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工程监理行业存在的若干问题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2-27
/ 2

浅析工程监理行业存在的若干问题

杨勇

(南京思圆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江苏 南京 210005)

[摘要]监理行业存在问题亟待解决,通过加强对策研究,使工程监理事业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

[关键词]工程监理行业;存在问题;分析对策

从1988年监理行业开始在我国试点,1996年全国全面推行建设工程监理制度至今,监理行业为我国的建设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1998年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中也明确了监理的法定地位,工程监理已成为建设工程中五大责任主体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然而,监理行业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笔者从事工程监理行业二十余年,长期热衷并奉献于监理事业,希望通过分析监理行业存在的问题,能够不断完善提升,让监理行业向着更高更远的方向发展。

1 工程监理行业存在的问题

1.1 业主方对监理的认识存在问题

很多业主认为,监理是受业主方委托,监理费也是业主单位支付,所以监理公司理所当然要按业主的利益和意志去解决现场所有的问题。

在合同谈判初期,业主不断地对监理费用压价,导致监理公司在夹缝中求生存,尤其是在当今市场行情恶性竞争中,监理公司为了养人稳住队伍,几乎是保本甚至是在亏本的状态下经营,因此给今后的监理工作留下隐患。

在实施监理合同过程中,业主希望监理单位认真履行合同,严抓工程质量和安全管理工作,出发点是好的。然而施工进度是业主尤其是房地产开发企业的一把亮剑,为了进度考核,他们认为所有的工作都应该为此让道,因此监理公司很难在工程实施过程中真正独立地开展监理工作。监理公司为了权衡利弊,有时只能以牺牲工程质量为代价,从而迎合业主的工程进度需要。久而久之,当工程进度接近尾声时,才意识到工程质量不尽人意,反过来怪责监理人员,当初为什么不把好质量关,让监理左右为难,里外不是人,长此以往,监理成了背锅侠。

1.2 监理单位自身存在的问题

1.2.1 前文已经提到了为了竞争,原本低微的工程监理费,还要折上折,这样让工程监理公司用人时存在恶性循环,只能用底薪招聘不入流的人员或者是离退休老同志,组建项目监理机构。高学历的优秀人才都不愿意到监理公司应聘。监理单位很难招到一流的优秀人才。当今的社会是人才的竞争,由于招聘的永远都是低层次人才,这样从根本上就无法解决监理人员专业能力素质低下的问题,从而给工程监理行业的发展带来永不调和的矛盾。

1.2.2 同时监理行业人员流动频繁,尤其是年轻的大学生不愿意到监理公司上班,少数人员到了监理公司,也只是作为跳板,两三年又有新的发展,导致监理企业不敢培训锻炼年轻人,导致了监理行业人才断档,只有不断的用离退休人员补充新鲜血液,使监理行业发展受到瓶颈限制。

1.2.3 监理行业人员技能培训不能建立长期持续有效的机制,现代建筑行业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尤其是装配式建筑如雨后春笋般的发展,传统的钢筋混凝土规范已经不能满足现场施工的要求,监理公司需要对从业人员定期和不定期的组织专业知识业务培训。虽然很多监理公司也组织了培训,但是很少能建立长期有效的培训机制,致使监理从业人员知识结构老化,吃老本。

1.2.4 监理企业对项目监理机构人员的管理存在问题。由于项目分布在不同地区,监理企业对项目监理机构的管理,很大程度上是依附于项目总监的管理。工程监理行业人员,不像计价制工作那样机械的考核制,监理人员考核都是弹性制的,例如监理人员每天是否下工地?每次下工地巡查时间长短?发现问题的多少?等等。完全取决于监理人员个人的专业能力和责任心。项目总监、业主甚至监理公司总部对从业人员到工地巡查的考核,也很难制定一个统一的标准来执行。这样参差不齐的从业人员,给监理行业带来了负面的影响。另外,由于每个监理人员的性格不同,管理方法和手段也不一样,尤其是性格内向的,很难向施工企业发布强势的指令。而有些强势过了头的监理人员又容易在项目上发生矛盾冲突,导致局面不可收拾,最后还是被施工单位挟私报复,到头来还是自己吃亏。

