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自动化行业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1-10
/ 2

电气自动化行业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陆海波

身份证号码:320211199009044532

摘要:从目前电气工程的发展来看,自动化的发展方向是必然的,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可以有效地促进电气工程的创新与发展。同时,电气工程与人们的生活也比较密切,提高电气工程各个环节运行的稳定性,也能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虽然我国的电气自动化技术发展速度比较快,但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却存在很多问题,在建设以及运营工作中受到很多限制,因此,相关的工作人员就要加强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实际应用,并探索更多创新的途径,有效发挥出该技术的效用,促进电气工程的现代化发展。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行业;发展现状;发展趋势

引言

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则是实现电力系统安全、可靠、高效运行的关键技术之一。随着电力系统规模的不断扩大,电网的复杂程度不断增加,传统的手动控制和数据监测方式已不能满足要求,需要借助先进的自动化技术来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和稳定性。

1电气自动化行业发展现状

1.1发电环节

在发电过程中,电气自动化技术主要用于电厂设备运行的监控和调控。发电厂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备的正常运行对保证整个系统的稳定运行至关重要。电气自动化技术实现了远程监控和实时数据采集,对发电厂的设备进行全方位的监控,及时发现设备运行的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保证设备的稳定运行。此外,电气自动化技术还可以实现发电厂设备的自动化控制和调节,根据电力系统的需求对设备进行智能调度,优化设备的运行效率,提高发电量。在发电环节,电气自动化技术还应用于电力设备的保护和控制。电力设备的保护是保障电力系统稳定运行的关键。电气自动化技术通过实时监测电力设备的运行状态,对异常情况进行快速响应和保护,避免设备损坏和故障对整个系统的影响。同时,电气自动化技术还可以实现电力设备的远程控制和调节,通过计算机控制系统对设备进行精确的操作,满足电力系统的需求。

1.2变电站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

中国的国土比较辽阔,人口比较多,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用电量不断增加,而各个地区用电的范围也在不断扩大,只有在变电站中才能进行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才能有效提高变电站工作的质量以及工作效率,满足现阶段人们的正常需求。变电站设置的主要目的就是结合不同的用电需求,合理进行电压的调节,但是,在变电站实际工作中,危险性是比较大的,因此,工作人员要通过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用智能技术代替人力工作,这不仅能有效提高工作的安全性,还能减少电力企业的成本支出,提高运行的经济效益。与传统的工作模式相比,该技术的应用能有效提高工作效率,规避各种运行风险,同时,也能不断进行管理模式的创新,这不仅能有效满足工作的要求,而且,能结合实际工作进行数据的储存,方便技术人员的资料查询。

1.3电网调度系统中技术的应用

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主要应用在电网调度系统中,可以有效提高电气工程的自动化水平,保证电气工程的稳定发展。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调度工作的内容比较复杂,同时,对专业化的要求也比较高。在进行调度工作时,工作人员要结合企业实施运行情况进行分析,首先,要明确调度工作涉及的范围,加强对运行设备的监控,还要在进行调度工作时做好相关的记录,避免因为设备出现故障而影响企业运行,而将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在电网调度系统中,能实现实时监控,当出现问题时能合理进行解决,因此,该技术的应用能有效保证系统的运行状态。同时,还可以利用监控系统来掌握实际的运行情况,通过和其他数据进行对比,全面分析数据信息,然后根据信息开展预测工作,这些信息的使用能有效提高工作的便捷性,减轻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同时,还能很好地提高工作质量,保证自动化调度工作的正常进行[1]

1.4自动化监控

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中的自动监控是指通过传感器、控制器、通信设备等各种自动化装置对电力系统进行实时、准确、可靠的监控和控制。自动监控可以有效地提高电力系统的可靠性,降低事故的风险和损失,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在实际工作中,通过安装各种传感器和控制器可以实现对电力系统电压、电流、频率、功率等各项参数的实时监测和数据采集,及时发现电力系统中存在的问题,预测电力系统的运行状态,为运行决策提供数据支撑,从而为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保驾护航。通过对电力系统电压、频率等的监测,及时发现越线数据,必要时控制发电机的励磁系统与负荷开关等参数,维持电力系统的电压与频率稳定,并为调度负荷预测等提供基础数据支撑;通过通信网络建立远程监控系统,对电力系统进行远程监测和控制,远程查看电力系统的运行状态,远程控制目标开关的位置状态;通过控制各个保护装置相互配合,对电力系统中存在的故障和异常情况自动报警和保护跳闸与重合,保护电力系统安全可靠运行。、

1.5智能维护

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中的智能维护是利用传感器、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和人工智能实现电力设备智能监控、故障诊断、预测性维护和在线保护的技术。在电力系统运行中,智能维护技术的应用有效提高了电力设备的运行可靠性,延长了设备使用寿命,降低了设备维护成本,提升了电力系统的供电质量。智能维护技术的应用方式主要表现为通过安装传感器和智能监测系统实时采集设备运行数据,如温度、湿度、振动、电流、电压等电气与非电气信息,实现对电力设备运行状态的监测和评估;通过采用人工智能技术和数据处理技术,处理设备运行数据,实现对电力设备故障的自动分析与诊断;通过对设备运行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提前预测设备可能出现的故障,采取相应的维护措施,避免故障的发生;通过在设备上安装智能保护装置,实现对设备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测和保护。例如,在变压器维护中,智能维护技术通过在变压器上安装温度、湿度、振动等传感器,实时采集变压器的运行数据;通过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提前预测变压器可能出现的故障,如绕组过热、泄漏等问题,并采取相应的维护措施,避免了变压器停机维修,提高了其运行可靠性和安全性

[2]

2电气自动化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电力系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将电力自动化技术应用到电力系统的运行、控制和管理中,可以更加方便地进行各种操作。然而,现有技术的局限性和系统本身的复杂性使得自动化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与国外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所以,在国内,电力自动控制技术仍任重而道远。要使我国的电力工业持续进步,必须进行积极的探索和改革,使自动化技术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建立了一个科学的电力自动化控制体系,可以实现电力自动化控制的现代化、规范化和标准化。科学、合理的网络体系结构可以为现场设备提供高效的支持,保证了企业和控制系统之间的信息交流。另外,该网络体系架构还可以对现场设备的运行状况进行实时监测,提高整体管理的效率。同时,构建标准统一开放的应用平台,可以使电力自动化系统的功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降低电力自动化装置的操作费用成本,提高其使用效率和工作效率[3]

结束语

综上所述,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运行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对发电、变电、配电等环节的自动控制和监控,可以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前景将更加广阔。

参考文献:

[1]徐晓应.电气自动化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8,(23):117-118.

[2]张欣.电气自动化工程控制系统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34):25.

[3]贾浚辰.电气自动化技术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5,14(20):7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