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绿色金融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2-27
/ 2

浅谈绿色金融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

刘绍瑜

云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鲁甸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 云南 鲁甸 657100

摘要:现如今,我国宏观经济发展规模正在逐步转移。伴随着高质量发展战略的提出,我国经济运行主题也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也就是在发展的进程中更注重质量。高质量发展既是指提高经济增长质量,也是指实现“绿色、低碳”的发展模式。而金融则是支撑经济发展的“血脉”,其可以使相关职能得到充分地发挥,从而使资源配置更加高效,保证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本文有鉴于上述研究背景,基于疫情之后各地区经济改革的大背景,对绿色金融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关系进行阐述,以期为相关行业提供借鉴。

关键词:高质量发展;经济;绿色金融

引言

改革开放后,以数量型为导向的经济增长方式在经济总量上逐渐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是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民众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对环境的保护,从而导致一系列生态问题出现。民众必须改变粗放型增长方式,转向绿色、节约的发展方式。在“二十大规划”报告中,党中央还提出了要向绿色发展的方向转型,并指出各部门要加大发展绿色金融的力度。绿色金融具有配置资源、防范风险、引导企业和社会经济活动等职能,对促进地域经济和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经济高质量发展重视绿色金融的重要作用

1.1促进经济转型升级

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绿色金融通过支持环保产业、新能源产业等绿色经济的发展,为经济转型升级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绿色金融的发展,促进了环保技术的创新和环保产业的发展,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先进动力。

1.2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绿色金融的发展可以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在传统经济发展模式下,许多高污染、高耗能的企业占据了大量信贷资源,导致资源配置不合理。而绿色金融的发展,将更多的信贷资源投向了环保产业、新能源产业等绿色经济领域,优化了资源配置,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1.3降低金融风险

绿色金融的发展还可以降低金融风险。在传统经济发展模式下,一些高污染、高耗能的企业往往存在较大的环境风险和信贷风险。而绿色金融的发展,将更多的信贷资源投向了环保产业、新能源产业等绿色经济领域,降低了环境风险和信贷风险。绿色金融还倡导可持续投资和风险管理,提高了金融体系的稳健性和抗风险能力。

2、现有经济高质量发展运用绿色金融存在的问题

2.1绿色金融政策体系不完善

现如今,部分绿色金融政策体系尚不完善,缺乏系统性和协调性。尽管国家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支持绿色金融发展的政策措施,但在实际操作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政策执行力度不够、政策落实不到位、政策效果不明显等。此外,绿色金融政策与其他相关政策之间的协调性也需要进一步加强,如环保、能源、财税等政策。

2.2绿色金融市场机制不健全

绿色金融市场机制是促进绿色金融发展的关键因素。然而目前绿色金融市场机制尚不健全,存在一些问题。首先,绿色金融产品的创新性和多样性不足,不能满足不同类型投资者的需求。其次,绿色金融市场缺乏透明度和公正性,存在信息不对称等问题。最后,绿色金融市场缺乏有效的监管和评估机制,难以对金融机构的绿色金融业务进行全面评估和监管。

2.3金融机构绿色金融参与度不高

金融机构作为推动绿色金融发展的重要力量,其参与度直接影响到绿色金融的发展质量。然而,目前金融机构的绿色金融参与度并不高。一方面是,部分金融机构对绿色金融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不够,缺乏对绿色金融业务的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能力。另一方面则是,部分金融机构在开展绿色金融业务时,存在一定的道德风险和操作风险,需要加强监管和管理。

2.4社会对绿色金融的认知不足

社会层面对绿色金融的认知是推动绿色金融发展的基础。但现当下,社会对绿色金融的认知程度相对较低。部分企业和个人对绿色金融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对绿色金融产品的了解和信任。而且部分媒体和机构对绿色金融的宣传和推广力度不够,难以提高社会对绿色金融的认知度和接受度。

3、经济高质量发展绿色金融运用流程探析

3.1政策制定

各地政府应制定相关政策,鼓励金融机构参与绿色金融业务。例如,对环保产业提供税收优惠、贷款贴息等政策支持。

3.2金融机构参与

各地区金融机构应积极参与绿色金融业务,为环保产业提供融资支持。金融机构应加强内部管理,确保绿色金融业务的合规性和有效性。

3.3环保项目筛选

金融机构应筛选符合环保要求的投资项目,如新能源、环保技术等领域。这些项目具有较高的环保效益和经济效益,有助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3.4风险评估

金融机构应对环保项目进行风险评估,确保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环境保护和经济效益的平衡。金融机构应加强风险控制,防止不良贷款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3.5资金支持

金融机构应为环保项目提供资金支持,包括贷款、债券、股权投资等多种形式。通过资金支持,推动环保项目的发展和实施,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和转型升级。

