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动车区间测速系统检定方法和检定装置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1-16
/ 2

机动车区间测速系统检定方法和检定装置

穆新浩

德州市产品质量标准计量研究院  山东省德州市 253000

摘要:区间测速系统普遍用于交通执法中,可有效减少交通事故。随着机动保有量逐步增多,车间测速系统也必将广泛地被安装和使用,因此区间测速系统的计量检定也将为执法部门与行车安全提供安全可靠保障。本文主要介绍的检定方法,对该系统进行定期的检定,可确保其准确可靠,减少交通执法中可能存在的计量纠纷等相关问题。

关键词:智能化;区间测速;检定方法;检定装置

中图分类号:G433文献标识码:A

引言

机动车区间测速系统是一种用于道路交通管理和违法监测的设备,在使用前需要进行检定以确保其准确性和可靠性。具体的机动车区间测速系统的检定方法和检定装置可能因国家、地区或制造商而有所不同。在进行检定前,建议参考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并咨询专业机构或相关部门以获取最新的检定要求和程序。

1区间测速系统工作原理

区间测速系统通常是由测速区间起点和终点监控终端设备、通信网络、中心控制设备及软件等组成。测速区间通常为一段唯一确定、且限速值恒定的道路。机动车通过测速区间的起点和终点监控终端设备时,传感器感应车辆给出信号,监控终端设备接收并计算起点与终点传感器信号间的时间差,根据预先设定的测速区间距离自动计算机动车平均速度。从而判断机动车在该段测速区间是否超速。因此,拍摄图片上显示的起点时间与终点时间的准确度直接影响机动车在该段区间内平均速度的准确性[1]

2区间测速系统的检定依据探讨

交通安全一直是社会稳定和人民幸福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随着车辆的增加和道路使用量的提高,交通安全问题也愈发突出。不同于国外政策,我国是以距离作为衡量标准。2017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八十条明确规定:机动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车速超过每小时100公里时,应当与同车道前车保持100米以上的距离,车速低于每小时100公里时,与同车道前车距离可以适当缩短,但最小距离不得少于50米。为此,车间距抓拍系统已成为交警部门迫切需要的一项技术,旨在抓取那些没有按照规定保持安全车距的交通违法车辆,防止由于车距过近而导致的交通事故发生。

机动车超速行驶是引发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为了有效遏制超速违法驾驶行为,对车辆超速进行严格管制已成为道路交通管理部门的一项重要任务,因此,交通警察部门安装使用了大量的机动车区间测速系统。为保证机动车区间测速系统量值准确可靠规范交警执法行为,维护车主合法权益,有助于减少交通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需对机动车区间测速系统进行检定,保证其计量特性的准确可靠显得至关重要。编制机动车区间测速系统检定方法的目的是研究机动车区间测速系统的测量过程,满足计量技术机构计量检定的工作需要,保证测量结果的量值具有溯源性并准确可靠[2]

3机动车区间测速系统检定方法和检定装置探讨

3.1单点测速方法

道路测速执法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焦点在于其取证结果的准确性和公正性,归根结底是警用测速仪的计量问题。传统的测速技术如移动式雷达、固定式雷达、地感线圈等,都是将检测机动车在某一点的瞬时速度作为超速执法依据,目前都已有计量检定规程覆盖,但单点测速方法在实际道路执法中还存在一定局限性,因此,各地公安交警部门逐步开展区间测速系统的应用,即测量机动车在某一段道路上的平均速度作为超速执法依据,能够更有效地降低超速违法行为发生的比例。

3.2测速系统(仪)

