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智慧图书馆24小时图书自助借还室建设研究——以莱芜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1-17
/ 3

高校智慧图书馆24小时图书自助借还室建设研究——以莱芜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为例

赵俊芹 姚晶晶 王铭兴

莱芜职业技术学院 山东 济南 271199

摘要:24小时图书自助借还室,是在图书馆特定馆藏空间内,24小时允许读者借助图书自助借还设备,自主借还文献资料,无需经过馆员人工操作。本文以莱芜职业技术学院为例,研究了高校智慧图书馆24小时图书自助借还室建设背景、建设要点和建设成效。

关键词:高校智慧图书馆;图书自助借还;读者服务

图书馆是高等学校的文献信息资源中心,是学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基地。随着经济的发展,新技术革命日益深入人心,大数据、人工智能和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在传统行业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智慧化设备逐步改造传统图书馆,高校图书馆向智慧图书馆转型势在必行。智慧图书馆以网络化、数字化、智慧化的信息科学技术为基本手段,以高效和便利的服务为特点,以成熟的物联网技术实现智慧化的服务和管理。高校图书馆坚持“读者至上”的理念,在“以服务为中心”的管理模式下,自助服务已经成为高校智慧图书馆服务的一种迫切需求。24小时图书自助借还室建设,顺应了读者的需求,极大地提高了图书馆服务效率,为读者借还图书带来便利。24小时图书自助借还室,是指在图书馆特定馆藏空间内,24小时允许读者借助图书自助借还设备,自主借还文献资料,无需经过馆员人工操作。 [1]

1高校智慧图书馆24小时图书自助借还室建设背景

1.1图书馆发展需要

随着新技术的飞速进步,高校图书馆按照信息技术的应用可分为自动化、网络化、数字化和智慧化四大发展阶段。自动化和网络化阶段,图书借还主要使用“条形码”技术,读者在图书借还时,通过扫描图书条形码,将借还信息写入图书管理系统,在高校图书馆运用比较普遍。数字化阶段的特点是,信息资源实现数字化、信息利用实现共享化等,文献资源实现数字化与集成服务是数字化最为显著的特征,文献信息的资源共享,在高校图书馆已基本实现。2016年起,智能时代到来,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智能技术飞速发展,图书馆设备和服务逐步融入智能技术,进入智慧图书馆时代,智慧图书馆追求图书资源整合,对读者提供便捷化服务、图书资源以读者为中心,重视读者的图书借阅体验。智慧图书馆由图书馆的智慧基础设施、智慧软件、智慧馆员等融合而成,是现代图书馆创新发展的理念与实践。近年来,射频识别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的缩写)技术在图书馆的应用日渐成熟,国内多所院校图书馆已经率先实施了RFID技术馆藏管理系统,图书馆进入了智慧化管理的阶段。莱芜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顺应图书馆发展需要,结合学院智慧校园建设实际,开启智慧图书馆建设阶段。实现图书自助借还服务,是图书馆智慧化管理的一个显著特征。

1.2 图书馆服务模式转变

在网络信息技术与传统行业融合越来越紧密的情况下,高校图书馆已基本补齐电子资源建设短板,电子资源不断丰富,校园网已实现校园全覆盖,电子资源和网络信息可满足师生对信息收集需求,纸质图书借阅率低,是高校图书馆普遍存在的问题。转变服务模式,提高馆藏利用率和服务效率,是高校图书馆发展进步的必经之路。图书馆服务模式由最初的以资源为中心,发展为以读者为中心,进一步发展为以服务为中心。读者图书借阅的自主性和隐私保护需求突出,图书自助借还服务已成为图书馆服务的一种迫切需求。图书自助服务最初是以“开架借阅”的方式出现,早期的图书馆注重于传统的藏书职能,使开架服务受到阻碍[2]。随着物联网技术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新技术为图书馆的管理模式转变提供了新的途径,图书自助借还服务落地实现,图书馆无论是管理还是服务都变得更加智慧。莱芜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2021年开始探索图书馆自助服务模式,筹备建设24小时图书自助借还室。

1.3 图书资料逐年增多,管理人员有限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要求,本科和高职生均图书分别为100册和80册,生均年进书量分别为4册和3册,这就要求图书馆图书资料每年递增。目前国内高校图书借还管理普遍采用 “条形码”技术,以条形码作为图书的唯一识别标识,通过图书馆员扫描图书上的条形码,完成图书借还流程。此技术虽然可以完成图书借还信息化管理,但是图书借还需要管理人员操作,并且顺架、排架、盘点等工作完全依靠人工,费时费力,劳动强度高,自动化程度低,极大地制约了图书馆的工作效率,增大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因此,管理比较依赖人工,但图书馆人员紧缺,图书管理强度大和管理人员少之间的矛盾比较突出。若增加图书管理人员编制,又增加了财政支出,图书管理自动化也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如何化解高校图书馆藏标准、图书管理人员紧缺、学校开支紧张三者之间的矛盾,是高校图书馆急需解决的问题,图书自助借还是一种可行性的解决方案。

