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泼尼龙不同用药途径对突发性耳聋疗效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04
/ 3

甲泼尼龙不同用药途径对突发性耳聋疗效的影响

李玉霞

北京市第一中西医结合医院耳鼻喉科     北京    100018

【摘要】目的:探讨甲泼尼龙的不同用药途径对突发性耳聋疗效的影响。方法 :对90例单耳突发性聋患者进行随机对照研究,根据甲泼尼龙用药方式不同,分为治疗组(45例,甲泼尼龙40mg鼓室内注射,隔日1次,共3次)和对照组(45例,+静点甲泼尼龙80mg/d静脉滴注,持续3d),并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周行纯音听阈测试,比较两组治疗后的有效率及不同频率听力阈值及提高值。结果:治疗后1周治疗组总有效率 75.56% (34/45),对照组总有效率73.33% (33/45),两组间总有效率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 (P>0.05); 两组间不同听阈曲线类型比较,高频下降型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间低频下降性及全频下降型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将 治 疗 组 与 对 照 组 同一型听力下降进行比较发现, 低频 下 降 型 治 疗 效 果 明 显 优 于 其 他 两 型 (P < 0.01)。结论:鼓室内注射甲泼尼龙是一种有效的治疗突发性耳聋的方法,对于高频听力下降患者以及不适于全身应用激素治疗患者,鼓室注射疗效优于静脉注射,值得临床推广。

突发性耳聋是一种突然发生的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耳聋,其发病急,进展快,可在数分钟,数小时或3天内导致患者听力的突发下降,在听力图上表现为至少在相连的两个频率听力下降20db以上[1]。突发性耳聋病因复杂,治疗多是改善微循环,糖皮质激素,营养神经,高压氧等治疗手段。目前激素治疗被公认为是突发性聋的标准治疗方案,激素给药方式多为口服或静脉途径全身给药,但因全身使用激素可能带来相关副作用,近年来经鼓室途径局部给药治疗突发性耳聋成为临床研究的方向之一[2]。本文通过前瞻性分析,比较甲泼尼龙两种给药途径对突发性耳聋的治疗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来我院就诊的90例突发性耳聋的患者。纳入标准:诊断标准符合《突发性聋的诊断和治疗指南》(2005,济南);为单侧发病;年龄大于18岁。排除标准:合并中耳炎,鼓膜穿孔,噪音性聋,病毒感染,药物中毒等;自身原因不能使用激素或者拒绝激素使用者。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情本研究内容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5例。研究组:男28例,女17例;年龄 21~65岁,平均(42.24±5.35)岁;左耳 20例,右耳25  例;病程 1~3d以内,平均(2.14±0.41)d。对照组:男 24 例,女21例;年龄 22~65岁,平均 (43.26±4.32)岁;左耳 18 例,右耳 17 例;病程 1~3d,平均(2.21±0.23)d。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两组均采用常规治疗,银杏叶提取物(悦康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70226  5ml),共5支25ml加入250ml0.9%氯化钠中静脉滴注治疗。每日一次,连续7天。

治疗组采用鼓室注射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注射液(Pfizer Manufacturing Belgium NV,国药准字 HJ20170197,40mg)治疗,以0.9%氯化钠溶至40 mg/mL 药液,患者取坐位,消毒外耳道,丁卡因棉片局部麻醉后抽取药液1mL,注入鼓室。注射后嘱患者保持患耳向上平卧30min,并嘱其勿吞咽及说话,隔天给药1次,共3次。

    对照组采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注射液治疗,共2支80mg入100ml0.9%氯化钠静脉滴注,连续3天。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临床有效率。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疗效评定标准依据2015年中华医学会制定的《突发性聋诊断和治疗指南》,分为:痊愈:受损频率听阈恢复至正常,或达健耳水平,或达此次患病前水平;显效:受损频率平均听力提高30dB以上;有效:受损频率平均听力提高15~30dB以上;无效:受损频率平均听力改善不足15dB[3]。 (2)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不同听阈曲线类型的纯音听阈及听力提高值。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x ±s)表示,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 χ 2 检验,以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 结果

2.1两组临床有效率比较,治疗后1周治疗组总有效率 75.56% (34/45),对照组总有效率73.33% (33/45),两组间总有效率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 (P>0.05)(表1)。

表1两组治疗后1周疗效比较(例,%)

组别

痊愈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治疗组(n=45)

11

13

10

11

75.56

对照组(n=45)

