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危非心脏手术冠状动脉CT造影护理中思维导图的价值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1-25
/ 2

高危非心脏手术冠状动脉CT造影护理中思维导图的价值研究

杨春琴

上海市宝山区罗店医院 放射科  201908

【摘要】目的 研究思维导图应用于高危非心脏手术冠状动脉CT造影护理中的临床价值。 方法 采用2022年9月-2023年8月我院实行高危非心脏手术冠状动脉CT造影的79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9例,观察组40例,分别实行常规护理干预、思维导图干预,对两组冠状动脉CT造影图像质量、临床不良反应进行比较。 结果 与对照组相较,观察组图像质量更高,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思维导图应用于高危非心脏手术冠状动脉CT造影护理中效果良好,提高临床患者的认知有效增强图像质量,减少临床不良反应。 

【关键词】高危非心脏手术;冠状动脉CT造影;思维导图;价值研究

高危非心脏手术在临床易发生心血管并发症,增加临床治疗难度,并对患者的生命造成严重威胁,无法保障手术安全性。冠状动脉CT造影(CCTA)在检查心血管疾病中具有较高质量、高分辨率的成像技术,有效检测冠状动脉情况,对是否存在临床风险进行探查。思维导图通过图文结合、逻辑精密的方式,能够为CCTA护理中提供科学、合理性的干预[1]。本文将思维导图应用于高危非心脏手术冠状动脉CT造影护理中进一步分析其具体应用价值,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用2022年9月-2023年8月我院实行高危非心脏手术冠状动脉CT造影的79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9例,观察组40例,分别实行常规护理干预、思维导图干预,其中对照组女21例,男18例,年龄45~71(59.63±3.17)岁;观察组女21例,男19例,年龄45~72(60.17±3.19),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均自愿参与,我院伦理委员会对本研究完全知情并批准。

1.2 方法

1.2.1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实行检查前指导患者进行呼吸、屏气训练,并提前告知不良反应及缓解方法,检查完成后提醒患者多饮水,促进造影剂更快速的排出。

1.2.2观察组应用思维导图干预 收集CCTA相关性文献及临床病例,分析其影响检查的相关性因素,进行归纳总结,绘制思维导图,内容包含CCTA基础知识、影响因素、检查时间、实行检查的重要性、护理措施。将思维导图上内容进行培训讲解,针对患者的疑问进行解答,讲解时间2d左右,有效指导患者实行屏气,10s以上为达标。在实行检查过程通过眼神、语言来鼓励患者,缓解其不良情绪,密切监测其生命体征,并在检测后进行临床风险性评估,如出血、低血压等,并避免检测后的剧烈活动,穿刺部位制动4~6h,可对肢体进行按摩。并在检查后1d均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检测保障其临床安全性。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图像质量进行统计并计算平均分比较;观察并记录患者出现不良反应进行比较。

1.4 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纳入SPSS21.0软件中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并以()表示,率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并以率(%)表示,(P<0.05)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图像质量比较

与对照组相较,观察组图像质量更高(P0.05),见表1。

1 两组图像质量比较[n,(%)]

组别

例数

图像平均分

观察组

40

3.81±0.19

对照组

39

3.24±0.35

χ2

-

3.847

P

-

0.004

2.2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与对照组相较,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P0.05),见表2。

2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n,(%)]

组别

例数

恶心呕吐

头晕

呼吸困难

总发生率

观察组

40

0(0.00%)

1(2.50%)

0(0.00%)

2.50%

对照组

39

3(7.69%)

2(5.13%)

1(2.56%)

15.38%

χ2

-

3.198

0.373

1.039

4.059

P

-

0.074

0.541

0.308

0.044

  1. 讨论

CCTA可有效检查冠心病,针对手术风险作出良好评估,从而提高临床治疗效率,但临床中发现在CCTA检查中需要实行有效的护理干预,来进一步保障检查效果,而常规干预多采用检查前对患者实行呼吸、屏气指导,且临床效果无法理想化。

思维导图主要通过对CCTA相关性知识进行分支展示,分别对CCTA的检查重要性、影响因素、护理方式进行梳理分析,并绘制思维导图,利于护理人员实行科学性、合理性的临床干预,同时也利于提高患者的认知,使得CCTA流程明确,保障检查顺利实施[2]。在本次研究结果中也明确表示应用思维导图的观察组在图像质量上明显更高,且患者后续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

综上所述,思维导图应用于高危非心脏手术冠状动脉CT造影护理中效果良好,提高临床患者的认知有效增强图像质量,减少临床不良反应。

参考文献

[1]赵楠,李雨,李海静等.基于思维导图健康教育模式对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患者配合度及眼部图像质量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23,20(24):178-181.

[2]王凤仪,韩绮嘉,梁瑞冰.思维导图在CT小肠造影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20,26(14):8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