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预测与规划》课程教学初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1-04
/ 2

《宏观经济预测与规划》课程教学初探

杜宁

(哈尔滨商业大学 经济学院 黑龙江 哈尔滨150028)

摘要: 《宏观经济预测与规划》是国民经济学专业研究生的必修课程,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对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达到教学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课程的设计应该遵循三方面的原则,即适合课程性质、满足目标要求、符合课程特点。教学方法可以采用案例法和讨论法,实现教学理论性、应用性和全面性的结合。在以上的课程设计原则和教学方法的基础上,提出课程的具体内容设计。

关键字:宏观经济预测与规划;课程;教学

一、设计原则

(一)适合课程性质

《宏观经济预测与规划》是一门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的课程。它以宏观经济理论及其它相关经济理论为指导,以计量经济学、投入产出法及相关领域的新兴技术方法为依托,研究对宏观经济发展前景与趋势进行预测及对宏观经济各组成部分发展进行规划方法及效果,目的是更好地理解宏观经济管理实践,解释现实中出现的问题,总结宏观经济预测与规划的一般性规律,探索完善实践活动的途径。

(二)满足目标要求

根据研究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水平,《宏观经济预测与规划》课程教学应该使学生全面系统了解宏观经济预测与规划的实践发展脉络及相关基本知识;透彻理解宏观经济预测与规划的经济、制度及法律基础;了解基本的预测规划技术方法;学会利用经济理论和分析工具研究经济领域中的应用性问题;培养和提高学生正确分析与解决经济理论与现实问题的能力。总之,理论、方法与实践相结合,具备对相关经济现象和经济问题基本的研究技能。

(三)符合课程特点

1.注重理论系统性。

注重理论基础。同时兼顾经典文献和前沿理论介绍和分析。研究生已经基本掌握了经济学的相关基础理论,系统地学习了宏观经济学理论,但在对经济学理论的深入理解方面还较为欠缺,因此教学中在涉及经济学理论的部分应该着重对理论知识进行详细透彻的讲解,讲解着重于对经济学理论系统性的把握。通过这种理论基础的复习,温故而知新,既照顾到研究生来源不同的知识结构差异,又为其将来的研究工作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

2.要高度重视实践应用性。

《宏观经济预测与规划》课程本质上说是应用性的,因此应该将教学的重点放在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上,即相关的理论和方法的讲授分析实际经济现象服务。根据这个特点,教学中需要注意避免枯燥的理论和模型讲解,尽量结合经济现实和典型案例来介绍理论的应用,使学生真正学会使用书本知识来解释现实,解决问题。同时,教学还要着眼于未来可能创新的领域,为学生提供未来深入研究的方向,实现前瞻性教学。

3.要强调知识全面性。

研究生学习阶段是对基础理论的提升过程,目的是实现研究能力的全面挖掘,包括在相对较短的学习时间内需要深入理论基础理论,熟练掌握分析工具,尽快建立应用理论的能力。这些都要求对经济学领域及其他相关领域的知识进行更为全面的了解。因此,教学中要尽量根据课程内容对相关理论和基本的数量方法进行最大范围地介绍,以利于学生开拓视野,扩充研究手段,利于下一步的研究工作。

二、教学方法

(一)讨论教学法

根据《宏观经济预测与规划》课程的特点,对讨论课的教学要注意把握如下几个要点。第一,精心设计讨论主题。主题要尽可能具有对学生的吸引力,这是学生主动参与讨论,认真准备,积极发言的前提。只有选择了正确的讨论题目,才能保证讨论教学顺利进行。第二,对学生提前做好辅导。学生是讨论的主体,但不能放羊。教师要提前做好讨论课的辅导工作,不但要适当提示讨论的知识要点和角度,而且可以为学生补充需要阅读的相关文献资料,或是传授学生查找相关资料的途径和方法。这样可以让学生透彻地了解讨论内容,打有准备之仗,使讨论教学进行得更为深入和有效。第三,做好讨论引导工作。学生在讨论中各抒己见,容易产生分歧或是偏离主题,这时需要教师及时归纳学生的观点,启发学生从教学要求的角度进行思考和讨论,使学生注意力集中到要点上并向纵深发展。同时注意教师不能阻碍学生对意见的自由表达,也不要暗示问题的结论。

