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1-19
/ 2

早期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

任希

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       湖北宜昌        443000

【摘要】目的:探究早期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2022年3月到2023年4月,随机85例脑梗死患者进行护理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1例采用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44例采用早期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结果:护理后观察组肢体运动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神经功能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死患者治疗期间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可改善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

关键词:脑梗;常规康复护理;早期康复护理;肢体运动功能;神经功能;日常生活

脑梗死别名缺血性脑卒中,各种类型栓子堵住患者的脑动脉血管,导致该部位发生缺血性坏死,损伤局灶性神经功能[1-3]。患者发病后大多合并偏瘫这一后遗症,严重影响日常生活能力。其中大面积脑梗死患者还有一定概率发生四肢瘫与昏迷等症状,严重影响生命健康[4]。积极治疗患者疾病,安排患者进行康复,恢复患者的躯体功能,是很有必要的。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23年3月到2023年4月,随机抽取医院收治的85例脑梗死患者进行护理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有41例,观察组有44例。对照组:男23例,女18例;年龄36-91岁,平均(63.78±2.56)岁。观察组:男31例,女13例;年龄41-87岁,平均(64.05±2.63)岁。

1.2方法

对照组41例采用常规康复护理:遵医嘱提供药物展开治疗,治疗期间全程监测,及时发现异常并进行处理;结合患者的营养状态及饮食需求,观察患者的病情,若患者病情稳定,则指导患者适当运动,包含床上活动肢体、床边站立、扶墙行走等,循序渐进完成训练。

观察组44例采用早期康复护理,在入院24h内评价患者病情,若患者已经脱离生命威胁,生命体征相对稳定,则可开始进行康复训练。若患者尚未脱离生命威胁,适当延后训练时间,在入院3d内患者完成首次康复训练:(1)体位调整:此时患者依然处于卧床状态,所以体位调整以床上体位为主,利用枕头辅助患侧朝后倾,控制角度,令肩部朝前屈曲、肘关节固定伸展位,最大程度上伸展下肢,令膝关节屈曲,在健侧下方垫放高度适宜软枕,令肢体维持一定屈曲状态。若是健侧位,在头部垫放软枕,结合患者意愿适当调整健侧上肢,患侧上肢始终固定在躯体前上方,令患侧膝关节、髋关节适当屈曲。(2)全身振动训练:通过 Wellengang 谐振系统辅助,分别取膝屈曲位(角度是0°-15°与30°-45°),振动频率12Hz,一次5分钟,一天2次,两次之间间隔1分钟,一周五天进行全身振动训练。(3)肢体训练:肩关节及肩胛带训练,仰卧位,让健手带动患手上举,适当加压、伸直患侧手臂,促进上肢功能恢复,预防肩关节挛缩及肩痛。下肢控制能力训练;卧床期间让患者实施下肢训练,通过上举、屈曲、旋转等方式增强下肢控制能力,为之后正常行走做准备。关节训练;帮助患者维持关节被动活动,一天2-3次,每个关节活动3-5遍,直至恢复主动运动。帮助患者进行床上运动,包含翻身、起坐、移位等动作。

1.3观察指标

1.31肢体运动功能  以 Fugl-Meyer 运动功能评分表为评价方案,评价上肢及下肢功能,上肢10项(包含反射亢进、腕稳定性、屈肌协同运动),下肢7项(包含反射亢进、协调能力和速度、伸肌协同运动等),上肢总分是66分,下肢总分是34分,分数越高越好。

1.32神经功能评分  以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为评价方案,评价指标是意识水平、凝视、忽视症、构音障碍等11项,总分是0-42分,分数越低越好。

1.33日常生活能力  以Barthel指数量表为评价方案,评价指标是进食、转移、上厕所、小便控制等10项,总分是0-100分,分数越高越好。

1.4统计学方法

用统计学软件SPSS26.0处理数据。

2·结果

2.1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

见表1。

表1 两组肢体运动功能(,分)

组别

上肢功能评分

下肢功能评分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观察组(n=44例)

30.25±3.21

45.38±3.47a

15.11±2.34

24.54±2.56a

对照组(n=41例)

30.99±3.26

37.89±3.42a

15.78±2.38

20.12±2.47a

t值

0.876

5.436

0.854

4.721

P值

0.245

0.001

0.257

0.001

注:与同组护理前比较,aP<0.05。

2.2患者的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

见表2。

表2 两组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分)

组别

神经功能评分

日常生活能力评分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观察组(n=44例)

20.78±4.34

10.13±2.57a

62.15±5.43

80.68±5.67a

对照组(n=41例)

20.23±4.30

14.26±2.84a

62.94±5.47

73.47±5.54a

t值

0.967

5.743

0.932

5.892

P值

0.231

0.001

0.244

0.001

注:与同组护理前比较,aP<0.05。

3·讨论

早期康复护理是现今比较推崇的护理模式,主张在疾病早期以促进患者康复为目的提供护理服务,意在减轻偏瘫等后遗症对患者日产生活能力造成的影响,让患者疾病转归的同时病情控制、功能恢复,降低患者的病残率与死亡率[6]。此次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护理后观察组肢体运动功能评分更高、神经功能评分更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更高、护理满意度更大,早期康复护理重视护理服务的针对性与个体化,主张在明确患者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制定科学护理方案,通过一系列康复训练唤醒患者的肌肉功能,增强患者的肢体运动能力。

综上可知,脑梗死偏瘫患者治疗期间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可提高患者的肢体功能、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

参考文献:

[1] M. PETRUZZELLIS, F. RIZZO, M. PARISI, et al. 223 WSC21-92 Topic: AS15 COVID and Stroke ENDOVASCULAR TREATMENT OF CEREBRAL VENOUS SINUS THROMBOSIS AFTER COVID-19 VACCINE. A CASE REPORT: E-Poster presentations/E-Poster viewing: E-POSTER PRESENTATION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troke: official journal of the International Stroke Society,2021,16(S2):58.

[2] 李林姝,赵婷. 早期综合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及神经功能的干预效果 ——评《脑卒中康复护理》[J]. 世界中医药,2022,17(20):2964.

[3] THIMABUT N., YOTNUENGNIT P., CHAROENLIMPRASERT J., et al. Effects of the Robot-Assisted Gait Training Device Plus Physiotherapy in Improving Ambulatory Functions in Patients With Subacute Stroke With Hemiplegia: An Assessor-Blinded,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 Archives of Physical Medicine and Rehabilitation,2022,103(5):843-850.

[4] 吴晶晶,陈雪英,沈东美. 早期良肢位摆放结合吸氧治疗在脑梗死偏瘫患者患侧肢体恢复中的应用[J]. 齐鲁护理杂志,2022,28(21):165-166,封3.

[5] 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医师分会脑血管病专家组. 诊断相关分组或诊断-治疗打包支付方式下急性脑梗死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建议[J].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23,49(1):1-10.

[6] 王叶红. 对脑梗死偏瘫病患实施早期综合康复护理干预措施的意义[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21,21(9):265-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