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细化管理在儿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1-31
/ 2

精细化管理在儿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观察

黄丹萍

四川大学华西金堂医院 四川成都 610499

【摘要】目的:观察分析精细化管理用于儿科临床教学的效果。方法:将2015年8月至2023年8月时间段到院实习的30名儿科临床医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划分为两组,即研究组和参照组,各有15名。参照组采取常规教学管理,研究组采取精细化管理,对比分析两组医学生教学效率评分和教学满意度评分。结果:研究组医学生教学效率评分、教学满意度评分均比参照组高,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儿科临床教学中应用精细化管理,效果明显,可提高教学水平,具有应用价值以及推广价值。

【关键词】临床教学;儿科;精细化管理;教学效率

儿科临床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不仅要求在在校期间学习理论知识以及基本技能,同时还可进行临床实习[1]。在临床实践教学中,临床教师的主要责任就是把理论知识和实践有机结合,熟练掌握儿科临床教学基础理论知识以及实践技能[2]。在传统教学过程中多以教师讲解为主,医学生多依赖带教教师,教学内容随意性比较大且缺乏相应的规范性,教学质量较低。我院近年来在儿科临床教学中应用了精细化管理,取得了较好效果,现就具体报道进行探讨分析。

1 资料和方法

1.1基本资料

    将2015年8月至2023年8月时间段入院实习的30名儿科临床医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全部医学生均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且愿意参与研究。随机划分为两组,分别是研究组和参照组,各有15名。研究组男10名,女5名;年龄在20-28岁之间,平均值21.31±0.23岁。参照组男11名,女4名;年龄在20-27岁之间,平均值21.34±0.25岁。两组医学生基本资料比较,无差异,P>0.05,结果有可比性。

1.2方法

    参照组采取常规教学管理模式,研究组采取精细化管理,首先精准教学目标,制定全面且合理的教学计划,按照教学目标进行带教,经常性考查,及时反馈,以动态的方式对带教方式进行调整。在教学管理中注意教学队伍的选择,增强带教教师精细化管理理念,为教学工作的开展奠定好基础。其次,细化教学流程,确保教学质量,按照教学目标编写相应的实习手册,如规章制度、具体教学内容、工作班次以及岗位职责等,逐条细化基础知识以及专科知识,确定教学重点,采取一对一的专人负责制,把教学任务落实至具体的人,在带教教师的指导下实习生分管相应数量的患儿,完成小讲课、教学查房等,将患者和其家庭作为核心。带教教师带领实习生对患儿进行分管,按照医院医学教学的技能操作项目施予针对性的教学,将病例联合起来进行专科知识的讲解,提高基础操作技能以及专科能力,掌握儿科常见疾病的诊治方式。注重职业风险教育,提高医学生防护意识,当医学生入科室,就职业防护方面的知识进行专题培训,这对可能发生的职业损伤予以标准示范,注重训练以及具体指导。最后加强评价,以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根据周目标实施评价和记录,结合教学活动开展情况,对教学方式进行合理地调整,对教学策略进行优化,实施终结性评价。带教教师根据医学生的整体情况进行实习鉴定。

1.3观察指标

以问卷调查的形式评价两组医学生教学效率、教学满意情况,各指标分别以百分制进行判断,分值越高,说明教学效率以及教学满意度越高。

1.4 统计学软件处理分析
  全部数据均输入至EXECL中,用SPSS24.0软件处理。均数(Mean Value)加减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IMG_256)表示计量资料,%表示计数资料。分别以t和x2进行比较检验,P<0.05说明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研究组和参照组医学生教学效率评分、教学满意度评分比较见表1,经比较分析可知,研究组医学生教学效率评分、教学满意度评分均明显比参照组高,两组数据比较,P<0.05。

表1 两组医学生教学效率评分、教学满意度评分比较(分)(IMG_256

分组

教学效率评分

教学满意度评分

研究组

93.02±2.06

93.54±3.01

参照组

83.65±2.98

84.03±3.08

t

10.017

8.553

P

0.000

0.000

3 讨论

儿科作为医院众多科室中重要的构成部分,其对于临床医生的要求也比较高。在医学教育中临床教学作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培养医生的重要环节,也是实习医生进入至临床工作前不可获取的一个环节,若在该过程中能够较好地引导学生,能够使医生在该过程中感同身受,切实认识到儿科临床工作的重要性,能够很好地坚定自身信念[3-4]。和其他临床学科比较,由于其研究的对象为儿童,在工作中可能会存在沟通交流不畅等问题,故急需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改变当前儿科临床教学存在的问题。精细化管理作为现代管理理念,将其用于儿科临床教学中,通过优化管理各环节,可确保带教工作的规范化以及标准化,有利于带教教师积极性以及带教水平的提高,更加有利于医学生掌握理论知识以及实践操作技能[5]。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教学效率评分和教学满意度评分明显比参照组高,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

综上可知,在儿科临床教学中应用精细化管理,可显著改善教学质量,所获效果满意,具有应用价值和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杨少丽,唐利华,冯超,等. Mini-CEX思维下精细化联合管理在儿科护理临床教学中的应用[J]. 教育教学论坛,2020(40):218-219.

[2]李岑,李健权,王予川,等. 儿科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分层出科考核管理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 中国毕业后医学教育,2020,4(2):181-185. 

[3]文学,薛贵军,林艳军. 精细化临床带教在急诊儿科实习生中的应用研究[J]. 中国卫生产业,2022,19(22):171-174. 

[4]王娜,陈燕,刘亚兰,等. “5+3”一体化儿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推行渐进式分级管理的思考[J]. 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18,38(3):455-459. 

[5]唐云飞,朱亭立,胡晓静. 超低出生体重儿精细化照护培训方案的构建及应用研究[J]. 中华护理杂志,2021,56(2):177-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