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性愈合理论在压力性损伤护理的进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2-23
/ 2

湿性愈合理论在压力性损伤护理的进展

孙洪娜

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二医院  河北 唐山 063000

摘要:本论文探讨了湿性愈合理论在压力性损伤护理中的应用进展。湿性愈合是一种治疗方法,通过维持创面湿度促进创面愈合。在压力性损伤护理中,湿性愈合理论被广泛应用于预防和治疗压疮等损伤。本论文通过介绍湿性愈合理论的基本原理、应用历史、优势和劣势,分析了湿性愈合在压力性损伤护理中的有效性。此外,本论文还探讨了湿性愈合理论的发展历程、未来研究方向和在压力性损伤护理中的潜在应用。总的来说,湿性愈合理论在压力性损伤护理中具有重要作用,并且在未来的研究中也有很大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湿性愈合;压力性损伤;护理;创面

压力性损伤是一种常见的严重健康问题,特别是在长期卧床或坐位的人群中更为普遍。根据统计,每年全球约有240万人受到压疮的影响,造成严重的身体痛苦和医疗负担。尽管有许多预防和治疗压力性损伤的方法,但仍有很多患者面临治疗失败和再发的风险。湿性愈合理论是一种新兴的治疗方法,已被广泛应用于压力性损伤护理中。该方法通过维持创面的湿度,促进创面的愈合和恢复。与传统的干性愈合相比,湿性愈合理论在预防和治疗压疮等损伤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如提高愈合速度、降低疼痛和减少感染风险等[1]

一、湿性愈合理论压力性损伤概述

压力性损伤是指由于外部压力长时间作用于皮肤和组织而引起的损伤。这种损伤通常出现在身体骨骼突起部位,如骨盆、踝部、坐骨、尾骨等。常见的症状包括皮肤红肿、疼痛、水疱和溃疡等。压力性损伤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长期卧床或坐位、缺乏运动、年龄、营养不良、慢性疾病等。这些因素导致局部组织缺血、缺氧、代谢紊乱等,从而引起组织损伤和坏死。压力性损伤是一种常见的严重健康问题,尤其是在长期卧床或坐位的人群中更为普遍。据统计,每年全球约有240万人受到压疮的影响,造成严重的身体痛苦和医疗负担。尽管有许多预防和治疗压力性损伤的方法,但仍有很多患者面临治疗失败和再发的风险。

湿性愈合理论是一种新兴的治疗方法,已被广泛应用于创面愈合和压力性损伤护理中。该方法通过维持创面的湿度,促进创面的愈合和恢复。相比传统的干性愈合,湿性愈合理论在预防和治疗压疮等损伤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如提高愈合速度、降低疼痛和减少感染风险等。湿性愈合理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例如,古埃及人曾使用蜂蜜和动物脂肪来治疗创伤。现代湿性愈合理论最早由德国医师乔治·戈尔曼提出,他发现维持创面湿度有助于创面愈合。自那时起,湿性愈合理论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研究,其在临床实践中的效果逐渐得到了认可和证实。

二、湿性愈合理论的原理

(一)解释湿性愈合的基本原理

湿性愈合理论是一种基于人体自然愈合过程的治疗方法。湿性愈合的基本原理是维持创面的湿度,通过提供一个适宜的环境,促进细胞增殖和基质重塑,从而加速创面愈合和恢复[2]。相比于干性愈合,湿性愈合可以提高创面的生物活性,促进创面内新生血管和胶原纤维的形成,同时减少创面的疼痛和感染风险。

(二)讨论湿性愈合与干性愈合的区别

湿性愈合与干性愈合是两种不同的创面愈合方式。干性愈合是指将创面暴露在空气中,通过形成干燥的痂皮来保护创面。而湿性愈合则是通过保持创面湿润,形成一层薄膜来保护创面。相比于干性愈合,湿性愈合具有许多优势。首先,湿性愈合可以提高创面的生物活性和细胞增殖速度,促进创面愈合。其次,湿性愈合可以减少疼痛和感染风险,因为它可以形成一个保护性的薄膜,防止创面的感染和干燥。

(三)探讨湿性愈合的优势和劣势

湿性愈合的优势包括促进创面愈合和恢复、减少疼痛和感染风险、提高创面的生物活性和细胞增殖速度等。此外,湿性愈合还可以为医护人员提供更好的观察和管理创面的机会。然而,湿性愈合也存在一些劣势。首先,过度保湿可能导致感染和皮肤软化等问题。其次,湿性愈合需要密切的观察和管理,否则可能导致创面感染等问题。

三、湿性愈合在压力性损伤护理中的应用

(一)介绍湿性愈合在压力性损伤护理中的应用历史

湿性愈合理论在压力性损伤护理中的应用始于上世纪80年代,当时学者们开始注意到湿性愈合理论在糖尿病足、烧伤等创面治疗中的优越性,并将其引入到压力性损伤护理中。随着对湿性愈合理论认识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护理实践开始采用该方法,特别是在长期卧床或坐位的患者中。

(二)分析湿性愈合在预防和治疗压疮中的有效性

压疮是长期卧床或坐位患者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给患者带来痛苦,并增加医疗费用。湿性愈合在预防和治疗压疮中的应用已经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验证。研究表明,湿性愈合可有效降低压疮的发生率和疼痛程度,并加快创面愈合。相比于传统的干性愈合,湿性愈合能够更好地保持创面的湿度和温度,促进细胞分裂和组织再生,从而加快愈合过程。此外,湿性愈合还能够减少感染的风险,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三)探讨湿性愈合在其他压力性损伤护理方面的应用

除了在压疮预防和治疗中的应用,湿性愈合还可以在其他压力性损伤护理方面发挥作用。例如,在慢性创面和手术后伤口愈合中,湿性愈合可以加速愈合过程,降低疼痛和感染的风险

[3]。在创面护理中,湿性愈合也可以减少疤痕的形成,并提高创面的美观度。此外,湿性愈合还可以用于特殊人群的护理,例如老年人、婴儿和患有过敏或敏感皮肤的人群。

四、结束语

本文总结了湿性愈合理论在压力性损伤护理中的应用及其优势。通过对湿性愈合的基本原理和与干性愈合的比较,我们认识到湿性愈合能够促进创面愈合和恢复,同时降低疼痛和感染风险。在压疮预防和治疗中,湿性愈合已被广泛应用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此外,湿性愈合还可以在慢性创面、手术后伤口愈合、疤痕形成减少以及特殊人群护理等方面发挥作用。未来的研究可以关注如何更好地应用湿性愈合技术,发展更加有效的创面处理工具和产品,并深入探究湿性愈合的机制和治疗效果。我们强调湿性愈合在压力性损伤护理中的重要性,提醒医护人员和患者在创面处理和护理中应该更加注重湿性愈合技术的应用,以提高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饶春妮,罗朝虹,杨海艳.湿性愈合技术在难愈性创面中应用的护理体会[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21,7(05):94-96.

[2]王立琴.湿性愈合理论在高位截瘫多处压疮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探索[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5(21):4+15.

[3]马宝府,韩立云.湿性愈合理念在压力性损伤护理中的应用进展[J].中国乡村医药,2020,27(07):75-76.DOI:10.19542/j.cnki.1006-5180.0038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