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护理专业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效果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2-28
/ 2

高校护理专业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效果研究

杨艺

山东协和学院 山东省济南市 250109

摘要:自从21世纪开始,伴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在培养高质量的人才过程中,大学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变得越来越重要。当前,由于社会环境和个人心理因素等因素的制约,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中还出现了许多问题。因此,要提高大学生的精神卫生工作实效,就必须采取一系列的对策,对新时代大学生的精神卫生工作进行持续改进;对传统的精神卫生工作进行检讨与反思。

关键词:护理专业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效果;

引言

近几年来,随着大学规模的不断扩张,每年的招生人数也在不断增加。同时,也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将心理健康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目前,受社会上某些思潮的影响,某些大学生中出现了某些不正确的思想和观念,这些思想和观念对提高大学生的整体素质起着不利的作用。因此,要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机制进行科学的优化。

1.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不仅能使其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而且还能使其形成良好的人格与社交能力。要使每一位学生都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就必须加强对他们的防范,使他们的心理素质得到全面的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和道德教育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二者相互补充、相互支持,从而促进了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这样,才能更好的帮助幼儿完成自己的理想,为幼儿的健康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石。多年来的学校德育实践表明,很多学生违法犯罪的背后,除了由于思想道德的局限外,更多的是由于他们的心理状况不佳,心理失衡,心理障碍等。因此,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可以有效的防止和降低大学生的心理问题。通过对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我们可以看出,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不容乐观。学校应该是一个以培养学生心理品质、促进其身心健康为目的的有生命的环境。

2.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

2.1重视程度不够

当前,我国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已初具规模,受到广泛的关注。当前,大学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以对大学生进行的思想道德教育、科学文化教育等课程为主,但是,却没有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问题进行深入的剖析和引导,这就造成了许多大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兴趣不大,有的大学生还觉得这门课程是可有可无的。二是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不足;在当前的大学教学中,由于缺少专门的老师,学生对此知之甚少,从而影响到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2.2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模式单一

目前,在国内,大部分的大学生都在进行着一系列的心理健康教育,这些都是通过在课堂上授课来进行的,很少有能够与实际工作联系起来的,大部分的学生都认为,这些内容对于他们来说,是一种非常枯燥的学习。而且,目前对大学生进行的有关心理卫生的相关知识仅限于此项,内容比较单一。

2.3心理健康教育效果不显著

伴随着社会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日益重视,高校通过设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立心理咨询室等方式,表面上看起来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给予了高度的重视,但是,在心理健康教育中,高校并没有将心理健康教育的执行成效放在心上,因此,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所设置的课时较少;因此,对大学生进行的心理健康教育逐渐成为一种形式,其效果并不明显。

3.高校护理专业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3.1加强学校、家庭、社会和学生的良性互动

社会压力、家庭压力、个人体质、情绪等都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家庭对儿童的心理发育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既是儿童发育的基础,又会对儿童的心理健康产生直接的影响。不良的家庭环境会使学生产生极端的行为,所以家长在关心子女身心健康的同时,也要注意子女的身心健康。很多父母都忽视了子女的精神健康,也不与子女进行充分的交流,以帮助子女解决问题。除了传授一些专业知识和技巧外,这所学校也在积极宣传精神卫生理念,并对人的心境变化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索。第三,社会是大学生获得一技之长的主要平台,既是大学生发挥自己才能的场所,也是大学生成长的各种途径。就业是当今社会面临的重大挑战。为此,父母应主动协助子女,同时,学校应开设职业生涯规划,为子女提供更多的就业与创业机会。同时,大学生对自身的认识、对自身的定位、对自身的职业认知和对自身的认识;为了更好地发展,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要想使学生在工作中取得成功,就必须与学校、家庭、社会和学生形成一个良性的、相互尊重的人际关系。

3.2建立和完善心理健康评价、预防及治疗体系

有必要对大学生的心理状况进行综合评价,并对其进行有效的干预。因此,很多大学通过对新生进行问卷等形式来建立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档案,从而对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更精确的鉴定;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并有针对性地进行了治疗。通过综合评价,能够更好地把握大学生的总体发展态势,更好地把握其心理发展历程,为其制定有针对性的培养和发展规划。

3.3拓展心理教学渠道

学校应通过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加强对师资的培养,让师资在培养中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为今后开展大学生的心理卫生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学校在开展这一工作时,可采用如下措施来提升自身的素质。首先,要有规律地对师资进行训练。在训练的时候,要让老师们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有更深入的了解,要让老师们了解如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并提升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能力,让老师们明白自己的职责所在;积极参加培训,增强教师的职业意识,为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与效果打下良好的基础,通过自主学习,提升文化素养。另外,学校还可以举办一些有关老师的学术交流会,并邀请有关方面的专家学者参加。让老师们在参加这些活动的时候,互相之间交换自己在教育方面的经历和体会,这样可以让老师们在进行交流和互动的时候,可以做到彼此之间的优势互补,从而提升自己的整体素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大学生心理卫生工作的对策。

3.4提高师资建设质量

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过程中,如果要保证教育的效果,就必须适时地提升教师队伍的素质,从而推动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学意识和教学观念直接关系到课程教学效果的好坏。所以,大学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同时,还必须指导他们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同时还要不断地对教师队伍结构进行优化。首先,学校可以采取多种形式的培训,使教师了解最新的教育方法与思想,灵活运用于日常的教学中;提高教师的素质,提高教师的素质。与此同时,学校需要建立健全的考核机制和激励机制,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工作积极性完全调动起来,为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改革提供保证。其次,学校要根据现实的发展需要,继续对教师队伍进行优化,并邀请一些社会专业人员参与到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扩大教师队伍规模,提高教师综合素质,以达到提高教师队伍专业化水平的目的。

4.结束语

总之,高校要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将其纳入重要的日程,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高校要采取科学的手段,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促进其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钟丽锋.推进高校特殊生精细化教育与管理的思考[J].文教资料,2014(29):162-163.

[2]张舒.探析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路径[J].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29(3):87-89.

[3]吕妍,马小晶,王军胜.新媒体环境下优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路径探析[J].高教学刊,2016(7):223-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