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服务在儿外科的应用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2-28
/ 2

优质护理服务在儿外科的应用效果

王芳

泰安市妇幼保健院  外一科  山东泰安  271000

摘要:目的分析围手术期亲情化服务在儿外科优质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18年3月期间我院儿外科收治的512例患儿围术期治疗期间,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5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亲情化服务护理,对两组患儿的家属对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评分比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满意率比对照组高;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比对照组高,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儿外科围术期患儿实施优质护理过程中,应用情亲化服务,能够使临床护理的满意度得以有效提高,并提升临床治疗依从性,提高患儿生活质量,具有显著推广价值。

关键词:亲情化服务;优质护理;围术期;效果观察

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健康的重视也随之增加,并对临床的治疗以及护理也提出了相应的要求。由于儿外科患儿的年龄较小、心灵较脆弱,且患儿的病症缺乏典型性,病情发展速度较快,再加上患儿容易受到疾病的折磨,在进行治疗的时候,就会出现较严重的哭闹现象[1]。因此,在对患儿围术期治疗期间实施治疗的时候,需要给予患儿相应的护理干预,由护理人员与患儿进行耐心、细心的交流,并对与患儿实施沟通的技巧进行充分掌握,通过对亲情化护理理念的运用,从而使患儿获得更加全面、全方位、全程的护服务[2]。为此,我院选取了2017年9月~2018年3月期间我院儿科收治的512例患儿,对观察组护理过程中运用亲情化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现做出以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科室2017年9月~2018年3月期间我院儿外科收治的512例患儿,在围术期治疗期间,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6例,其中观察组男180例,女76例,年龄在1个月-13岁之间,平均(6.5±5.5)岁;对照组男173例,女83例,年龄在1-13岁之间,平均(6.5±5.5)岁。所有患儿家属均自愿参与本次研究,且签署相应的知情同意书。两组患儿的基本情况对比,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能够进行比较。

1.2方法

对照组患儿接受本科室的常规临床护理。观察组实施亲情化服务的优质护理,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职业素质培训,规范护理:对外儿科护理人员进行培训,提升外儿科的整体护理质量,对优质护理的相关理念进行优化。根据儿外科护理的相关操作,对护理人员实施儿童静脉留置针穿刺技术,儿童洗肠,儿童静脉采血等相关技术的培训,护理人员在完成培训后,需要对其进行相应的考核,对于不符合考核标准的护理人员,需要进行再次培训,直至所有护理人员均合格。由于在儿外科患儿围术期治疗期间护理中,需要让患儿充分感受到“亲情”,因此,需要对护理人员实施亲情化优质护理理念培训,并将其应用于实际护理过程中,以此使每个护理人员能够充分的掌握亲情化护理的相关理论知识,并使其与患儿之间的关系得以有效缓和,促使患儿的治疗依从性得以有效提高。(2)优质环境护理:患儿到医院治疗的时候,通常会对医院的环境以及护理人员产生陌生感或者恐惧感,再加上患儿家属更多的关注患儿的病情以及感受,就会使患儿的负面情绪显著增加。根据相关心理学研究显示,儿童通常会对色彩较为敏感,如果病房的布置能够像患儿在家中一样的温馨、舒适,就能够对患儿的情绪进行安抚。同时,护理人员需要加强对病房的实际温度、湿度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并以彩色的壁纸对病房进行相应装饰,以此为患儿营造一个更加轻松愉悦的环境。(3)优质健康教育:想要确保亲情化服务理念得以有效贯彻落实,护理人员需要在患儿入院的时候,通过通俗易懂的语言或者相关图片,对患儿及其家属实施患儿围术期健康教育,以此使患儿及其家属能够对该疾病的相关知识得以全面认识。同时,护理人员可以将患儿围术期健康教育的有关知识贴在病房以及插放科室走廊健康宣传栏,在对患儿实际状况进行相应评估后,为其制定相应的健康教育计划表,并通过讲故事、示教等方式进行一对一讲解。并通过集体宣教的方法,将疾病的围术期相关知识,如预防知识术前术后注意事项出院宣教及指导讲解给患儿家属,避免疾病复发。(4)强化服务意识:儿外科需要对护理人员所具备的护理理念进行强化,并将亲情化服务的理念应用于实际患儿围术期护理过程中,并将渗透于患儿围术期护理的各个环节当中,以此使患儿尽可能的感受到像家一样的温馨与舒适,并使患儿获取细致、周到的服务。

1.3临床观察指标

(1)通过本院所制定的满意度调查表,对患儿家属对患儿围术期护理的满意度进行调查,主要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三级,满意率=(非常满意+满意)/例数×100%。

(2)生活质量评价:通过WHOQL-BREF量表,进行生活质量的评分,主要包括心理领域、生理领域、环境领域、社会领域,满分为100分,分数与生活质量评分呈正比。

1.4统计学分析

以SPSS20.0软件对本次数据进行处理,其中,计数资料(%),X2检验;计量资料(?x±s),t检验,数据相比,P小于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的满意率比对照组高,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结论

儿外科护理工作的难度相较于成人护理而言,难度更大,更为复杂,产生的医疗纠纷更多。再加上儿外科患儿的年龄较小、心灵较脆弱,其病症缺乏典型性,病情发展速度较快,在实际进行治疗的时候,就会出现较严重的哭闹现象[3]。这就需要给予患者相应的护理干预,而优质护理作为较为新型的护理措施,其主要是遵循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理念,并渗透相应的亲情化服务模式,以此使患儿获得更加人性化、全面的护理措施[4]。再加上亲情化服务主要就是对“患者本位、关爱生命、呵护健康、奉献社会”的理念进行提倡,因此,将其应用在儿外科优质护理中,不仅可以使患者及其家属的各项需求得以满足,而且能够有效减少医疗纠纷的出现。本次研究中,在实际护理过程中,通过对儿外科护理人员的自身素质以及对服务理念进行相应培训,能够使护理人员充分掌握亲情化服务优质护理理念,并将其应用于实际患儿围术期护理过程中,并通过相应的健康宣教,从而使患儿获得更加全面、周到的服务,最终使患儿的治疗依从性得以有效提高,使家属对患儿围术期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得以有效提高[5]。

本次研究显示,观察组满意率比对照组高;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比对照组高,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通过优质护理,加以亲情化服务护理模式,能够有效缩短患儿的住院时间,并使护理满意度有效提高。

对儿外科围术期患儿实施优质护理过程中,应用情亲化服务,能够使临床护理的满意度得以有效提高,并提升临床治疗护理依从性,具有显著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杨红,曹春红.“亲情化”服务应用于儿科优质护理服务中的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26):247.

[2]王菁,孜依丹?买买提.“亲情化”服务应用于儿科优质护理服务中的效果观察[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7,1(05):230-231.

[3]黄池桃.小儿头皮静脉的穿刺要做到规范化、精细化和亲情化[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4,9(01):265-266.

[4]刘梅鼎,任明晶.优质护理在儿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农村卫生,2018(12):24.

[5]黄荣.儿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后对护理质量的影响[J].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2018,2(06):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