定点测速观测法是一种传统的数据采集方法,主要用于车辆速度监测。该方法使用测速仪(雷达测速仪或地感线圈测速系统)对经过的车辆速度进行实时监控。由于具有高精度和可靠性,该方法在公路交通管理中被广泛采用。这些雷达测速仪和地感线圈测速系统主要用于测量车辆通过某一个固定点的瞬时速度,但不能直接得出一段道路的平均速度。为了监控道路的平均速度,目前交通管理部门已引入区间测速系统。该系统是一种基于时间和距离的速度测量方法。区间测速系统有一个缺陷,就是对于最短路径距离的计量方法还未明确。这可能会导致测量误差和不公平性。区间测速系统计量问题的解决,需要有关人员做进一步研究,为该系统标准化做出努力。制定统一的国家检定规程对于确保该系统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3]

3.3交通信息采集系统

公路交通信息采集及监测系统,主要是将车辆检测器采集到的数据信息通过网络传输到指挥中心,实现数据共享和统一管理,对交通运行状况进行综合分析,为制定交通规划、改善路网结构、提高管理水平提供依据。智能交通应用系统主要由网络通信子系统、智能交通控制子系统、业务应用子系统及系统管理等部分组成。智能交通应用系统主要包括车辆监控管理、诱导发布和路况信息查询等功能。交通信息采集系统是通过在公路的特定路段安装多个传感器(如微波交通流检测器)进行的。这些检测器通过向检测区域内的车辆发射低能微波信号,并获取车辆反射的微波信号,从而识别道路交通流参数(如车流量、车道占有率等)。其常用的设备是线性调配连续波雷达,它通常被设置在道路门架上或路侧。该方法可以帮助交通管理者实时掌握车辆行驶情况,从而做出更及时、准确的决策。目前,涉及的标准《交通信息采集微波交通流检测器》(GB/T20609–2023)已实施

[4]

3.4激光测距仪

激光测距仪是一种利用激光测量目标距离的准确仪器。激光测距仪工作时向目标发出一束非常细的激光,通过光电元件接收目标反射的激光束,并计算激光束从发射到接收的时间,从而计算出测距仪到目标的距离。在这个系统中,两个激光传感器安置在测速区域的一侧,形成一个测速通道。当车辆通过时,它会与两个传感器的激光束相交,触发传感器产生相应的时间记录。通过记录车辆前部接触和尾部离开两个激光传感器的时间,可以计算车辆通过测速区域的时间间隔。如果激光是连续发射的,测距范围理论上可以达到40公里左右,并可以在昼夜进行测量[5]。如果激光是脉冲发射的,通常绝对精度较低,但用于远距离测量,可以获得很好的相对精度。激光测距仪具有重量轻、体积小、操作简单速度快而准确的优点,其误差仅为其他光学测距仪的五分之一到数百分之一,因此被广泛用于距离测量。相比之下,双红外激光测速仪在隧道内表现出色,成功克服了上述雷达测速仪所面临的问题,其测速结果满足我国计量检定要求。虽然双红外激光测速仪在隧道内的瞬时速度检测方面表现出色,但在实际工作状态下,当车流量较大时,其监控效率有所下降[6]

结束语

区间测速是一种“点到点”的测速方式,即在机动机动车进入道路某处的时刻点开始,运行一段时间后离开的时刻点为终止,记录在该段区间内运行距离与时间,计算平均速度。通过定期的机动车区间测速系统检定,可以确保系统的准确性和稳定性,提高道路交通管理的效果。检定装置的使用对于模拟真实场景下的车辆通过情况至关重要,为系统的可靠性提供了有效的保障。

参考文献

[1]刘焜,牛锋,黄杰.机动车非现场执法用监控设备计量技术法规综述[J].计量科学与技术,2022,66(7):50-53.

[2]蔡志达.车间行车增加激光测距控制改造[J].加气混凝土,2014(6):3.

[3]段敏,刘振朋,陈天任.智能汽车可变车头时距的车间纵向控制研究[J].计算机仿真,2019,36(10):129-135.

[4]郭涛.城市快速路匝道分合流区交通运行特性及优化控制方法研究[D].青岛:青岛理工大学,2014.

[5]刘茜.基于信息集成的空中交通管制指挥监测系统[J].科学中国人,2016(3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