1.2.5 监理工作更多的停留在内业资料方面,虽然监理内业资料是监理行业的重要成果之一,但是在业主和其他参建单位看来,这些都只是表面工作。当施工单位质量、安全管理不到位时,监理公司下发一份监理通知单就万事大吉,虽然也有不少监理从业人员不断的要求施工单位整改,但是施工单位总是怎么方便怎么来,能简化就简化,能偷工减料就偷工减料,监理人员多次制止无效后,会再次下发通知单或备忘录,最后施工单位仍是我行我素,很多业主只看结果不看过程,有些甚至暗中支持施工单位抢进度,反而责怪监理工作没有落到实处,永远停留在纸面上监理。

1.2.6 监理人员不能熟练掌握施工图纸、施工组织设计或专项施工方案以及规范标准,个别人员甚至还不能完全读懂图纸。设计图纸、方案、规范等是建设工程的灵魂和核心,是监理人员工作的重要依据,由于监理从业人员的老龄化,很多人员只凭经验监理,对施工蓝图置之不理,导致了施工单位未按图施工也不能及时发现。

1.2.7 监理单位对项目监理机构配备的设备仪器不足。由于在每个项目中,投入的设备仪器数量很多,如全站仪、钢筋位置测定仪、钢筋保护层测定仪、激光测距仪等,投入成本高,而且不是每个监理从业人员都会使用这些仪器。因此监理单位通常配备少量几套设备,由专业的监理人员保管使用,这样导致了项目上仪器投入不充足。

1.2.8 监理人员的廉政建设存在问题。由于监理人员的素质低下,专业能力参差不齐,加上工资偏低,监理人员很难抵挡施工单位的利益诱惑,导致少数监理从业人员在施工单位强攻下失身。

1.3 施工企业对监理单位的认知存在问题

施工单位对监理人员存在偏见,缺乏对监理行业的了解,认为监理工作无非是现场挑挑刺,故意找找毛病而已,对监理从业人员发现的问题不够重视。监理人员在现场参加质量验收时,施工单位质检员有时都不能到场,把监理人员当成他们的免费质量检查人员,对监理查出后的质量问题,更是阳奉阴违。

1.4 建设主管单位对监理的期望过高

社会上普遍认为监理单位都是专业人员,应该对工程质量和安全负有“相当大”的责任,一旦工地出现了质量或安全方面的问题,少数人员习惯性人为弱化了施工单位的责任,强化了监理单位责任,将监理单位当成不良后果的替罪羊,使监理单位有口难辩。

2 分析对策

2.1 进一步提高监理法制理念,不断完善法律法规体系

建设工程往往是一个较为复杂的项目,所以对建设工程项目的监理就需要专业化和系统化的管理规范。在监理单位行使监理权利的时候,与建设工程监理相应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是监理单位的基本保障。对于建设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和进度控制、资金投入,都要有相应的法律法规作为支撑。这样才能确保对建设工程项目实施高效的监理。

2.2 提高建设工程监理人员的整体素质

在建设管理过程中,工程监理是非常关键的部分。正因如此,监理队伍一定要有高素质、高水平,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监理人员不但要有专业技术和管理能力,还要兼具地质勘察基础知识、设计读图能力、规范和标准的熟悉程度以及对项目前期工作程序和项目后期配套情况比较清楚等。总体来讲,可从两个主要方面着力提升监理人员的素质,一方面要加强对监理人员的培训和考核,另一方面要加强监理行业内的横向交流,不断积累和总结经验和教训,提升监理水平。

2.3 促进建设工程监理市场的规范化,加强监理市场的行为检查

2.3.1 首先,在监理单位的选择上,业主应该严格按照《招标投标法》的相关规定进行合法招标,选择正规的有实际管控能力的企业承揽监理业务,避免价高质次的关系户中标,但也不能出现纯粹打价格战的恶性竞争,更不能出现同体监理或内部监理的情况。

2.3.2 其次,政府主管部门应重点查办工程监理的挂靠现象,因为挂靠单位对市场违规行为满不在乎,出了问题对他们没有太大的约束力。应该加大对挂靠人自身的处罚力度,让他们不敢心存侥幸,使监理市场形成良好的运行保障机制。

结束语

监理工作还存在许多其他问题,笔者将自己看到的这些问题进行了简要的整理,目的是让监理行业能够改进完善这些问题,给监理行业一个更好的发展空间,衷心期待着工程行业有美好的发展未来。

参考文献:【1】商孟瑞,论工程监理行业的规范化管理【J】.商品与质量·建筑与发展,2014(05):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