9

12

12

12

73.33

χ2 值

0.423

p值

0.652

2.2 对两组不同听阈曲线类型比较发现,高频下降型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间低频下降型及全频下降型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将 治 疗 组 与 对 照 组 同一型进行比较发现低频下降型(n=35)、高频 下 降 型(n= 28)及全频下降型(n=27),治疗后听力提高值分别 为23.71±2.32、15.53±2.85及11.35±4.75dB, 低频 下 降 型 治 疗听力提高值 明 显 优 于 其 他 两 型 (P < 0.01)。(表 2);

表2 两组低频、高频及全频下降型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w 平均听阈(dBHL)

及听力提高值(dB)比较(x±s)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1周

听力提高值

治疗组

   低频下降

17

45.12±4.13

20.32±2.03

25.56±2.10

   高频下降

13

58.34±3.45

40.56±3.12

18.84±2.15

   全频下降

15

65.16±8.84

54.85±9.86

11.43±7.95

合计

45

56.21±5.47

38.57±5.00

18.61±4.06

对照组

   低频下降

18

43.24±3.15

22.26±3.45

21.86±2.54

   高频下降

15

57.93±5.35

45.38±6.55

12.11±3.54

   全频下降

12

66.84±4.18

55.35±3.23

11.24±1.54

合计

45

56.00±4.23

41.00±4.41

15.01±2.53

讨论

突发性耳聋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耳聋,目前公认的突聋标准治疗方案采用的是糖皮质激素,使用途径包括口服、静脉滴注,鼓室内注射等[6]全身给药需要通过内耳的血-迷路屏障,在取得疗效的同时,存在广泛的副作用和禁忌症[4];鼓室注射糖皮质激素可直接通过圆膜渗透入内耳,通过内淋巴液传导至耳蜗底回基底膜的毛细胞[5]

在本研究中,鼓室注药对于高频听力下降的患者疗效更明显,而对于低频和全频下降型患者,鼓室注药相无明显优越性。对于高频听力损失患者,鼓室注药组优于对照组,孙海丽[5]等在动物实验研究中给小鼠鼓室注射亚甲蓝后观察,亚甲蓝优先进入耳蜗底转,染色强度底回最强、中回次之、顶回最弱,且可能通过圆窗膜渗透入内耳,为鼓室注射治疗高频下降型感音神经性聋提供了理论依据。

本研究还发现在两 组 组 内 各 型 间 听 力 提 高值比较,低频下降型较其他两型听力提高更明显,高子雯[4]等通过研究发现,针对不同给药方式对各频率的听阈改善程度,低频区突聋患者听力改善好于高频区患者。原因可能在于,听力改善的程度与毛细胞本身的抗损伤能力和/或损伤后的修复能力关系更为密切,耳蜗底转的毛细胞更易受到外界的影响,而耳蜗顶转的毛细胞的抗损伤能力和/或损伤后的修复能力强于底转[7-8]

鼓室内注射甲泼尼龙治疗突发性聋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它既可以避免全身激素的不良反应,又能有效的改善听力,且该方法操作简单,缺点是鼓室内给药是有创操作,存在中耳感染,鼓膜穿孔等风险.对于高频听力下降患者以及不适于全身应用激素治疗患者,鼓室注射疗效优于静脉注射,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突发性耳聋的诊断和治疗指南(2005 济南)[J],2006(5):325.
  2. 付丽艳 刘卓慧 龙瑞清 . 鼓室内与静脉注射地塞米松治疗突发性聋疗效比较 [J].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2018,26(4):350-353.
  3.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学 分 会.突发性聋诊断和治疗指南(2015)[J].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5,50:443.
  4. 高子雯,戴艳红,后婕,等. 不同局部应用糖皮质激素方式在治疗难治性突发性聋的疗效观察[J]. 中华耳科学杂志, 2017, 15(6): 709-714
  5. 孙海丽,于湛,魏永祥 . 局部给药途径对内耳耳蜗作用机制的研究[J]. 中华耳科学杂志,2020,18(5):927-931.

6. Stachler Robert J, Chrasekhar Sujana S, Sanford M.Archer, et al.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 Sudden Hearing Loss[J]. Otolaryngol⁃ ogy--Head and Neck Surgery: Official Journal of American Acad.emy of Otolaryngology-Head and Neck Surgery, 2012, 146(Sup⁃ pl.1): S1-1S35.

7. Sha SH, Taylor R, Forge A, et al. Differential vulnerability of bas⁃ al and apical hair cells is based on intrinsic susceptibility to free radicals[J]. Hear Res. 2001; 155(1-2):1–8

8. Dai Y, Lu L, Hou J, et al. Intratympanic methylprednisolone perfu⁃ sion as a salvage treatment for profound idiopathic sudden sensori⁃ neural hearing loss[J]. J Laryngol Otol. 2017;131(5):404-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