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推进现代化灌区建设试点进展及有关建议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1-30
/ 2

深化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推进现代化灌区建设试点进展及有关建议

周晓芬

玉溪市江川区农村水利管理站  云南省玉溪市江川区 652600

摘要:本文主要通过对深化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推进现代化灌区建设试点进展的分析,探讨了其重要性、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建议。结果表明,深化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是实现现代化灌区建设的关键环节。然而,在推进过程中存在着政策体系不完善、经济效益不明显、管理精细度不足等问题。为此,建议加强政策制定与调整、提高经济效益和资源利用效率、加强灌区管理等方面的工作。通过以上措施,将能够推动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取得更为显著的进展,促进现代化灌区建设的发展。

关键词: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现代化灌区建设;试点进展

在现代化农业发展的进程中,灌区建设是农业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灌区的现代化水平直接影响着农业生产的效能和农民的收益。为了提高农业水资源的有效利用,我国持续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旨在通过制度设计和政策调整,推动现代化灌区建设的试点工作。然而,在推进的过程中,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亟需寻求有效的解决方案。因此,本文对深化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推进现代化灌区建设试点进展的重要性、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关建议进行深入探讨。

1. 深化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推进现代化灌区建设试点进展的重要性

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是实现农业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的重要手段。以灌区为试点推进现代化建设,不仅能够提高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还能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提升农民收入[1]。具体来说,深化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能够推动农业灌溉设施的改善和优化,提高农业水利设施的运行效率和管理水平。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还可以鼓励农民合理使用水资源,推动农作物种植结构的优化和产业的升级转型。因此,深化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对于推进现代化灌区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2. 深化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推进现代化灌区建设试点进展存在的问题

在推进现代化灌区建设试点进展中,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现有的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政策体系不够完善,无法有效引导农民尤其是大户使用水资源。由于灌区建设的投入相对较大,经济效益不明显,难以吸引农民积极参与。灌区管理的精细度不足,无法确保农民的合法权益,也无法有效应对气候变化等不确定因素的影响。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与现代化灌区建设试点进展的效果和效果。

3. 深化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推进现代化灌区建设试点进展建议

3.1完善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政策体系

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是推进现代化灌区建设的重要举措,在完善改革的政策体系方面,有必要提高政策的透明度和可操作性,以确保改革措施能够顺利实施并取得实效。当前,农业水价改革涉及许多方面,涵盖了定价机制、补贴政策、收费标准等内容[2]。为了提高政策的透明度,有必要将各项政策明确地公示于众,使广大农民和相关利益相关者能够清晰地了解到改革的目标、原则和具体措施。政策公示也有助于监督和评估改革的实施情况,为政府决策提供必要的参考。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实施需要遵循灵活性和可持续性的原则,在制定政策时,应考虑到不同地区、不同农田的特点和需求,确保政策能够适应各种环境和生产条件。政策的执行应简化流程、降低操作成本,并设立相关的配套措施和监督机制,以便解决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针对市场需求和农业发展的变化,政策也需要及时调整和优化,以确保改革的顺利进行。

3.2建立科学的管理体系和机制

在推进现代化灌区建设的过程中,需要建立一套科学、高效的管理体系和机制,以提高灌区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保护生态环境,推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可以建立起由政府主导、市场机制参与的管理体系。政府在制定水资源管理政策和制度方面起到主导作用,通过制定合理的水价机制,引导农民合理使用水资源。与此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让市场资源的配置机制能够充分发挥作用,通过价格等经济手段引导农户节约用水,提高用水效率[3]。可以建立起由水利部门、农业部门、环保部门等相关部门共同参与的管理机制。水利部门负责灌区水资源的规划与配置、水资源的调度和管理等工作,农业部门负责农业水价的制定和农业用水管理,环保部门负责环境保护和水资源保护等工作。这些部门之间的协作与合作,能够使水资源的管理更加科学、高效。还可以建立起由农民、灌区管理机构等多方参与的管理机制。农民作为用水主体,应当参与到灌区水资源的管理中来。通过建立农民参与灌区管理的机制,可以使农民更加了解水资源的紧缺性,提高用水的自觉性和节约水资源的意识。还可以建立由灌区管理机构组成的管理团队,负责具体的水资源管理工作,监测水资源的使用与流向,及时调整灌溉计划,解决问题和纠纷。也可以建立起由科技创新、信息化技术支撑的管理机制。通过应用现代信息化技术,建立起灌溉设施的数字化管理系统,实现对灌溉设备的远程监控和管理,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还可以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在灌区中推广研发的节水灌溉技术和设备,提高农田灌溉水平,降低用水成本。

3.3提高农民的水资源利用和管理水平

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目的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提高灌区水资源的利用效益。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需要进一步深化农民的水资源利用和管理水平。通过开展水资源管理培训课程,向农民普及水资源的重要性和合理利用的方法。教育农民如何科学制定灌溉方案,掌握节水技术和管道维护等水资源管理技能,提高其水资源利用效率。部分农村地区供水设施老化严重,导致了大量的水资源浪费和损失。政府应该加大资金投入,改善农村供水设施的建设和维护,确保农民能够及时获得足够的水资源。现代化的灌溉设备可以更加精确地控制水量和灌溉时间,减少浪费和过度灌溉的问题。政府可以通过补贴政策鼓励农民购买高效的灌溉设备,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建立完善的水资源管理和监测体系,实时监测水资源的供需状况和用水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通过信息化技术手段,让农民能够了解并掌握灌溉水资源的使用情况,促使其更加科学地管理和利用水资源。政府部门应该与农民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定期组织座谈会和培训班,与农民共同探讨解决水资源管理问题的办法,并提供专业指导。通过媒体和宣传活动加强对农民的宣传教育,提高他们对水资源利用的重视和意识。通过加强水资源知识教育、改善供水设施、推广灌溉设备更新和智能化、建立水资源管理和监测体系以及加强与农民的沟通和指导,我们可以提高农民的水资源利用效率,实现可持续农业发展的目标。

结束语

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在推进现代化灌区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但同时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通过加强政策制定与调整、提高经济效益和资源利用效率、加强灌区管理等措施,可以推动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取得更为显著的进展,促进现代化灌区建设的发展。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的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与现代化灌区建设将取得更多的成果。

参考文献

[1]彭田, 王秋颖, 叶德成. 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对农村供水机制的影响[J]. 经济学家, 2020, 5(24): 208-209.

[2]王振华, 贾永华, 林伟林. 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路径与机制初探[J]. 经济学家, 2021, 5(11): 77-79.

[3]王洪裕, 张捷. 深化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路径选择与精细管理[J].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19, 2(1): 9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