(二)案例教学法

在《宏观经济预测与规划》课程中应用案例教学,可以利用案例贴近现场实情,学生易于获取感性认识,吸收经验,满足课程在理论性、应用性方面的教学要求。这一教学方法的价值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最大限度地保证了学生的主体性。案例教学为学生设置了一个其作为主角来进行思考分析的和谐、宽容、平等的环境,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一个主动性的创造过程,可以极大地促进每一个学生在不受拘束和没有压力的环境下挖掘自身潜力,学生的主体性获得了充分尊重,学生的生命活力与创造性得到了充分展现。二是很好地实现教学的应用性,实现课堂与社会的对接。案例教学以经济生活中的现实为基本素材,包含着学生日常关心的很多问题,因此不仅可以极大激发学生主动思考能力,而且可以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课堂讨论中。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更好地根据教学要求引导学生的思维和学习方向,实现预定教学目标。更重要的是,案例教学中的应用性因素体现了现实社会的真实情境,具有强烈的针对性和指向性,所以可以为学生提供理论联系实践的机会,不但使其了解课程相关的经济现实,面且极大程度地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培养学生承受社会现实的心理素质和心理素质。三是可以实现教学互长,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丰富教学内容。《宏观经济预测与规划》作为一门新开课程,教学中必然存在很多问题。通过案例分析讨论,教师可以提高对案例相关理论和经济现象的解释能力,并从学生的讨论和发言中发现需要进行深入讲解或是补充讲解的内容,及时加以跟进。学生提出的新想法和新思路也可以使考题改变原来的思维定式和分析角度,改善原有的教学理念,使课程设计得更加合理,符合教学规律的学生的需求。

三、课程内容

在确定了设计原则和教学方法的基础上,可以对课程的主要内容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具体如下:

第一章为导论,包括课程背景,基本概念,课程意义与作用等内容。目的是使学生对学习内容有基本的了解,确定学习目标,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

第二章为宏观经济预测与规划理论分析,包括宏观经济预测与规划的理论演变、宏观经济预测与规划的制度分析、宏观经济预测与规划的法律基础等内容。目的是通过对宏观经济预测与规划相关理论的发展演变及主要内容的讲授,使学生基本了解宏观经济预测与规划的经济理论基础及相关的理论前沿方向;学会利用文献使用的研究方法;结合基础理论知识从理论角度分析解决现实问题。

第三章为宏观经济预测与规划的实践,包括宏观经济中长期规划、宏观经济年度规划、宏观经济专项规划、区域规划的制定、宏观经济规划与宏观经济政策等内容。目的是结合我国及国外经济预测与规划的实践,对各种类型宏观经济预测与规划的具体程序、步骤、要求和作用进行全面分析,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在掌握基本理论的基础更深入地理解宏观经济预测与规划的实践活动。

第四章为宏观经济预测与规划方法,包括我国宏观经济预测与规划方法的发展与演变、常用宏观经济预测规划方法、规划与预测方法的创新、规划预测方法中存在的问题。目的是通过对宏观经济预测与规划方法的教学,使学生了解相关方法的发展演变,掌握基本的预测与规划方法,并对未来方法的创新方向有初步的认识。

以上《宏观经济预测与规划》课程的教学设计虽然对学科特点进行了初步的分析,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但实际效果来需要在教学实践中检验。根据学生的反馈和教学效果的评估,不断地对设计方案加以修正,才能使教学工作真正达成目标,达到实效。

参考文献:

[]张荣伟,教育理论主体与教育实践主体交往现状及其批判[J]. 教育与考试.2007(3)

[2] 王洪席,靳玉乐,作为过程的课程愿景:可能与路径[J]. 高等教育研究.2011(1)

[3] 曹平,MBA案例教学法研究[J]. 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教学论文集.2005(9)

作者简介:杜宁,1972.7出生,哈尔滨商业大学经济学院,讲师,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博士,国民经济学专业。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