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做好新时期水旱灾害防御工作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06
/ 2

高质量做好新时期水旱灾害防御工作探讨

韩梅1张桂香2

德州市河道管理服务中心  山东德州  253000 德州市李家岸灌区运行维护中心 山东德州 253000

摘要:水旱灾害防御是一个具有挑战性和复杂性的任务,需要政府、科研机构、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努力,才能做好这项工作。在新时期,随着全球变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加剧,水旱灾害的发生频率和强度可能进一步增加。因此,我们必须加强科学研究,推动技术创新,优化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社会参与和教育宣传水平。只有通过各方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高质量的水旱灾害防御,保护人民的生命安全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高质量;新时期;水旱灾害;防御工作

引言

水旱灾害是全球普遍存在的自然灾害,给人类社会和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威胁和挑战。在新时期,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水旱灾害对社会经济和人民生计的影响日益显现,因此,高质量地做好水旱灾害防御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旨在探讨如何在新时期实现高质量的水旱灾害防御,包括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与技术创新、推动社会参与与教育宣传等方面。通过有效的防御措施和综合治理手段,可以提高水旱灾害防御的效果和效率,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水旱灾害概述

水旱灾害是指由于气候异常、降雨不足或不合理的水资源管理等原因导致的水资源短缺和干旱现象,给人类社会和生态环境带来严重影响的一种自然灾害。水旱灾害不仅直接威胁到农业生产、饮水供应和工业用水等基本生活需求,而且也会引发土地荒漠化、生态退化、生物多样性丧失等连锁反应,对人民生计、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构成重大挑战。例如,全球气候变暖导致的干旱频发和持续时间增加;长期以来的不合理使用和过度开采水资源;不合理的土地利用和水土流失等都是导致水旱灾害的主要原因。此外,还要介绍不同地区水旱灾害的类型和特点,如降水稀缺的干旱、洪涝频发的水灾等。水旱灾害会造成农田干旱,粮食和农产品产量减少,给农业生产带来巨大压力,甚至引发食品安全问题。同时,许多工业企业和城市居民也面临水资源供应不足的威胁,影响工业生产、居民生活和经济发展。此外,水旱灾害还会导致土地荒漠化、水生态系统受损,破坏生物多样性,对环境可持续发展造成长期影响。

2.新时期对高质量防御的要求

新时期对高质量水旱灾害防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不断变化的气候和环境条件,防灾管理部门应基于科学数据和准确的预测模型,制定合理有效的应对策略。例如,利用遥感技术和气候预警系统进行早期预警,准确判断干旱可能发生的区域和时间段,为农业灌溉和水资源调配提供科学依据。水旱灾害的发生往往涉及多个部门和领域,需要政府、学界、社会组织和企业之间的有效合作与协调。建立跨部门、跨领域的联防联控机制,加强信息共享和资源整合,形成多方参与、密切合作的防灾联盟,共同应对水旱灾害风险。传统的单一灾害应对方式已不能满足新时期的需求。要实现高质量的防御,需要将防灾工作纳入整体建设规划,并与城市规划、土地利用、生态保护等相关领域有机结合。例如,在水资源管理方面,应加强水库和水井的建设与管理,统筹调度水量,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在城市规划方面,要合理规划排水系统和雨水收集设施,减少城市洪涝灾害的发生。在防灾工作中,要将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放在首要位置,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加强公众教育和意识培养,提高社会群众的自我防灾能力和应急处置能力,同时加强灾后救助和重建工作,保障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需求。

3.高质量做好新时期水旱灾害防御工作途径

3.1社会管理与政策应对水旱灾害

水旱灾害是一种自然灾害,因此政府在社会管理中扮演着关键角色。政府应该制定专门的政策法规,建立健全的预警和救灾体系,以及投入足够的资源和人力来应对水旱灾害。政府应建立针对水旱灾害的具体政策和法规,明确政府在灾害预防、监测、应急救援和恢复重建等方面的职责和义务,确保有关措施的执行和监督。政府应加强水旱灾害的预警系统建设,提高监测和预测的准确性,并及时发布预警信息,使民众能够及早采取防范措施。同时,政府还应加强救灾队伍的培训和装备,确保在灾害发生时能够迅速响应、行动有效。政府需要投入足够的财力和物力,用于改善水利设施、基础设施、灾后重建等方面。此外,政府还需要加强与相关部门和机构的协调合作,形成多部门参与、多层级合作的水旱灾害管理体系。除了政策法规的制定,还需要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来约束和规范社会管理与政策应对水旱灾害。制定关于水旱灾害管理和应急救援的法律法规,明确责任主体、法律责任和权益保护等方面的规定,为灾害管理提供法律依据和法律保障。建立科学的灾害风险评估体系,指导灾前的防范措施制定;同时制定有效的灾害防治规划,提出相应的技术措施和管理要求。

3.2基础设施建设及技术创新

在新时期,水资源管理需要更加科学精细化。其中包括确保水资源的可持续供应、合理分配和高效利用。为此,可以通过开展水源地保护工作,加强水资源监测和评估,制定合理的水资源管理政策与规划;同时,发展水资源调度和管理系统,运用信息技术和远程监控手段,实现水量的精确测量、追溯和预警,提高对水资源的管理和调控能力。水利工程的建设和维护是保障水旱灾害防御的重要手段。在新时期,需要加强对水利工程建设的技术创新和优化。例如,在农田排灌工程方面,可以推广使用节水灌溉技术、滴灌技术和移动式喷灌技术,减少用水量和水的浪费;在城市排水工程方面,可以加强雨水收集和储存设施的建设,提高城市排水能力。智能化技术在水旱灾害防控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和传感器等技术的应用,可以实时监测和预警水旱灾害的发生与演变趋势。例如,利用遥感技术和卫星数据,实时监测土壤湿度和蒸发量等指标,预测干旱和水资源短缺的可能性;利用智能感知技术和无人机,开展灾情评估和救灾工作,提高救援效率和安全性。

3.3社会参与与教育宣传

公众参与和社区动员是实现高质量水旱灾害防御的重要环节。在新时期,应鼓励公众积极参与防灾工作,并确保他们在决策制定和执行中发挥积极作用。可以通过开展公众培训、座谈会和意见征集等方式,提高公众对水旱灾害的认知和理解,促使其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同时,要加强社区组织与动员,将社区居民纳入防灾组织体系,建立起社区自救互救机制,提高社区抵御水旱灾害的能力。教育宣传与环境意识培养是水旱灾害防控的重要手段。通过开展全民教育和宣传活动,向公众传达水旱灾害的风险和应对方式,引导他们树立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的意识。可以在学校、媒体和社交平台等渠道开展灾害防控知识的普及,提供相关教育资源和信息,引导公众采取合适的防护措施。

结束语

在水旱灾害防御工作中,高质量的防御是我们的目标和追求。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技术创新,提高水资源管理和调配能力,不断完善水利工程建设与维护,以及应用智能化技术,我们能够更好地预防和应对水旱灾害的风险。同时,公众参与与社区动员以及教育宣传与环境意识培养也起着重要作用,有助于增强公众的防灾意识和能力。

参考文献

[1]郑祉余.高质量做好新时期水旱灾害防御工作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2,(34):127-129.

[2]孟娟,赵素云.新时期水旱灾害防御工作思考[C]//水利部防洪抗旱减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水利学会减灾专业委员会,《中国防汛抗旱》杂志社.第十二届防汛抗旱信息化论坛论文集.山东安澜工程建设有限公司;,2022:4.

[3]刘鹏,葛新荣,郑莉莉.高质量做好新时期水旱灾害防御工作探讨[J].山东水利,2021,(12):5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