕妇应注意保暖和营养平衡等。

12.及早就医。一旦出现呼吸困难症状应立即就诊并告知医生近期曾接触过敏原的情况以及过敏性疾病史等信息,便于医生尽早诊断、治疗并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应定期复查以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并进行治疗。急性加重期患者要尽快就医,避免延误病情。

二、呼吸疾病的诊断

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是指在正确诊断的基础上,明确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过程及病理类型,判断疾病的严重程度及预后。

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主要是根据患者有无呼吸困难、胸痛、咳嗽、咳痰等症状和体征,结合相关辅助检查来明确患者是否患有呼吸系统疾病。

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需要从临床表现入手,通过病史、体格检查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来确诊。常见的辅助检查包括胸部X线检查、胸片、血常规及血生化检查、支气管镜检查等。临床上一般根据病人的症状和体征进行初步判断,结合相关辅助检查结果综合判断,如果能够确定有明确的病因,就可以进行针对性治疗。如果症状体征不能确诊,还需要进一步进行相关检查来明确诊断。

1.病史

呼吸疾病的临床表现不同,病程也有差异。对于慢性呼吸系统疾病,起病缓慢,病程长,症状多不典型。不同的呼吸系统疾病,其病程时间长短也不同。例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病程可长达数年甚至数十年,而支气管哮喘、肺癌等则为数年或更短时间。

呼吸系统疾病的病程长短与病变部位、病变范围及有无并发症等有关,也与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结果有关。例如,急性支气管炎的病程多为2              -3周或更长;慢性支气管炎的病程可为数月至数年;肺癌患者的病情多迁延数年,甚至十几年甚至几十年。所以,了解和掌握呼吸系统疾病的病程是诊断和治疗疾病的重要基础。病人必须对自己发病的经过、临床表现、合并症等有一定了解。

2.体格检查

体格检查是对呼吸系统疾病的确诊和病情观察及预后判断的重要依据。呼吸系统疾病的体格检查主要包括一般检查和对呼吸功能的观察。

一般检查主要包括呼吸频率、呼吸深度、咳嗽和咳痰、口唇及舌质变化等。对呼吸功能的观察主要包括观察有无气急、喘息及咳嗽,以及有无发绀和发绀加重等表现。呼吸困难是呼吸系统疾病的典型症状,它可以分为急性发作期、慢性持续期和缓解期。急性发作期表现为呼吸频率加快,伴有咳嗽、咳痰等,严重时可出现呼吸困难及紫绀;慢性持续期主要表现为静息状态下出现呼吸困难,伴随活动时症状加重;缓解期主要表现为无症状或轻微症状,活动能力恢复正常。因此,一旦出现上述表现,患者应尽快前往医院进行进一步检查。同时,在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时,还应该注意对患者的精神状态和营养状态进行观察,避免出现过度劳累、精神紧张等情况。

三、呼吸疾病的护理

1.环境护理。保持病室内空气清新,定时开窗换气,室内温度应保持在18~20℃,相对湿度60%~80%,保持病室内安静,减少探视者,不吸烟或吸二手烟。

2.饮食护理。根据患者的病情及个体差异进行合理的饮食调养,进食易消化、清淡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在确保患者身体可承受的基础上满足患者的营养需求。

3.体位护理。保持卧位或半卧位,防止患者因体位而出现呼吸困难的情况。

4.心理护理。根据患者的病情、年龄及性格特点给予适当的心理护理,使其积极配合治疗和康复训练。

5.功能锻炼。加强功能锻炼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缓病情发展。呼吸困难程度与肺功能成正向关系。积极指导患者进行呼吸功能锻炼,可改善呼吸困难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