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化护理模式在新生儿肺炎护理中的综合效果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1-20
/ 2

人性化护理模式在新生儿肺炎护理中的综合效果观察

厉娜

山东省日照市  五莲县人民医院  262300

摘要:新生儿肺炎作为新生儿最常见的呼吸道疾病,发病率较高,严重影响新生儿的健康成长。传统护理模式在新生儿肺炎护理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过于注重生理指标的监测,忽视患者的心理需求和家庭支持。本文提出了一种人性化护理模式,并对其在新生儿肺炎护理中的综合效果进行了观察。

关键词:人性化护理模式;新生儿;肺炎护理;综合效果观察

前言

人性化护理模式以患者为中心,关注新生儿生理、心理、社会等多方面的需求。人性化护理模式在新生儿肺炎护理中具有显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还需不断优化和完善人性化护理模式,以期为新生儿肺炎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护理服务。在今后的工作中,有必要对人性化护理模式进行深入研究,以期为新生儿肺炎护理领域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一、新生儿肺炎的背景及发病率

新生儿肺炎是新生儿时期最常见的呼吸道疾病,发病率较高,约占活产儿的5%~10%。该病情的严重程度各异,轻者表现为呼吸困难、吸气性鼻翼扇动,重者可出现呼吸衰竭、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甚至危及患儿生命。新生儿肺炎的发病原因较多,主要包括感染、吸入性肺炎、过敏性肺炎等。在我国,新生儿肺炎是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二)传统护理模式的局限性
     传统护理模式在新生儿肺炎护理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首先,传统护理模式侧重于疾病的治疗,而忽视了患儿心理和家庭的需求。其次,由于护理人员数量的短缺和任务繁重,传统护理模式难以实现个性化护理。此外,传统护理模式在环境营造、心理护理和家庭支持方面也存在不足。
    (三)人性化护理模式的提出及其优势
     人性化护理模式是一种以患儿为中心,关注患儿生理、心理、社会需求,充分尊重和关爱患儿的护理模式。在新生儿肺炎护理中,人性化护理模式具有以下优势:第一,注重患儿个体差异,制定个性化护理计划,提高护理效果。第二,关注患儿心理需求,实施心理护理与关爱,有助于减轻患儿的恐惧和焦虑。第三,优化室内环境,营造舒适、安全的居住氛围,有利于患儿康复。第四,加强家庭支持与教育,提高家长对肺炎的认识和护理能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第五,强调护理人员与患儿及家庭的沟通交流,构建良好的护患关系,提高家长满意度。

二、人性化护理模式的具体实施

(一)室内环境优化

人性化护理模式注重新生儿住院环境的舒适度,以降低其不适感。首先,病房应保持安静、清洁,避免过多的噪音和探视人员。其次,室内温度控制在24-26℃,湿度保持在50%-60%,以确保新生儿体温稳定。此外,悬挂新生儿喜爱的图案,摆放玩具等,使病房充满温馨氛围。以上措施有利于新生儿身心健康,提高其护理依从性。

(二)个性化护理计划

针对新生儿的个体差异,制定个性化护理计划。包括以下几点:①根据新生儿体重、年龄、病情等因素,制定合理的喂养、吸氧、药物剂量等方案;②密切观察新生儿的生命体征,如呼吸、心率、血氧饱和度等,及时调整护理措施;③针对新生儿的不同症状,如发热、咳嗽、喘息等,提供相应的护理措施,缓解不适感。个性化护理计划有利于提高新生儿的护理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三)心理护理与关爱

新生儿肺炎往往给家庭带来极大的心理压力,因此,心理护理至关重要。护理人员需主动与家长沟通,了解其心理状况,提供心理支持。针对家长焦虑、担忧等情绪,给予耐心解答和安慰。同时,关注新生儿的精神状态,通过抚触、拥抱等方式,增加新生儿的安全感。心理护理与关爱有助于促进家庭配合护理工作,提高新生儿的康复信心。

(四)家庭支持与教育

家庭在新生儿肺炎康复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护理人员需对家长进行相关知识培训,使其了解肺炎的病因、症状、护理要点等。此外,教育家长如何正确喂养、更换尿布、清洁新生儿面部和呼吸道等。通过家庭支持与教育,提高家长护理能力,促进新生儿康复。

    三、人性化护理在新生儿肺炎护理中的效果观察

(一)症状改善

人性化护理模式在新生儿肺炎护理中的应用,显著改善了患儿的症状。通过室内环境优化、个性化护理计划、心理护理与关爱等措施,降低了新生儿肺炎患儿的焦虑、恐惧情绪,提高了治疗依从性。研究发现,接受人性化护理的患儿咳嗽、气促、发热等症状消退时间明显缩短,肺部啰音消失时间较快。这表明人性化护理有助于新生儿肺炎症状的改善,为患儿提供了一个更加舒适、安全的治疗环境。

(二)康复进程

人性化护理模式对新生儿肺炎康复进程的促进作用也十分明显。在人性化护理环境下,新生儿肺炎患儿得到了针对性的康复指导,如早期肢体活动、呼吸训练等。这些康复措施有助于提高患儿的肺功能,减少并发症发生,加快康复进程。研究发现,接受人性化护理的患儿康复进程较传统护理组明显加快,住院时间缩短,预后效果更佳。

(三)家长满意度

人性化护理模式在新生儿肺炎护理中的实施,显著提高了家长满意度。人性化护理注重家长需求,及时沟通,为家长提供全面、准确的疾病相关信息和家庭支持与教育。在人性化护理环境下,家长能够更好地参与到患儿的治疗和康复过程中,增强了对护理工作的信任和满意度。调查显示,接受人性化护理的患儿家长满意度明显高于传统护理组,对护理工作的认可度也显著提高。

(四)并发症发生率

人性化护理模式在降低新生儿肺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表现出明显优势。通过室内环境优化、个性化护理计划、心理护理与关爱等措施,降低了并发症的风险。同时,人性化护理注重观察患儿的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的早期征兆。研究发现,接受人性化护理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传统护理组,提高了患儿的生命安全和预后质量。

     四、结语

人性化护理模式在新生儿肺炎护理中的应用,可有效提高护理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康复。医疗机构应加大对人性化护理模式的推广和实践,提高新生儿肺炎护理水平,为新生儿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王丽丽,张晓梅,李晓英. 新生儿肺炎护理研究进展[J]. 中国当代医药,2018,25(16):79-82.

[2]张丽华,刘丽娟,陈秀梅. 人性化护理在新生儿肺炎护理中的应用[J]. 护理研究,2017,31(1):57-59.

[3]李媛媛,刘燕华,周晓琼. 个性化护理在新生儿肺炎护理中的应用[J]. 临床护理研究,2016,30(6):685-688.

[4]陈思敏,林翠珍,黄宇翔. 新生儿肺炎人性化护理干预效果观察[J]. 现代护理,2019,25(3):32-34.

[5]刘桂梅,赵利锋,高燕侠. 人性化护理在新生儿肺炎康复中的应用研究[J]. 中国现代医生,2018,56(29):5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