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卫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1-24
/ 2

职业卫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杨涛

重庆市安全生产科学研究有限公司  重庆  400000

摘要:在经济社会不断进步和人民生活质量提升的背景下,社会各界越来越关注职业卫生管理工作,更加关注从业人员的生命健康。因此,企业为了持续稳定发展,已经认识到职业卫生管理的重要作用,在职业卫生管理和职业病防治中也加大力度。企业工作人员职业病具有非常复杂的产生原因,具有周期长且较为隐蔽等特点,因此,对职业卫生管理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虽然,人们已经重视职业病防治工作,但是在职业病防治工作中还存在着管理体系不完善、企业主动性不高、安全管理制度执行不到位等较多的问题,需要去解决。

关键词:职业卫生管理;存在问题;解决措施

引言

近年来,我国经济建设迅猛发展,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职业卫生监管体系也日益完善,在职业病防治中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对于维护劳动者健康权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对于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以及维持社会稳定也有非常重要的价值。但是现阶段,我国职业卫生工作仍然面临极大的挑战,职业病、职业伤害、职业事故等事件频发,不但会导致劳动者生命安全和健康受损,还会制约经济发展,影响社会稳定。职业危害不但会对职工的身心健康造成危害,还会影响其家庭和谐,影响地区和社会的稳定,甚至会诱发社会矛盾,扰乱社会安定;因此,必须加强职业病危害过程控制和监管力度,及时发现各类职业病潜在危险因素并早期采取防控措施。

1职业卫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1职业病防治与企业生产方向不一致

职业病防治工作的加强和防治水平的提升需要投入较大的人力、财力、物力,这些投入不能够直接为企业产生效益。而企业生产工作主要追求提升工作效率,并产生较高的经济效益。因此,在职业卫生管理工作中,企业生产追求的方向和职业病防治追求的方向不一致,且职业病防治会让企业投入较大,这样就非常容易造成企业在职业卫生管理方面重视程度不够的情况。职业病的防治工作与企业技术改造优化和工艺创新等不同,没有直接参与企业生产过程,而技术改造和工艺创新能够促进企业进行产品的更新和成本的降低,能够不断提升产品质量,为企业带来较高的经济效益。职业卫生管理工作目的是工作人员职业病防治,不能够直接为企业带来短期的效益。但是,如果由于职业病防治不到位,发生了尘肺病或者中毒等职业病事故,企业将会投入大量的资金,这种情况下让企业认识到职业病防治的重要性。很多企业当前没有认识到职业病防治工作的重要意义,仅仅将职业卫生管理作为投入,没有将职业卫生管理放在重要位置。

1.2职业卫生安全管理工作体系还未健全

经过调研,我国职业卫生安全管理水平还不高,处在起步发展的阶段,很多企业特别是中小型企业还没有形成较为健全的管理工作体系。甚至还有一些企业没有认识到该项工作的作用,一些企业也没有相应的职业卫生管理机构,职业卫生管理工作不深入,不能够有效管理控制内部职业卫生安全,不能够科学解决企业中存在的职业卫生安全问题。

1.3职业卫生安全管理执行力度不够且不具有较强的安全意识

由于很多中小型企业没有意识到职业卫生安全的重要性,导致了一些企业管理人员在职业卫生安全管理执行方面不到位,也不能够有效落实有关工作;一些工作人员和管理人员没有严格按照有关制度、规定执行,不具有较高的职业卫生安全意识,不能够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有效预防职业病。另外,存在着一些企业虽然已经制定了职业卫生安全管理制度,但是这些制度中具体工作要求和标准还不明确,管理工作人员不能够充分了解自身的工作职责,不能够按照有关要求落实企业生产中的各项工作。

2职业卫生管理效果提升措施

2.1形成完善的职业卫生管理工作体系

为了确保企业尤其是中小型企业能够稳定有序地开展职业卫生管理工作,需要在企业内形成较为完善的管理工作体系,企业内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成立职业卫生管理机构,并制定完善的管理机制、管理办法;在企业内或者社会上选聘具有较强专业能力的医护人员组成职业卫生管理团队,结合企业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各项工作,提升职业卫生管理水平,降低发生职业卫生安全的风险。另外,职业卫生管理机制需要充分发挥作用,进一步完善职业卫生检测和管理中的各类设备,并加强设施设备的先进性和专业性,能够将有害物质及时检测出,为企业职业卫生管理决策提供更加准确全面的数据信息。

2.2职业卫生管理需要具有统一的尺度

企业内职业卫生管理工作和产品生产管理有着较大的区别,生产管理主要是通过采取有效的方法或者措施提升产品质量并降低成本投入,能够通过技术的创新和方法的优化持续提升。职业卫生管理主要是要降低发生职业病的概率,采取的是一种底线思维的管理模式,也就是职业卫生管理要尽可能降低职业病的发生率,将职业病病例或者职业卫生安全事故降低到一定的标准内。因此,职业卫生管理工作需要具有统一的尺度,企业要结合自身发展实际积极作为,并制定统一的标准和要求。不同企业根据发展规模具有不同的管理要求,同一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也会有不同的标准和要求,如果企业达到一定的要求后,还会提出更加严格的要求。一些企业认为职业卫生管理水平永无止境,因此,企业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职业卫生管理水平。管理水平主要包括较好、一般和较差。有关管理机构也会加强管理较差职业病防治水平的企业,发现问题及时要求改进;针对一般水平的企业进行一般的关注,让企业朝着职业卫生管理水平较好的方向发展;对于管理水平较高的企业,可以通过企业承诺实行自我管理,管理部门进行较少的关注。职业卫生管理统一的尺度主要包括具有统一的标准和统一的检测方法,还要具有统一的检验过程。

2.3持续完善安全管理制度

企业在实际生产过程中需要根据职业病的危害因素和特点,根据有关职业卫生法律法规和文件等要求,将法律法规和文件转变为能够符合企业发展的职业卫生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根据文件要求明确安全管理的操作内容和标准,明确工作人员的行为规范,通过制度和标准约束工作人员的行为。另外,企业职业卫生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主要包括职业卫生安全生产检查、安全生产规程、职业卫生安全教育培训、职业病防治措施、防护用品管理、职业卫生安全生产会议等内容。除此之外,为了能够将职业卫生安全事故降到最低,企业要根据国家法律法规要求,根据原材料、设施设备以及检测技术等特点完善工作流程,根据风险评估结果优化操作流程,确保工作人员在开展工作中严格执行标准流程。企业内要形成职业病防治管理办法,及时告知工作人员职业病的危害,及时发送必备的防护用品,加强日常的监督管理,定期检测评价工作场所,还要定期开展全体工作人员的健康体检等,在职业病防治工作过程中形成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

结束语

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的背景下,企业在职业卫生管理工作中加大重视程度,在企业生产过程中更加关注工作人员的生命健康。企业职业卫生管理与企业安全生产具有同样的地位,也会影响到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企业可根据实际情况,通过形成完善的职业卫生管理工作体系、明确职业卫生管理统一的尺度、持续完善职业安全管理制度、加强职业卫生工作的监督管理以及增强职业卫生安全意识、加强资源配置等措施,提升职业卫生管理成效。

参考文献

[1]张宇,唐啸,杨志华,等.重庆市职业卫生监管现状调查[J].中国卫生监督杂志,2021,28(5):449-451.

[2]常征.基于监管视角的职业卫生工作思考[J].中国卫生监督杂志,2021,28(6):597-599.

[3]王会宁,李珏,牛东升,等.职业卫生分类监督执法试点研究[J].中国卫生监督杂志,2021,28(5):440-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