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文化舞蹈的创作思路与创新方向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2-02
/ 2

群众文化舞蹈的创作思路与创新方向探究

杨冬

河北省秦皇岛市海港区群众艺术馆066000

摘要:群众文化舞蹈创作及编导工作在实践开展的过程中,不仅要重视以群众文化为基础,也应当注重不断追求灵活与创新。通过本文分析可知,现阶段群众文化舞蹈的创作和编导仍然存在受重视程度不足、群众生活联系紧密度不足、缺乏专业人才支持的现象。需要在实践工作中引起充分重视、紧密联系群众生活、既培养素质过硬的创编人才,为提升群众文化舞蹈创编工作质量、为群众提供更加丰富多元的文化服务和精神支持提供保障。

关键词:群众文化;舞蹈创作;联系生活

引言:

群众文化舞蹈以群众的思路、群众的兴趣为基础进行舞蹈创编的一种工作内容。群众文化舞蹈的创编思路既要追求创新性又要讲求接地气。即和群众的真实需求应当保持高度一致。在舞蹈创编时,也需要考虑群众的舞蹈活动参与能力和主观兴趣,在调整创作思路、探索新的创新方向时明确目标。但目前由于群众文化舞蹈的创作和创新实践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需要。解决实际问题,明确创新创作的思路与方向。

一、群众文化舞蹈创作工作落实中的典型问题

(一)受重视程度不足

群众文化舞蹈创作及编导工作落实时,受重视程度不足的现象比较常见。这与群众文化舞蹈来源于群众缺乏相应的专业基础知识有一定的关系。具体来讲,群众文化舞蹈创作编导具有一定的难度,既要考虑舞蹈专业颠倒工作的要求,又需要结合群众的基础情况,群众文化的具体内容进行综合考虑。在考虑多方面因素的情况下,创新和编导工作必然会存在一定的困难。在难度相对较大的情况下,部分编创工作人员对于群众文化舞蹈的编创工作就会存在缺乏重视程度,未能及时有效跟进落实的现象[1]

(二)群众生活联系紧密度不足

从实际出发来讲,群众舞蹈创编工作还需要回归群众的日常生活,从群众的日常生活出发寻找素材资源,为取得更好的创编工作效果奠定基础。但目前基于群众文化的舞蹈创编工作未能真正意义上做到深入基层。这主要是由于基层群众文化、群众需求的调查研究工作覆盖面广,具体工作程序相对比较复杂。群众文化与舞蹈相结合时会遇到一些现实困难,这导致舞蹈创编工作者在深入群众联系群众的积极性上受到影响。除此之外,创编工作者在进行舞蹈作品的创作时,更加注重将技巧和动作的创新融入到作品中。未能结合群众的实践能力以及群众文化的地域特色,融入一些具有针对性的元素。在舞蹈创编时,虽然保留了创编工作的创新性和艺术性,但群众对于舞蹈作品的认同度、喜爱度却受到了影响,这不利于舞蹈作品的普及。

(三)缺乏专业人才支持

专业人才是指,创编工作落实开展时,具备群众文化基础和专业实践能力的人才。目前基层各部门对于专业人才队伍的培养和建设缺乏重视程度,培养建设力度不足,导致创编工作在落实时缺乏专业人才做支持。创编工作遇到问题时,也无法引进先进的技术和方法做到优化调整创编工作状态、提升创编工作质量。在这种背景下,群众文化舞蹈的创作和创新编辑工作必然会受到质量维度、实践普及维度的影响导致群众文化舞蹈的创作和实践在效果上存在问题[1]

二、群众文化舞蹈创作思路

基于群众文化这一基础进行舞蹈创作需要明确基本思路。具体来说,为了在舞蹈创作的过程中,渗透群众文化,充分体现出群众文化,在舞蹈创作实践中应当把握以下几个要点进行群众舞蹈的创作,一是应当首先深入群众,了解不同地区的群众文化特色以及群众文化发展趋势为舞蹈创作背景下的群众文化分析,研究群众文化融合渗透做好准备[2]。具体来说,不同地区群众文化的了解和把握过程中需要关注风俗习惯,审美特征等。力求在群众文化舞蹈创作过程中,能够首先体现出群众文化,从舞蹈作品中折射出群众文化的光芒和魅力。二是应当注重结合群众的需求,提升舞蹈作品的和实践性。对于基层群众来说,其对于舞蹈作品的接受程度与舞蹈作品本身的可实践性有一定的关系。因此,在创作群众文化做基础的舞蹈作品时,应当尽可能选择利益较为浅显,与群众生活联系更为紧密的舞蹈作品创作元素。

三、群众文化舞蹈创作的创新策略

(一)引起充分重视

为了促进群众文化舞蹈创作,首先应当从基层入手加强宣传推广力度,提升基层群众对群众文化舞蹈创作的重视程度。促使其认识到群众文化基础上的舞蹈作品对于宣传群众文化做好群众工作所起到的重要作用[2]。除此之外,在追求创新的过程中,还可通过与其他舞蹈创编工作人员的有效沟通交流,了解舞蹈创编工作落实时可能遇到的典型问题,并且协同解决具体问题,提高舞蹈创编工作的创新效果。

(二)紧密联系群众生活

紧密联系群众生活主要是指,一方面可在舞蹈创编工作的落实中积极听取来源于基层群众的意见和建议,保证舞蹈创编中的关键元素核心内容与群众的日常生活有非常紧密的联系。另一方面,也应当在舞蹈创编的过程中融入具有地域特色的生活化元素,群众生活区域的地域性特征元素,使得舞蹈作品的主题内容、舞蹈动作等与群众的日常生活产生更加密切的联系。从基层群众的角度上来说,当其能够在舞蹈作品中感受到自己所熟悉的生活化元素,也能够激发群众主动参与的舞蹈表演活动中的主观能动性。

(三)培养素质过硬的创编人才

培养素质过硬的舞蹈创编人才主要强调,在群众文化舞蹈创作实践的过程中,应当重视从群众中培养青年专业舞蹈创编人才。同时,对于现有创编工作人员要加强培训教育力度,提升其创编技术能力。从理论维度到实践维度,使其更加充分的体会到创编工作中实现创新优化的重要性。以建设素质过硬的创编人才队伍作为基础动力,促进群众文化舞蹈创新实践有良好的效果。

四、结束语

通过本文分析可知,群众文化舞蹈创作思路,应当以群众作为基础创作实践的环节,也应当注重不断追求创新和优化,为取得更好的创作实践效果奠定基础。在群众文化舞蹈创作和创新实践的过程中,也应当由创编工作人员不断提升个人的能力水平,为适应新时期群众文化舞蹈创编工作要求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赵兰华. 基层文化馆群众舞蹈创作编排的路径探索[J]. 文化月刊, 2023, (12): 132-134.

[2]徐芯. 提高群众文化舞蹈创作审美高度的策略探思[J]. 艺术大观, 2023, (29): 106-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