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艺+农机”对农业发展作用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2-02
/ 2

“农艺+农机”对农业发展作用分析

买买提•贾马力

库车市哈尼喀塔木乡农业技术推广站  842007

摘要:农业是国家经济的重要支柱和农民生计的重要来源,而农艺和农机作为农业发展的两个重要方面,对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作用。现代农业强调农艺与农机的有效结合,二者的有机结合能够极大地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促进农村农业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相关部门要促使农机、农艺相融合,就要建立完善的农机、农艺协作攻关机制和农机、农艺推广机构紧密配合工作机制,加快推广普及重点环节的农艺技术和农机化技术,为促进农业现代化和农民持续增收注入新的动力。本文针对“农艺+农机”对农业发展作用相关内容进行探讨,仅供参考。

关键词:农机农艺融合;农业生产;作用

一、“农艺+农机”对农业发展作用

(一)纾解农业发展的急需问题

在当前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农业发展面临着一系列紧迫的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如何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减轻人工劳动负担以及保证食品安全与质量。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到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而农艺和农机力量的结合,正是为了纾解这些农业发展的急需问题而存在的。农艺是农业技术和种植经验的有机结合,通过科学合理地规划农田种植结构、优化农作物品种选择以及采用先进的种植管理技术,可以大幅提升农作物产量和品质。而农机则是农业机械化的核心,通过引入先进的农业机械设备,可以有效减轻农民的劳动强度,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因此,将农艺和农机有机结合起来应用于农业生产中,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解决目前农业发展所面临的诸多问题。

(二)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关键所在

农业机械化发展是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合理地推动和应用农业机械化技术必将促进农业的快速发展和现代化转型。而农业机械化的核心则体现在将农艺与农机相结合,实现机械化技术在农业中的最佳运用。农艺需要通过科学研究和实践经验的总结不断完善,以确保种植技术的高效性和可持续性。然而,仅有农艺的发展还不足以应对当下农业生产中存在的劳动力不足、生产操作复杂等问题。而农机的引入,则可以补充农业生产中人力资源的不足,提高劳动效率和经济效益。当农艺和农机紧密结合时,就能够实现更高水平的农业机械化发展。比如,在作物的播种、施肥、病虫害防治以及收割等环节,合理选择和应用农机设备就能够极大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减轻农民的体力劳动负担,并且降低对农药和化肥的依赖。此外,农艺和农机的结合还有利于推广先进的农业科技和管理经验,促进农业生产的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

二、科学做好“农艺+农机”的策略

(一)注重农机农艺知识和技术培训

现代化的农业生产与传统农业生产之间存在的区别,主要是因为农机的应用,所以,就需要根据当地情况调整农业技术,使玉米和小麦等农作物的农业生产实现机械化,这样在玉米和小麦的生产中农民的农业技术需要一定得掌握,因此,要做好农民农艺知识方面的培训,要求农民在生产中可以按照现代化农业生产标准来进行生产,在播种、整地、管理等一系列环节可以配合机械作业的要求,进行机械化生产,最终提高工作质量与工作效率。另外,可以聘请农技方面的专家为学员讲解农作物的农技与农艺课,让学员能够懂得农业生产中农业机械的重要性,认识到通过农业机械来完成农业技术的推广的意义,并且使学员掌握更多的农业技术。

(二)重视融合,建设融合体系

实现农机与农艺相互融合的引导与促进,要求在农作物的生产环节,严格按照农业生产的标准将各自的优势完全发挥出来,确保两者能够共同作用、共同发展,其基本原则在于谁先进就以谁为主体,通过相互的结合发展,摒弃独立进行,最终两者的相互融合,并非是农机与农艺的独立发展。在农作物的生产环节,还要制定相互匹配、科学合理、相互促进的农艺与农机作业标准,建立对应的融合体系,从种子、农机、土肥、植保等各个方面入手,做好生产环节的完善化处理,实施标准化的管理,这样就可以为机械化创造对应的条件,规范化地调整农艺技术,使其尽可能适应标准化的机械作业生产。

(三)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农艺和农机在农业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要进一步发挥他们的效应,需要加大政府的政策支持力度。首先,政府应该发挥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引导作用。通过给予农户购买农机的补贴资金,可以有效地引导农民使用先进的农业机械设备。为了确保资金的有效利用,政府还应该适当向提高农业机械化的薄弱环节倾斜,将补贴资金更加有针对性地用于改善农机装备结构和布局,推进薄弱环节的突破。这样可以使农业机械化水平得到全面提升。其次,政府必须调整优化农机装备结构和布局。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农业机械装备也在不断更新换代。政府应该及时了解最新的农机装备情况,并根据农地条件、农作物品种等因素进行合理配置,以提高农机的使用效率和农田的产出率。

(四)强化薄弱环节农机化和新机具的研发、应用力度

在当前农业发展的背景下,农艺和农机的结合是推动农业持续发展、提高农业生产效益的关键因素之一。为了充分发挥农艺和农机的积极作用,我们需要加大对农机化和新机具的研发和应用力度,以进一步解决农业生产机械化的技术瓶颈。首先,相关部门应紧密结合实际,组织科研单位、大专院校、技术推广和试验鉴定单位、生产厂家等各方力量,共同致力于农机化和新机具技术的研发工作。通过深入挖掘现有技术的潜力,突破技术难点,开发出更加先进、高效、适用的农机具,为农业生产提供更优质的技术支持。其次,除了研发工作外,还需要加强对农机技术的集成应用。在现代农业生产中,各种农机与农艺的配合使用,能够更好地发挥其优势,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因此,要加强对农机与农艺的协同研发,并促进其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例如,结合农作物生长的特点和需求,开发出相应的农机作业方案,并确保农机的操作与农作物需求相匹配,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

三、结语

综上所述,相关部门要坚持农机农艺相融合,建立完善的农机、农艺协作攻关和农机、农艺推广机构紧密配合工作机制,加快推广普及农艺技术重点、关键环节和农机化技术,为促进农业现代化和农民持续增收注入新的动力。

参考文献:

[1]马开远.树立农机农艺融合理念,推进农机推广工作创新发展[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1,(03):7-8.

[2]李玉石.如何加强农机农艺的融合发展[J].农机使用与维修,2021,(03):139-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