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足

/ 1

糖尿病足

郝利

四川省大竹县人民医院妇科  四川省大竹县 635100

古人云: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最让患者担心的并发症是糖尿病足。今天就为大家带来关于糖尿病足的科普知识,希望广大患者对它减少恐惧、增加了解、重视预防、合理治疗。

什么是糖尿病足?

1956年一名叫Oakley的学者发现很多罹患糖尿病的患者常常出现“烂脚”。于是,他首次提出了糖尿病足的概念:糖尿病患者由于合并神经病变及各种不同程度末梢血管病变而导致下肢踝关节(包括踝关节)以远感染、溃疡形成和(或)深部组织的破坏。通俗的讲,就是高血糖对足部的任何损伤都叫做“糖尿病足”。严重的糖尿病足可以发展到截肢的地步。

糖尿病足的症状有哪些?

 (1)血管病变的表现:肢体紫红色、皮温低、足背动脉搏动消失、间歇性跛行、休息痛,严重者肢端发黑、坏疽。

(2)神经病变的表现:足部的触觉、痛觉、温度减退甚至消失,足部肌肉萎缩,足呈畸形,足部皮肤过度角化,皲裂、溃疡。

那些人易患糖尿病足?

(1)血糖控制不佳、吸烟者(2)足畸形(3)胼胝(4)足溃疡的既往史(5)神经病变的症状(足麻木、痛觉减退或消失)(6)缺血性血管病变(足发凉)(7)老年人,尤其独居者(8)糖尿病知识缺乏不能进行足保护者

糖尿病到糖尿病足的发生发展过程:

糖尿病足的根源在于高血糖,糖尿病足绝大多数开始于足部的损伤,而由于糖尿病神经病变,微小的足部损伤患者往往不易察觉,因此常常错过了治疗的第一时机。由于损伤的存在,细菌开始从伤口侵入组织。细菌享受着组织内高糖的供养,繁殖迅速、扩张肆虐,造成足溃疡和感染。另外糖尿病血管病变和动脉狭窄所造成的组织血供减少、缺血缺氧、清除细菌能力下降造成溃疡不愈合、感染扩散或加重。

目前糖尿病足的分级:

0级 有发生足溃疡危险因素,目前无溃疡  

1级 表面溃疡,临床上无感染

2级 较深的溃疡,常合并软组织炎,无脓肿或骨的感染

3级 深度感染,伴有骨组织病变或脓肿  

4级 局限性坏疽(趾、足跟或前足背)     

5级 全足坏疽

糖尿病足预防

事实证明:防大于治。如果早期能够正确预防和治疗,45-85%的患者可以免于截肢!

1.严格控制好血糖

糖尿病足的预防,首当其冲的就是严格控制血糖!可以说,没有高血糖就没有糖尿病足

根据最新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指出,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目标为:空腹血糖控制在4.4-7.0mmol/L;非空腹血糖控制<10.0mmol/L;糖化血红蛋白(%)<7.0%。

2.日常足部护理

如前所述,足部破损可以说是“倒下的第一张多米诺骨牌”。因此,对于每个糖尿病患者,做好足部的保护工作都是至关重要的。

(1)正确的洗脚:泡脚不超过15分钟,切忌水温过高(建议不要超过37℃),烫伤皮肤。期间使用中性的肥皂。洗完请用浅色毛巾擦干脚趾间的水分,并检查有无出血和渗液。

(2)不要让趾甲长得过长,剪趾甲时应注意,避免边上剪得过深,不要剪破硬茧和鸡眼,剪去尖锐的部分,并用锉刀将边缘修光滑。

(3)选择舒适的鞋袜,合适的鞋子要有足够的空间,透气性良好,鞋底较厚硬而鞋内较柔软,能够使足底压力分布更合理。每天换袜子。

(4)做好足部检查:使用小镜子检查足底是否存在伤口。建议养成每天检查足的习惯。

3.预防感染,预防血管病变

预防感染:感染是糖尿病足进展的真凶,一旦发生感染,糖尿病足的进展是迅速的。

预防血管病变:没有血供的组织就是没有生机的组织。因此,充足的血液供应是机体抵抗外来入侵的关键,也是各种伤口得以愈合的基本条件。所以对糖尿病患者,血管的通畅是糖尿病足外科治疗首要关注的焦点。

临床上,很多糖尿病患者出现局部红肿破溃时,常自行在家处理,导致感染加重,足趾出现坏疽,从而导致因病致残。因此对于糖尿病患者,如果出现以下足部或者下肢溃烂、感染、皮肤发黑等,应及时去医院就医,以免延误最佳治疗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