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外科术后肠内营养的早期应用与护理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04
/ 2

胃肠外科术后肠内营养的早期应用与护理探析

王世珂

四川省成都市 成都三六三医院 610041

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胃肠外科手术后早期应用肠内营养的效果及其护理措施。方法:通过随机对照试验设计,共纳入90例胃肠外科手术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肠外营养支持,而观察组在术后24小时内开始实施早期肠内营养。同时,两组患者均接受相同的护理措施。结果:观察组的术后恢复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包括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经口进食时间和住院时间。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也显著低于对照组。在患者满意度方面,观察组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胃肠外科手术后早期应用肠内营养能够显著缩短术后恢复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并提高患者满意度。这一发现为胃肠外科手术后的营养支持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和实践价值。为了保证肠内营养的顺利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也是不可或缺的。

关键词:胃肠外科;术后;肠内营养;早期应用;护理

前言: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胃肠外科手术技术日益成熟,但手术后的营养支持对患者的恢复仍然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传统的营养支持方式以肠外营养为主,但近年来,随着对肠内营养认识的深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早期肠内营养对胃肠外科手术后的患者恢复具有积极作用。肠内营养是指通过胃肠道途径提供营养物质,其优点在于能够维持肠道黏膜的完整性和功能,促进胃肠道蠕动和消化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相比于肠外营养,肠内营养更符合生理状态,能够提供更好的营养效果。然而,胃肠外科手术后患者的胃肠道功能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如何合理、安全地实施肠内营养成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胃肠外科手术后早期应用肠内营养的效果及其护理措施,以期为临床提供有益的参考。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231月到20236胃肠外科收治的90例手术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其中,观察组男性25例,女性20例;年龄25-70岁,平均年龄(45.2±10.3)岁。对照组男性23例,女性22例;年龄24-68岁,平均年龄(44.8±9.7)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肠外营养支持,通过中心静脉导管或外周静脉途径接受肠外营养液以满足基本营养需求,成分包括葡萄糖、脂肪乳剂、氨基酸、电解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同时接受常规护理措施如定期监测生命体征、保持静脉导管通畅、预防静脉炎和感染等。观察组患者则在术后24小时内开始实施早期肠内营养,通过鼻胃管或鼻肠管途径接受肠内营养液,成分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以提供足够的能量、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除了与对照组相同的常规护理措施外,为了确保肠内营养的顺利实施,观察组患者还接受了特殊护理措施,包括鼻胃管或鼻肠管的固定和维护、肠内营养液的配制和输注、胃肠道功能的监测以及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护士定期检查管道的固定情况以确保通畅,并定期更换固定胶布以减少皮肤刺激和感染风险。营养师制定个性化肠内营养方案,护士严格按照方案配制营养液并通过输液泵控制输注速度和总量。医护人员密切观察患者的胃肠道症状并根据情况调整营养液成分和输注速度,同时定期监测患者的电解质、酸碱平衡及肝肾功能等生化指标以评估安全性和效果。针对手术后患者可能存在的心理问题,医护人员加强心理护理并提供情感支持和心理疏导,同时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肠内营养的健康教育以提高依从性和自我管理能力。

1.3观察指标

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恢复时间(包括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经口进食时间和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患者满意度。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²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术后恢复时间比较

表1 胃肠外科手术患者术后恢复时间对比(土s)

组别

例数

肛门排气(d)

排便(d)

经口进食(d)

住院(d)

观察组

45

3.10±0.50

1.50±0.50

3.20±1.20

9.50±1.50

对照组

45

4.20±0.50

2.50±0.80

5.25±1.30

14.50±2.30

t值

10.4355

7.1106

7.77291

2.2149

P值

0

0

0

0

如表1所示,观察组的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经口进食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

2.2术后并发症比较

表2 胃肠外科手术患者术后情况对比[n(%)]

组别

切口感染

腹腔脓肿

尿路感染

总发生率

观察组

4

2

1

14 (8.88%)

对照组

5

5

2

212 (26.66%)

x2值

4.8649

P值

0.0274

如表2所示,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2.3

满意度比较

表3 胃肠外科手术患者组满意度情况对比[n(%)]

组别

n

满意

基本满意

不满意

总满意度

观察组

45

25

19

1

44 (97.77%)

对照组

45

19

16

10

35 (77.77%)

x2

8.389

P

0.0037

如表3所示,观察组的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简而言之,本研究探讨了胃肠外科手术后早期应用肠内营养的效果及其护理措施。通过随机对照试验设计,比较了常规肠外营养与早期肠内营养在胃肠外科手术后的应用效果。结果显示,早期肠内营养能够显著缩短术后恢复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并提高患者满意度。这一发现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和实践价值,为胃肠外科手术后的营养支持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早期肠内营养在胃肠外科手术后的应用具有显著的优势。传统的肠外营养虽然能够提供基本的营养需求,但无法满足胃肠道的生理功能恢复和黏膜屏障的维护。而早期肠内营养能够直接提供营养物质给胃肠道,促进胃肠道功能的恢复,维持肠道黏膜的完整性和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肠内营养还能够刺激胃肠道激素的分泌,促进胃肠道蠕动和消化功能恢复,有利于患者的快速康复。本研究结果显示,早期肠内营养能够显著缩短胃肠外科手术后的恢复时间。具体而言,观察组的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经口进食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这一结果表明,早期肠内营养能够促进患者的胃肠道功能恢复,加速术后康复进程。同时,由于肠内营养的实施相对简便、经济,也能够减轻患者的医疗负担,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本研究还发现,早期肠内营养能够显著降低胃肠外科手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在观察组中,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这可能与肠内营养对胃肠道功能的维护和促进有关。通过早期提供营养物质给胃肠道,可以维护肠道黏膜的完整性和功能,减少细菌和内毒素的易位,从而降低感染和其他并发症的风险。在实施早期肠内营养的过程中,相应的护理措施也是不可或缺的。护士需要定期检查鼻胃管或鼻肠管的固定情况,确保管道通畅,并定期更换固定胶布以减少皮肤刺激和感染的风险。同时,营养师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肠内营养方案,确保营养的均衡和稳定。护士在配制和输注肠内营养液时需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无菌原则以防止污染和感染的发生。此外医护人员还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胃肠道症状并根据情况调整营养液成分和输注速度以确保肠内营养的安全性和效果。同时定期监测患者的电解质、酸碱平衡及肝肾功能等生化指标以评估安全性和效果也是非常重要的护理措施之一。本研究结果表明胃肠外科手术后早期应用肠内营养能够显著缩短术后恢复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并提高患者满意度。为了保证肠内营养的顺利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也是不可或缺的。

参考文献

[1]刘朕. 优质护理在胃肠外科老年患者空肠输注肠内营养中的干预效果研究 [J]. 基层医学论坛, 2021, 25 (33): 4775-4777.

[2]袁卫民. 早期肠内营养对结肠癌患者术后免疫功能和康复的影响 [J]. 食品安全导刊, 2021, (23): 96-97.

[3]吴志梅,李婷丽. 综合护理对老年胃肠外科肠内营养支持患者营养及睡眠的影响 [J].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 2021, 8 (02): 250-251.

[4]笪开秀. 肠内营养在胃肠外科术后的早期应用及护理分析 [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20, 8 (25): 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