2高校智慧图书馆24小时图书自助借还室建设要点

2.1 地理位置选择

选择地理位置优越,人流量大的馆藏,建设24小时图书自助借还室,方便读者借阅。莱芜职业技术学院24小时图书自助借还室,建于图书馆东侧负一层,临于聚贤路,在主教学楼与食堂、宿舍之间,是学生每天必经之路,图书借阅方便。

2.2 RFID射频识别技术应用

RFID射频识别技术在物联网方面广泛应用,是物联网应用技术的核心基础技术,它的技术的原理是通过RFID发射器发射无线电波,激活RFID标签震荡电路,产生电流,进而对芯片中的存储信息进行读写的新一代标签身份识别技术[3],其承载信息量大、无需接触式识别、可一次识读多个标签、读写速度高的特点[3],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并逐步取代条形码技术。高校智慧图书馆部署于校园网络内,利用领先的RFID射频识别技术,将智慧化信息系统和智能化基础设施融合为一体,实现智慧化、自动化的图书管理功能。

2.3 图书自助借还系统建设

图书自助借还系统建设要点主要是智慧化自助借还书设备、智慧化信息系统与图书馆后台管理系统对接、智慧化馆员服务三个部分,借助智慧化自助借还书设备和RFID射频识别技术,进行智慧化管理。智慧化自助借还书设备主要为自助借还书机、移动还书箱、移动盘点车、标签转换设备、层架标签等,采用RFID射频技术,利用无线传输方式对数据信息进行交换,以高频标签存储图书的电子标签,赋予图书唯一标识,用作识别的对象;通过RFID射频技术,设置书架的层架标签,智能导航系统,精准确定图书文献资料的书架号、层次号和具体位置,方便、快捷查找所需图书;设置安全门禁,确保图书文献资料保管安全。通过这些智慧设备的协调配合,可实现对图书馆高效有序的管理,将图书借还时的人工操作转变为机器操作。自助借还书系统使读者自主完成图书文献资料的自助借还,方便快捷,通过接口与图书馆后台管理系统通讯,非接触式地快速识别粘贴在图书上的RFID标签,并可兼容条形码,进行读者卡密码确认,一次可同时读取多本图书。标签转换器,具有标签转换功能,能快速识别带有RFID标签的图书盒,快速绑定标签信息,识别并转换条形码后,将条形号码写进RFID标签。移动盘点车,通过盘点设备上的阅读器,快速识别图书架标签,并获取图书架在库图书目录,协助馆员完成上架、排架功能,完成智慧化馆员服务。

3高校智慧图书馆24小时图书自助借还室建设成效

3.1推进高校智慧化校园建设

24小时图书自助借还室,采用先进的智慧化设备,转变服务模式,为师生提供图书借还业务的自助服务,提升高校图书馆的服务质量,推进高校智慧化校园建设。

3.2突破图书馆开放时间的局限

传统图书馆借阅模式,读者需在图书馆规定的开放时间内,到图书馆找到需借图书,由图书馆员操作图书借还系统,完成图书借还流程,受到时间和管理人员的限制,由于服务模式单一、缺乏一定的便利性和灵活性,给读者造成不便。24小时图书自助借还室的建设,突破了传统图书借还服务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局限性,延伸了图书馆的服务,为读者的图书借阅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条件[4]

3.3提高纸质图书流通率

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丰富,校园网普及,师生通过网络即可获取需要的信息资源,纸质图书流通率降低,并且,传统高校图书馆的图书借还服务流程里,图书馆员是必不可少的角色,图书借还服务单一。24小时图书自助借还室,创新了图书流通方式,是由读者全程、主动、自助化地完成图书借还,增强了读者图书借还体验,增加了读者参与程度,读者获得感和满意度提高,从而提升读者借阅频率,增加图书馆文献的流通量[4]

3.4缓解书库多和管理人员少之间的矛盾

高校图书馆实施图书自助借还服务,虽需图书管理人员每日进行图书顺架、盘点、设备管理等工作,但无需全天值守,可节省管理人员部分时间,也可缓解高校图书馆书库多和管理人员少之间的矛盾。

3.5提升图书馆人文环境

24小时图书自助借还室,让读者深切感受到自己是图书馆的主人,给读者以充分的信任,提升读者的责任心,图书馆各项规定在读者自助借还过程中,完成潜移默化的效果,达成“为读者提供更好的图书服务”的目的,落实图书馆“读者至上,服务至上”的理念,进一步提升图书馆的人文环境。

参考文献

[1] 焕忠.两种自助借还管理系统的应用比较[J].图书馆杂志,2007(4):39-41.

[2] 陈武,姜爱蓉. 构建以自助服务为导向的现代图书馆[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3(3):93-96.

[3] 张楠,苟煜林.新型防虫RFID标签在智慧档案管理中的应用[J].兰台世,2018(11):103-105.

[4] 宋治杰.从图书自助借还服务看图书馆服务模式的转变[J].办公室业务,2019(11):144.

赵俊芹:(1981.12-),女,汉族,河南民权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图书馆信息技术。联系方式:赵俊芹,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山财大街1号莱芜职业技术学院,邮编271199,手机18663489096。

姚晶晶:(1989.05-),女,汉族,河南南阳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计算机技术应用。

王铭兴:(1991.05-),男,汉族,山东莱芜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计算机技术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