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大单元下发现自然之美,感悟多彩四季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1-27
/ 2

语文大单元下发现自然之美,感悟多彩四季

董彩辉

河北省石家庄市鹿泉区上庄镇台头小学 050200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往往是对单篇课文进行系统地教学,并通过“字、词、句”等内容的教学帮助学生积累语文知识。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单元教学成为了教师们普遍认可的一种教学模式。大单元教学是一种综合性学习方式,强调学生对整体内容的学习与探究,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能力。在大单元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整合教材内容,搭建语文实践平台,引导学生发现自然之美、感悟多彩四季,让学生在体验中主动建构知识体系。

关键词:大单元教学;小学语文;四季之美

在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往往根据教材内容和教材编排顺序,将课文内容分割成一个个小单元,再按照教学进度依次开展教学。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虽然能够让学生在整体上掌握知识点,但是由于没有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所以无法让学生对知识点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把握。单元教学能够让学生在整体上了解知识体系,对单篇课文的学习能够融会贯通。但是教师在进行单元教学时,往往会因为追求完整的教学流程而忽视了对学生思维能力、学习能力以及综合素质的培养。[[1]]因此,在小学语文单元教学中应用大单元教学法可以有效地弥补传统单元教学中的不足。

一、大单元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师教学时存在的问题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往往会根据课文内容来划分单元,然后按照不同的单元进行系统教学。这种“一课一得”的单元教学模式虽然能够帮助学生系统地掌握知识点,但是其缺点也十分明显,那就是缺乏对学生思维能力、学习能力以及综合素质的培养。[[2]]从小学语文教学现状来看,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一)教学目标不明确:在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通常会把整个单元的教学目标全部放在一个主题上,然后再根据教材内容将各个知识点串联起来,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体系。这种教学模式虽然能够让学生在整体上掌握知识,但是由于没有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所以无法让学生对知识点有更深刻的理解。(二)课堂结构不完整:在小学语文课堂上,教师通常会按照教材内容将课文划分成几个小单元进行系统地授课。(三)教学过程不全面:在小学语文单元教学中,教师通常会对教材内容进行全面的分析和研究后再确定单元主题。这种教学模式虽然能够帮助学生全面掌握知识点,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会忽略了对学生思维能力、学习能力以及综合素质的培养,导致学生的知识结构过于单一。(四)教学方式不科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通常会根据课文内容来对单元进行划分,然后再按照教学进度依次进行授课。这种教学方式虽然能够帮助学生系统地掌握知识点,但是由于没有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所以无法让学生对知识点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把握。在新课改的推动下,大单元教学模式逐渐成为小学语文教师的共识。

二、整合教材内容,搭建语文实践平台

传统教学模式下,教材是教师进行教学设计的唯一依据,教师往往会根据教材内容制定教学目标,通过课堂教学引导学生掌握知识。而大单元教学强调教师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通过构建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因此,教师在开展大单元教学时,要通过整合教材内容,搭建语文实践平台,引导学生发现自然之美、感悟多彩四季。在执教《四季之美》一课时,教师可以围绕四季之美这一主题,以“四季之美”为主线,将文本内容整合成若干个小单元,并将每一个小单元的学习目标进行细化、整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在教授《四季之美》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围绕“春之美”“秋之美”三个主题对整篇文章进行整合。在第一单元中,学生主要学习了描写春天的词语:草长莺飞、桃红柳绿、春暖花开、百花争艳等;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引导学生对各个单元的知识点进行整合。首先,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中,引导学生观察春之美和夏之美;其次,教师可以布置学生课后查找春天和夏天的相关资料以及植物生长过程中需要经历哪些阶段等相关问题;最后,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查找的资料和调查结果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与教学重难点。

三、设计单元目标,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在语文大单元教学中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取知识,并使其主动建构知识体系。在大单元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学生实际以及单元整体内容进行单元目标的设计,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在《四季之美》大单元教学中,教师要根据《语文课程标准》中的目标要求,从“积累语言”“体会词句的意思”“学习表达方法”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教学。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将重点放在感受自然之美、感受四季之美这两方面,并围绕这两方面对学生进行相应的训练。[[3]]另外,在设计单元目标时教师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认知能力以及学习能力等对目标进行设计,以达到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目的。教师要将学生的兴趣点放在“发现自然之美”上,让学生通过对四季景色的观察和描写,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教师在设计目标时要关注学生对“发现自然之美”这一目标的理解程度。

四、整合语言文字,感悟语言文字之美

在大单元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将单篇课文学习与单元目标相结合,帮助学生对单元知识点进行梳理、整合与感悟,让学生在单元整合与实践的过程中感受到学习语文知识的乐趣,培养学生对语文学科的热爱之情。语言是语文学习的重要载体,其中的语句、段落以及篇章等都是表达作者思想和情感的重要形式,对于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情感体验有着积极作用。因此,在大单元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对语言文字进行整合与感悟,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情感体验。在教学四季之美课堂上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文章的重点,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的结构、感情,并借助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将这些内容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同时,教师还要让学生感受语言文字之美,引导学生学会用简洁的语言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五、设计拓展活动,鼓励学生自主探究

单元教学是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知识,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它强调学生对语文知识的主动建构,因此,教师要善于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平台。教师可以结合单元内容设计拓展活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如在学习《春》时,可以鼓励学生从课后练习题入手,进行相关内容的探究。例如:“你还知道哪些描写春天的古诗?”“你最喜欢哪一首描写春天的诗”等,以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另外,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设计相应的课外拓展活动。如“春之歌”等活动可以鼓励学生将自己喜欢的春天写下来,以加深学生对春之美的认识;而“我最喜欢哪一首描写春天的诗”活动则可以让学生表达自己对春天最美瞬间的感悟。

六、结语

语文大单元教学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语文教学所采取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可以帮助学生建构完整的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能力。教师在大单元教学中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整合教材内容,帮助学生把握文本整体内容;二是搭建语文实践平台,让学生在体验中主动建构知识体系;三是围绕大单元主题,让学生在合作中实现个性化学习。教师在进行大单元教学时要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和个性化表达,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深入文本内容,全面提高语文素养。当然,大单元教学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与挑战,教师需要不断完善教学方式与策略,以提高大单元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凌士彬.语文大单元教学的内涵特征及价值实现[J].教学与管理,2021.

[2]杨德铸.基于单元整体,落实语文要素——对统编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的思考[J].语文教学通讯,2021.

[3]于保东.大单元教学中单篇课文的“教”与“学”[J].教学与管理,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