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拿疏肝理气法治疗乳腺增生的临床效果及价值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05
/ 2

推拿疏肝理气法治疗乳腺增生的临床效果及价值体会

刘慧 

广州市东升医院  510140

【摘 要】目的:研究乳腺增生患者采用推拿疏肝理气法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80例在我院就诊治疗的乳腺增生患者均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实验组则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推拿疏肝理气法,比较组间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和各项症状缓解时间差异。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要高于对照组,乳房疼痛和乳房肿块等症状缓解时间则要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研究对象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推拿疏肝理气法在乳腺增生患者治疗中的效果显著,该治疗方式能够促进患者乳房疼痛等症状的快速缓解,且不会导致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提升,对于患者的病情控制有着重要的意义,可进行推广。

【关键词】推拿;疏肝理气法;乳腺增生

乳腺增生是一种人体乳腺组织增生即退行性变,该疾病的发生同人体内分泌功能紊乱有着密切的联系,常见于30-50岁的女性,临床发病率极高。相关研究指出,约有70%-80%的女性存在不同程度乳腺增生,由此可见乳腺增生的常见性和多发性[1]。在临床上,乳腺增生的发生会导致患者表现出乳腺疼痛、乳腺结节、乳腺肿块和乳头溢液的症状,且患者在月经来潮前上述症状还会出现加重表现,从而会对患者的正常生活造成不利影响[2]。我国传统中医认为,肝郁气滞、脾运失健和情志不畅是导致乳腺增生发生的主要,通过中医推拿疗法便可有效促进患者的病情控制。为此,本文便针对性研究了乳腺增生患者采用推拿疏肝理气法进行治疗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80例在我院就诊治疗的乳腺增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均于2021年2月-2022年2月间入院就诊,并采用抽签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中分别纳入40例患者。

观察组患者的平均年龄为(34.36±1.28)岁,平均病程为(2.87±0.13)年。

对照组患者的平均年龄为(34.52±1.30)岁,平均病程为(2.94±0.15)年。

组间各项一般资料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符合比较标准。

1.2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药物治疗,患者每次进行4片乳核散结片(广州白云山中一药业有限公司,Z44020007,0.36g/片)的服用,每日服药3次,7d一疗程,持续服药四个疗程。

实验组则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推拿疏肝理气法,治疗时患者取俯卧位,首先于患者背部T3-7区域进行3-5遍按揉法,而后用拨揉法,3-5遍。然后于患者背部T4-5区域进行压痛点的寻找,采用点按法进行按揉。上述推拿结束后指导患者变换体位为侧卧位,对患者的渊腋、辄筋、胆俞和肝俞等穴位进行按揉,按揉时间为半分钟,而后对患者的肋部进行按揉,后从腋窝推至髂棘,反复施术,待患者出现明显发热感后,于患者的下肢地机穴进行压痛点寻找,并进行为期半分钟的按揉。再次指导患者变换体位为仰卧位,用手掌沿胸骨从璇玑穴自上而下至中庭穴推、揉数遍,并用手掌从胸骨沿1~3肋间隙向两肩做分推,揉法3~5遍。用手掌或多指围绕患乳周围由轻至重均匀的做揉摩或拿揉法,双手小鱼际捧揉乳房, 注意勿用猛力,使力量从外围向中央渗透,直至患者患处具有热感后,对增生的结节施揉压法重点操作,目的在于松解粘连,软坚散结。双手均从小腹分别沿肝线从下至上沿直线(或胸腹循行线)用捏脊手法推运到胸大肌和锁骨下元,反复2-3遍。最后指导患者变换体位为坐位,对患者的上臂内侧和腋窝部进行摩擦,以发热为宜。上述治疗方式每日1次,每次治疗15-20min,持续治疗1个月。

1.3 评定标准

比较组间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和各项症状缓解时间差异。

治疗效果:显效(乳房疼痛症状基本消失,肿块大幅度缩减或消失)、有效(乳房疼痛感明显减轻,肿块缩小至原来的50%)、无效(乳房疼痛感无改善,肿块未见明显变化,甚至疼痛增加,肿块增大),治疗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3]

1.4 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软件为SPSS 20.0,计数指标和计量指标表示方法分别为n(%)和(x±s),检验方法则为X2和t,当检验结果(P)<0.05时为有意义。

2 结果

2.1组间治疗效果差异比较

表1显示: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数据水平值高于对照组,P﹤0.05。

表1 组间治疗总有效率差异 [n(%)]

组别

例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治疗总有效率

实验组

40

22(55.00)

16(40.00)

2(5.00)

38(95.00)

对照组

40

13(32.50)

19(47.50)

8(20.00)

32(80.00)

X²值

-

-

-

-

4.1143

P值

-

-

-

-

0.0425

2.2组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差异比较

表2显示:组间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组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差异比较 [n(%)]

组别

例数

癌变

月经不调

情绪改变

治疗总有效率

实验组

40

0(0.00)

1(2.50)

0(0.00)

1(2.50)

对照组

40

0(0.00)

1(2.50)

1(2.20)

2(5.00)

X²值

-

-

-

-

0.3463

P值

-

-

-

-

0.5562

2.3 组间各项症状缓解时间差异比较

表3显示:实验组乳房疼痛和乳房肿块等症状缓解时间则要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

表3 组间各项症状缓解时间差异比较 (x±s)d

组别

例数

乳房疼痛

乳房肿块

乳房溢液

实验组

40

4.36±1.07

3.92±0.86

3.80±0.83

对照组

40

6.05±1.34

6.78±1.39

5.84±0.95

t

-

6.2331

11.0663

10.2275

P

-

0.0000

0.0000

0.0000

3 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要高于对照组,乳房疼痛和乳房肿块等症状缓解时间则要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研究对象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临床分析发现,中医将乳腺增生归属于“乳癖”的范畴,认为情志不畅、肝郁气滞、脾失健运和冲任失调是导致该疾病发生的主要原因,故临床治疗应以补肾疏肝、行气活血和调摄冲任为主要原则[4]。而推拿疏肝理气法的应用则通过对背部压痛点、地机穴压痛点和渊腋、辄筋等穴位的按揉,有效促进了疼痛缓解,并促进了乳腺周围血液循环速度的加快,从而促进了患者病情缓解和症状控制。

综上所述,推拿疏肝理气法在乳腺增生患者治疗中的效果显著,该治疗方式能够促进患者乳房疼痛等症状的快速缓解,且不会导致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提升,对于患者的病情控制有着重要的意义,可进行推广。

参考文献

[1]李丽,纪宁,阮迪,李丹丹.循经通络推拿手法结合药物对乳腺增生大鼠雌孕激素及其受体水平的调节作用[J].吉林中医药,2023,43(09):1078-1083.

[2]周丹妮,张晓林,李慧丽,徐昌健,姚川,齐凤军.“开穴解锁”推拿法治疗乳腺增生症临床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23,34(03):639-641.

[3]张珊珊,方顺兰,李秋生.针刺联合推拿手法治疗乳腺增生的临床疗效观察[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20,37(07):1288-1292.

[4]朱凌翼,毛也然,刘志丹.针灸推拿治疗乳腺增生的研究进展[J].中国民间疗法,2022,30(05):108-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