以本人所在的云南省某中国银行为例,该行积极参与绿色金融业务,为环保产业提供融资支持。近年来,中国银行为新能源、环保技术等领域的企业提供了大量贷款支持。该行还通过发行绿色债券等方式,为环保项目提供多元化的资金支持。这些项目的实施不仅有助于环境保护,也推动了产业结构优化和转型升级。在该行发放“绿色贷款”的过程中,特别注重对企业资质的审核,审核人员对大环境下符合绿色金融的银行进行贷款,并定期对其进行资质审核,完善批款标准和内容。

4、经济高质量发展绿色金融运用优化路径

4.1政府加大对绿色金融的支持力度

首先,政府应当加大对绿色金融的支持力度。政府可以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来引导金融机构增加绿色金融产品的投放和创新。政府还可以提供财政补贴或税收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和个人投资和使用绿色金融产品。此外,政府还应当加强对绿色金融市场的监管,保障市场的公平、透明和有序运行[1]。政府要重点关注当地金融监督制度,构建以全息数据为核心的金融风险监控和早期预警体系,实现全方位的金融监管。而且还要强化相关监管机构建设,丰富监管手段,优化金融风险监控机制,积极与中央金融监督信息平台对接,增强地区金融运营与风险监控。对于理财产品,政府要做好网络风险的宣传与教育工作,要提高金融产业的监督力度,优化科技创新产业的监督力度,对互联网金融风险进行预警,同时也要强化网络金融信息的安全管理内容。总体来说,增强加大对绿色金融的支持力度,有助于优化防范金融风险的各项措施,为金融行业营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生态,促进地区宏观经济的健康进步。

4.2提高绿色金融产品质量和数量

其次,金融机构应当提高绿色金融产品的质量和数量。金融机构可以通过深入了解和研究绿色产业链,开发和推出更多适应市场需求的绿色金融产品。而且金融机构还可以加强对绿色金融项目的评估和风险管理,提高绿色金融产品的可持续性和盈利能力。另外,金融机构还应当加强内部员工的培训和意识教育,提高他们对绿色金融的理解和认同。

4.3增加对绿色金融的需求和使用

再次,企业和个人应当增加对绿色金融的需求和使用。企业可以通过改善环境管理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来增加对绿色金融的需求。个人可以通过购买绿色产品和服务,以及使用绿色金融产品来推动绿色金融的发展。此外,企业和个人还可以参与绿色金融项目的设计和实施,共同推动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2]。例如以本人所在的某企业为例,本单位于2022年响应国家号召,积极地贯彻绿色金融经济,并于22年开展企业经营模式转型,单位管理层积极参与绿色金融项目的设计,并在各部门、各基层推动绿色金融项目,取得了不菲实效。

4.4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最后,加强国际合作也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绿色金融的关键。各国应当加强经验和信息的交流,共同研究和推动绿色金融的创新和发展。各国还应当加强跨境合作,推动绿色金融的国际化和标准化。此外,国际金融机构和组织应当加强对发展中国家的支持,帮助他们建立和发展绿色金融体系,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从国家层面来说,要加强各省财政发展,提高各省在国内外的影响力和竞争力。要进一步完善地方财政监管体制,加大财政监管力度、完善监管机构、强化监管职责。政府要加快金融资本做大做强,提高各地防范风险的能力。而且还要放宽外资持股比例的限制,改善外资金融机构自身的服务环境。要加强金融在技术等多个层面的创新以及科技等各个领域的建设,要将自身发展方向与产业特色紧密结合,进而形成一个高层次、高品质的金融功能区。在新时代里,民众应该加强自身绿色、环保理念,而政府也应该关注社会民众对于环保产品的需要,各企业机构也应该学会环保投资的发展理念,主动改变管理方式,为实现企业机构绿色转型找到新颖方向。在当今社会,为了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各地政务部门可以通过设立与绿色金融有关的基金,来有效地缓解环境保护方面的投资不足情况,将民间资源进行整合,吸纳闲置民间资源,减少地方政府的环保投入,推动国家可持续发展。政务部门要加强环保资金的管理,防止私人侵占等不当违法行为发生,增强环保资金的使用效率。而且促进绿色投资基金的发展,也为我国资本市场的多元化经营提供了先进契机,对于完善资本市场,构建投资融资体系,改善公司企业经营方式,提高企业机构投资效率,都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结束语

总之,经济高质量发展与绿色金融的运用是相辅相成的。通过政府的支持、金融机构的创新、企业和个人的需求以及国际合作的加强,金融从业人员可以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绿色金融的良性循环,促进“绿色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

参考文献

[1]王懋雄;赵晟骜;张柏杨. 结构性政策对绿色低碳发展的作用——基于DSGE模型的分析 [J/OL]. 西南金融, 1-15[2023-11-27].

[2]雷中豪;郭爱君. 绿色信贷政策能影响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吗——来自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J/OL].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15[2023-11-27].

[3]何婧,魏亚倩.绿色金融发展对经济高质量增长的影响研究[J].金融经济, 2023(7):4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