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美术主题单元式教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2-27
/ 2

浅谈小学美术主题单元式教学

程胜安

汶上县第一实验小学

摘要:在新的时代下,核心素养本位的美术主题单元式教学已成为新的趋势。作为小学美术教师,应该转变思想在核心素养的指导下运用新的理念来组织教学。要从“三维目标”的教学模式,转变成“以美育人、重视艺术体验、突出课程综合”的理念上来,体现出基础教育美术学科的育人价值。

关键词:小学;美术;主题;大单元

新时代下随着2022版《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的颁布,小学美术教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核心素养的指引下,大单元教学成为新的潮流。作为小学美术教师该如何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呢?这是每一位美术老师应该思考的问题。

一、美术教学课堂现状

以往的美术教学模式已经深深的扎根于每位小学美术教师教学理念中。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一般是明确本课主题。教师首先应该知道本课是一节什么类型的课?是造型▪表现还是设计▪应用?是综合▪探索还是欣赏▪评述?了解了这些后就要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利用“三维目标”提出本课的重难点。分析学情,制定本课的教学策略,设计出具体的教学思路、课堂教学环节等。这种传统的美术教学模式已经不再适应当下的美术教学。浙江师范大学李力加教授指出“‘三维目标’美术教学设计文本程式和实践教学,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呈现出许多亮点,但同时也存在明显、较大的弊病:教学观念上以教师为中心,过于强调教师的‘教’,忽视学生主动的‘学’,缺乏思维方法引领”李力加 著 《美术课为什么要这样伤》江西美术出版社2022年版,第2页。传统的美术教学模式,课堂上学生缺少自主、探究性学习的能力,而是被动的接受美术学科知识和技能,学生的参与度没有调动起来,从而导致学生对本课的内容只停留在表面,没有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就需要美术教师转变角色,在《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和美术学科素养的指引下重新审视美术教学。

二、主题单元式教学的好处

作为小学美术教师来说如何抛弃传统的“三维目标”美术教学设计,是一件困难的事情。然而首都师范大学尹少淳教授提到“‘核心素养本位的美术教学’,是非常重要的教学观念的变革。”尹少淳 著《谈美术教育》,人民美术出版社2016年版,第171页。过去单一的美术知识技能的传授,已经不适应当下的美术教学。需要以美术核心素养为导向,“强调在现实情境中发现问题、明确任务,以自主、合作和研究等学习方式获取知识、技能,并将其运用于教学问题和完成任务,同时逐渐形成学科观念、思维方式和探究技能。”尹少淳 著《谈美术教育》,人民美术出版社2016年版,第171页。这就需要美术教师在新的理念下运用大单元的教学思路来开展教学。那单元式教学有什么好处呢?尹少淳教授提到“一个单元往往有数个课时构成。其优点是,避免了过去美术课程打‘一枪换一个地方’,蜻蜓点水、浅尝辄止的弊端,从而保持对特定主体的持续、联系和深度关注,获得驻留感,增加美术学习的广度和深度。”尹少淳 著《谈美术教育》,人民美术出版社2016年版,第171页。也就是我们美术教师考虑的如何让学生深入体验美术课堂学习,让学生能够达到深度学习的效果。对于以往的“三维目标”美术教学设计,不能很好的让学生体验到美术学习的深度,只能是停留在表面。学生对于学过的美术课程还是一知半解,没有得到深入的体验。2023年山东省中小学美术大单元教学展示交流研讨活动中《家园》一课,就很好的诠释了大单元教学的优点。本课通过三个课时“1.寻找新伙伴。2.交到新朋友。3.共筑新家园。”让学生在真实的情景中去深度地体验学习,利用大观念“人与自然共生”和基本问题来展开教学,并且体现出了教、学、评的一致性。《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课程理念指出“重视艺术体验”,这就需要美术教师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用新的教学理念来武装自己,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

三、主题单元课程的开展

以主题统整的美术单元教学将成为常态。在核心素养本位的美术教学指引下,应该如何进行单元教学设计,是每一位美术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在单元教学中根据主题设计问题情境,在问题导向之下,选择、获取知识与技能,运用一定的方法程序尝试解决问题,并进行展示、发表与评价。”尹少淳 著《谈美术教育》,人民美术出版社2016年版,第181页。尹少淳教授在2016年就已经给我们提供了教学的方向。7年来绝大部分美术教师依然按部就班地按照“三维目标”的模式进行美术教学。作为新时代的美术教师,我们应该多学习新的教学理念来充实自己的头脑,如果不主动的去学习、去阅读、去研究,将会被淹没在时代浪潮中。现在美术主题单元课程设计已经成为各项优质课、教学能手评比中的亮点。“按照核心素养本位美术课程要求,单元课程的组织主要由真实问题情境进入,以大观念、大问题、大任务、大项目四种组织方式来完成。”李力加 著 《美术课为什么要这样伤》江西美术出版社2022年版,第10页。首先,我应该理解什么是大观念?大观念在整个单元中起到什么作用?才能有效地设计美术课程。所谓大观念是我们对单元课程进行总体思考确定的一个观点,比如:传承与创新、对立与统一、象征与隐喻、写实与抽象等都可以作为一个主题单元的观念。我们针对主题单元教学时要善于提炼总结大观念。“大观念是单元课程目标所指,是单元课程的灵魂。”

李力加 著 《美术课为什么要这样伤》江西美术出版社2022年版,第11页。其次,在确定大观念以后,就要针对主题来进行设计基本的问题,利用问题串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单元主题学习。在设计的过程中教师应该了解“学生知道什么,理解什么,能够做到什么?”(KUD教学模式是以概念为本的学习模式)并在整个单元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学业质量评价,设计好评价任务单。“没有评价,就没有课程。评价任务是单元课程的关键。”李力加 著 《美术课为什么要这样伤》江西美术出版社2022年版,第13页。从而使主题单元课程体现出教、学、评的一致性。这样设计出来的课程才有深度、广度,才能符合新课标的理念。主题单元的课程的设计体现出了由简单到复杂,由浅入深的学习规律,学生能够自主探究的参与美术教学活动。作为美术教师如果不能在主题单元课程设计上下功夫去学习、探究、反思,就不能提炼出大观念、基本问题,形成问题串,也无法总结出指导学生自主探究问题的方法,来完成基本的美术课堂教学。

结语:随着《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的颁布,核心素养本位的美术主题单元式教学已经不再是新鲜的事物,作为一位小学美术教师,应该在实践中不断去思考去探索,努力找到适合美术主题单元的教学方法,并将其推广,为基础教育美术教学的发展起到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年4月

⑵尹少淳著:《谈美术教育》,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16年11月

⑶李力加著:《美术课为什么要这样上》,江西:江西美术出版社,2022年4月

⑷[美]迈克•帕克斯、约翰•赛斯卡著,郭家麟、孙润凯译:《美术教学指南》,湖南:湖南美术出版社,2015年1月

⑸[美]林恩•埃里克森、洛伊斯•兰宁著,鲁效孔译:《以概念为本的课程与教学——培养核心素养的绝佳实践》,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10月